北京市第十六中学 李美娟 彭燕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的编选仍然体现人文性,单元的设置与生活紧密联系。第一单元与学生探讨一个主题:成长。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文主题是线,缀连在线上的是语文的珍珠,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把语文能力落到实处。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联系生活,深入体会作者感情。
3、品读语言,理解重点语句含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篇目,关于本文的主题历来有些不同的看法。把它选入“成长”这一单元,就要求我们要从新的视角加以解读。联系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背景和《朝花夕拾》这本书的总体内容,不难看出,作者重在回忆从幼年到读书时代那段难忘的生活。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幼年时期在百草园里的快乐、自由的生活,第二部分写在三味书屋里的读书生活。因此,从“成长”这个角度来说,本文表现了一个天真、幼稚的儿童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失去在儿童眼里极有意思的一些东西。而这种成长是必然的,不管他愿不愿意。
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主要从文本出发。根据文章内容,两大部分内容并不能形成对比关系,因此,关于主题的讨论(文后思考与练习第一题)学生可以由不同理解,只是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定要和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那份童心、童真与童趣。
文章较长,应抓住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一些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如第二段,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景物描写,都是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第七段写捕鸟的过程时动词的运用,关键在于用的精当;第九段的过渡等,都是很好的写作例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通过叙述毕业典礼前后的经历,表现了在爸爸的影响下不断成长,而爸爸去世这一变故又使我不得不面对生活,尽快长大。本文两条线索比较明显,一是我参加毕业典礼的前后经过,二是爸爸的去世。其间多处运用插叙的叙述顺序,重点回忆了“爸爸逼我上学”、“爸爸让我学寄钱”两件事,并交待了爸爸喜欢种花,照应了题目。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首先还是要理清文章思路,弄明白哪些段落属于回忆、也就是插叙部分。然后,重点体会爸爸对我的深情、鼓励、关怀,以及如何影响着我的成长。我个人认为,可以让学生说说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但一方面人物形象不能脱离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另一方面形象分析应落在父亲对我的成长的影响这一点上。题目的含义,一方面指爸爸种下的花儿败落了,另一方面用花儿落了暗指生性爱花的父亲的去世,同时我面对这一严酷的事实,必须勇敢地面对,并替父亲担当家庭重任。既表达对父亲去世的哀痛,又有不得不长大的酸楚与无奈,感情深沉而又含蓄,正所谓哀而不伤。结尾处“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等语句,值得让学生品味、探讨其中蕴含的感情。
另外,对于父亲的病重、去世,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但有多处伏笔与暗示;现实部分与回忆部分过渡自然;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全文,起到缀连全篇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丑小鸭》是大家包括学生都很熟悉的童话名篇。它通过一个丑小鸭变成一只白天鹅的故事,说明了人的一生会遇到种种磨难,但它会成为人生的动力,因为,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丑小鸭已成为身处逆境而不断追寻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不妨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安徒生的资料,结合安徒生的生平,理解这篇童话是安徒生自传式的创作。
在梳理情节,理解主题之外,要注意文中对丑小鸭的心理描写。面对来自外界的嘲笑和排挤,丑小鸭是很自卑的,但正是由于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才最终成了一只白天鹅。还有几处景物描写,可引导学生分析其作用,如第33段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衬托出丑小鸭出境的悲惨,情绪的低落。第40段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则预示着丑小鸭命运的转折。
《诗两首》写了人生成长过程中两种尴尬处境,一是面对困难与挫折,一是面临人生的选择。两首诗歌应该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第一首着重说理,表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充分诵读,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最好能让学生喜欢这类诗歌。第二首诗也包含一定的人生哲理,但不同于第一首的是有具体形象,那就是“路”,它象征着人生之路。一个人一生只能选择一条人生道路,正因为这样,有时也许会让人产生一种遗憾、惆怅的感觉。诗人“选了另外一条路”,这另外一条路,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做出了自我的而非从众的、高尚的而非世俗的选择。因为诗中写到它是“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可以启发我们,人生之路有千万条,如何选择要慎重思考,要做出自己独立自主的选择。而对未选择的路的回顾,则道出了常人一种普遍的心理,那就是往往留恋、怀念未选择的,这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打动人心,同时也能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思考。这也就是诗歌题目为何题为“未选择的路”。
这一刻的教学,最好在诵读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做出自己的思考。
《伤仲永》主要通过事件说理,表现不重视后天教育造成的后果,从而说明人不管天资如何,一定要重视后天培养、重视学习的道理。第三段的理解是难点,是由事例引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应当首先理解前两段方仲永沦为“众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理解第三段。
作为文言文选入这一单元,体现了教材编选者强调文章内容,而不是强调文言知识的掌握。但是个人认为,还是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语句翻译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