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南宋诗人陆游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家乡社戏上演时的场面。近千年后的今天,绍兴社戏在农村上演时依然延续了这样的壮观。
这出演了千年的社戏,究竟还能继续上演多久?
忙碌的春节
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长陈锦高的桌上,是一张排得满满的2004年春节演出日程表。
“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八(的演出)都已经被定掉了,每天两场。”陈锦高早年曾是乐队指挥,自称一不小心“误入歧途”,做起了越剧团团长。而从他做团长的第一年起,每年过年去农村参加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社戏演出,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习惯。早些年,甚至初一也要安排演出。
作为浙江省最知名的剧团之一,小百花每年春节期间自然成了社戏演出的“抢手货”,甚至要提前两个月预订。
春节期间的社戏对于绍兴小百花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剧团办公室主任汪志平算了这样一笔账:绍兴小百花一年的演出场次大约100场出头,春节期间就将近40场;而且春节时一场戏的价格大约是平时的两倍。这么算下来,春节里社戏演出的收入要占到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社戏之变
绍兴人喜欢看戏。绍兴市中心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出售戏剧用品的小店。仅在越剧故乡嵊州市,就有10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3000多人的演艺大军。
所谓民间职业剧团,是相对于国有剧团而言。这些剧团大多是自发成立,一般规模较小,甚至三五名演员就能组成一个剧团,演出方式也是灵活多样,但业务却颇为繁忙。
春节里演社戏图的是个喜庆热闹。所以上演的曲目大多是老戏迷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穆桂英挂帅》、《夜明珠》或是《宝莲灯》等等。
“常常是上面演员唱着,底下观众嘴里哼着,这种状态最好。”绍兴小百花当家花旦之一陈飞说。但这样也挺有压力,因为老人听得太熟了,稍微有点差错他们都会立刻反应过来。张岱在《陶庵梦呓》中就提到过,“一老者坐台下对院本,一字脱落,群起噪之,又开场重做。”
从1986年剧团成立至今,社戏年年都唱,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唱戏的戏台比从前大了。“以前社戏的戏台太小,只够三五个演员在台上唱唱戏。现在我们的大戏动辄都要二三十个人。有的村自己修了大的戏台,如果没有大戏台,就请专门的人来搭建。”汪志平说。
“现在的条件比从前好多了。如今村村都通了公路,每天早上去搭台、布置,下午演员过去演出,晚上唱完了就可以拆了台子回绍兴休息了。从前可没这么好,当天是回不来的,演员都要背着被褥、行李下去演出的,有的时候睡在村子的祠堂里,有的时候睡在黄砂船上。一个春节下来,人都要瘦掉两三斤。”
福全山村的记忆
福全山村村委会隔壁就是戏台,是村里花了将近10万元刚刚建成的,叫做“福全山万年台”。猴年初二,绍兴小百花新年的第一场社戏就将在这里上演。
村委主任俞阿友就是去年10月去绍兴小百花预定演出的人。羊年春节时村里也想做社戏,可是定晚了,出5万元找浙江绍剧团定都定不到,所以今年俞阿友早早就去把演出定了下来。
福全山村是个只有1100口人的小山村,但每年村里的收入将近40万,拿出三五万来做个社戏在村委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只要村民出门的时候把家门关好、看戏的时候不要打架就可以了。”俞阿友笑着说。
社戏几乎贯穿在俞阿友整个人生记忆中。
做社戏的钱有几种来源:村委出,大户出,或者“兜钱”。所谓兜钱,就是由牵头人挨家挨户去收,各人愿意出多少就出多少,10元20元也行,500、1000元也可以。如果“兜”来的钱还是不够,一般有钱人家就会出来“兜底”,把缺的部分给补上。如果没人“兜底”,那就到村里再“兜”一轮。
不过俞阿友从来还没遇到过要“兜”第二轮的事情。
社戏的复兴
“文革”几年,帝王将相的戏一概都不准演,社戏也被迫停了下来。
“那时候只能演样板戏,可是村里人不爱看。老百姓喜欢的还是越剧、绍剧、莲花落。我们有种说法,‘绍剧打天下,越剧讨老婆”,所以男的一般喜欢绍剧这种打来打去的武戏,女的就喜欢看谈情说爱的越剧。
“文革”一过,社戏立刻卷土重来,成为老百姓们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节目。
“每次做社戏的时候,海报都会提前五六天贴出去,演社戏的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的散布开来。有的家庭不仅全家人都来看,还会通知附近村的亲戚来看。本来安排春节里这一天去走别的村亲戚的,现在索性改成亲戚过来大家一起看戏谈天了。如果戏班特别有名,来看戏的超过上万人的都有。”
社戏一般从下午开始。在开戏之前,老百姓会在戏台前点上蜡烛,放上整鸡、整鱼和元宝肉,并将写着“土地菩萨”的黄纸贴在戏台幕布上,以求来年菩萨保佑。这种习俗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演员在社戏开始的时候会说几句诸如“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主办者”也会放个红包到台上,再放几挂鞭炮,以示感谢。
每次演社戏时,很多做小买卖的就会闻讯而来,在现场卖一些糖果、瓜子、甘蔗、荸荠、花生、馄饨、香肠、年糕、茶水等。
社戏也是小孩子们的天堂。这时候大人们忙着看戏,不会去管他们,他们就可以和村里的孩子尽情玩耍。何况还有那么多诱人的小吃,可以用手上的压岁钱买一点,解解馋。
社戏之忧
不管是陈锦高还是俞阿友,在两件事情上他们的看法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一是社戏的大部分市场在农村,二是社戏的绝大部分观众是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年龄越大的越喜欢看社戏,很多老人甚至是由儿孙搀扶着来看戏的。真正能看到最后的还是老年人,他们不仅不会看厌,反而会觉得看得不过瘾。”俞阿友的老伴就总是坚持到最后。儿孙都只是来凑凑热闹,儿子更喜欢的是电视和电脑、上网。“有的戏里一句话要唱上一分钟时间,这种节奏他们怎么能受得了?何况社戏唱来唱去也就那么几个段子。呃,还是看电视剧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
“我们80%的演出在农村,20%的演出在城市。农村也是剧团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城市演出则主要是为了打品牌。”
绍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汪嘉宝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绍兴周边的郊县也在逐渐向城市方向发展,社戏的生存空间也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被逐渐蚕食。
“如果喜欢社戏的老一辈人不在了,新的爱好者却没有培养出来,也许有一天社戏这种民俗文化真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算是自然规律吧。”汪嘉宝说。
“观众的兴趣爱好也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的。”绍兴小百花的办公室主任汪志平仍抱有一份乐观,“很多人年轻时并不能接受越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喜欢上戏剧。”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吴静瑾在本文采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摘自《南方周末》2004年1月22日,本报见习记者戴敦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