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中学 孙国茅

新学网 > 语文 >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

新课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结合新课标和单元目标,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崇高的品格和精神

2、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精当的选材。

3、理解生动的语言和包含的激情,体会记述中精辟的抒情议论。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章,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二、方法与过程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个性,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从旁引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感受伟人的风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中,领会本文生动、精练的语言;理解个别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感受闻一多的光辉形象,并从中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本文有许多言简意丰的词语和诗句,不理解这些词句就无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根据本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格。体会语言方面的特色。

【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七子之歌》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曲以前学过吗?谁知道这首歌所写内容吗?

生1:学过。是写澳门回归的。

生2:不对,是写澳门是我们祖国的领土,被外国人占领了,作者写这首歌是要表达澳门必须要回到我们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很好,那你知道这歌词的作者是谁吗?

生2:知道,是闻一多先生。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有关闻一多先生的。(生众笑)

师:看来你已经对文章的预习很充分了。那么你想了解闻一多先生作为爱国人士如何锲而不舍地钻研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寻求救国之路,如何酣畅淋漓地大骂反动派特务吗?

生2:想!

师:大家想知道吗?

全体:想!(声音洪亮)

师:那就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吧!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幻灯片)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根据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学生在认真阅读,不时有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师:好,大家读过文章了,谁能回答刚才的两个问题?

生3:我觉得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这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师:何以见得?

生3:因为课文的第七、八两段说明了。

师:请你读读这两段

(生3富有感情地朗读,师表赞扬,请其坐下)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这两段,谁知道这两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吗?

生4:起到连接作用。

生5:起到过渡作用。

师:两个人两种意思,“连接”和“过渡”?哪个词语更恰当些呢?

生3:我觉得是起到过渡作用,因为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师:怎么理解承上启下?

生3:承上是针对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的,启下则是针对作为革命家方面的闻一多先生的。

师:恩,很好,谢谢你替老师解答了这个问题。(学生很自豪地坐下)大家对他的观点赞同吗?(生表同意)那好,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下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体现他怎样的精神?请同学们细读文章第一部分。(出示幻灯片)

(学生边细读文章,边讨论)

师:谁能回答上面的问题吗?

生6: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他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

(师问:他是怎么做的?)

生6:他,总是头发凌乱,夜间睡的很少,惜寸阴、分阴。

生7:他十年艰辛写成《楚词校补》(学生“校补”读错,师予以指正)

生8: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义》

师:通过“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十年艰辛;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这些词语可以体现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生3:体现了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很热爱。

生5:体现了想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师:刚才你提到闻一多先生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5不能作答,师示意其坐下。)

生9:这是一句比喻句,将我们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表达闻一多先生要拯救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师:非常的棒。还有一位同学要补充。有请!

生8:我觉得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体现闻一多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我将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融合一下,大家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这些词语正是体现了闻先生的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师:还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哪些词语能说明闻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呢?

生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吃尽、消化尽”可以说明。

生3:下面还有,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房。远射、文化药房等词语

生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钻探。

师:“钻探”能不能改成“研究”?为什么?

生4:不能,因为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用“钻探”更能体现形象生动,含义也更丰富了,而“研究”一词太普通了。

师:恩,同学们都说点子上了,请你们带着你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阅读下刚才你们找的这些句子。请几位同学做下示范朗读。

(生读,让几位学生示范朗读,基本上都能读出这些词语包含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大家讨论了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他的所作所为。那么作为革命家方面他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怎么做的?请同学细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很快就找到,并纷纷举手。)

生10: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

师:从小声到呼喊,甚至变成了呐喊。他都说了些什么呢?

生1: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新,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生4: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师:闻先生多将的“油印物”指的是什么?

生4: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生4:他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这句话的时候像不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学生都表示否定!师做示范,再请生读,读出了点语气。)

师:可能刚才闻一多先生的这一句话,有些同学觉得读的还不够,老师这里准备了闻先生在这群众大会上演说的最精神的一段。下面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扮演闻一多。首先酝酿下气氛,你们现在不是在21世纪的教室里,你们现在是在1946年的昆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大肆逮捕、杀害进步人士,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被国民党杀害了,闻一多先生非常愤慨,不顾生命危险参加这次集会。(出示幻灯片)

(生边酝酿边朗读)

师:同学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在你的身边有很多支持你的人,也有很多特务,读出那种慷慨淋漓的语气,先请女同学来当闻一多先生。

(两位学生读的相当的好,可以看出他们平时就很注重朗读。读完后,全体学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次演讲叫《最后一次演讲》吗?

生3:因为他讲完这次演讲在回家的途中遭到特务的杀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是通过查找资料得知的,而且书上也写了,他“说”:“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课前准备的是多么充分呀。(生3听了喜滋滋地坐下)结合刚才的演说,阅读有关闻先生所说的话,请思考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是怎么“说”和“做”的呢?

生11:敢说敢做,言行一致。

师:请用书上的语言概括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请齐读,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生齐读最后一段: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师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讨论,使我们知道一个人应该要始终做到言行一致,希望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以后,闻一多的这种精神能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使我们的同学都能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布置作业:观察你钦佩的人,仔细观察他的言行,通过典型事例,写一篇文章来记叙下来。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我们是该继续主导课堂还是让位于学生?我们是该继续将教科书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还是将学生的闪光点作为教师的学习内容?我想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思维代替教科书的思维。我始终认为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而如何让学生调动起课堂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之一,我觉得这节课我做到了,因为我能把自己退在“幕后”。就像音乐会的指挥,我是“背对观众”的,而面向观众的是我们的学生。从歌曲到角色(学生读《最后一次演讲》)互换,学生走进的课文内容,走进了这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隐约感到,他们真正领会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精神。

一堂课是将所有的东西都塞给学生,还是抓住一点?我抓住了一点,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还抓住了一点,一篇杰出的文章应该怎么来写。后面一点可能学生收获不大,但是前一点,我相信绝大数学生都能体会到了。所以语文,不应该只是教授字词句,更重要的应该是人文精神。

但是这节课还是有那么的缺点:不小心字写错了,太粗心课件有问题,太随意课堂语言显得有些浅淡,太急于求成,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