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大柳初级中学 周德章
【教学设计】
《童趣》是孩子们从小学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因而,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这种新的语体,帮助学生越过语言习惯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奠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草丛、虫蚁、土砾、癞蛤蟆……幻象迭出,妙趣横生,从现实事物中体会到各种物外之趣。与学生现实生活很接近,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可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体会作者的“情趣”,并向作者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新的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让我们做个假设,假如让你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让你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的看一两个小时……你愿意吗?不愿意?但是曾经就有一个孩子在蚊帐中对着蚊帐慢慢的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飞;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你们觉得奇怪?有问题要问?那就问吧!
生1:这个小孩问什么要对着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半天?那里有什么?
生2: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他把蚊子放进蚊帐里,不怕蚊子咬吗?
生4:蚊子被熏了,有什么反应?
生5: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6: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评点〗
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设置悬念,为何这个孩子能为常人所不为,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空间,刺激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的心里投入了两颗石子,平静的水面起了水波,大脑兴奋了,先前的经验被激活了,于是新的问题就发现了,产生了,提出了。
〖片断二〗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得很好,很多,我们来整理一下:
1、这个孩子为何要熏蚊子?他看到了什么?
2、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对着墙角发愣?他在干什么?
3、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刚才还有同学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那个孩子是谁?其实这两件事不是我“瞎编”的,它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自己的作品《闲情记趣》里回忆的童年趣事(出示板书:童趣沈复)。不过,这两件事他觉得有趣,是他的感觉,今天我们读读,看看你认为是否有趣?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有问题我们一块儿研究。
(学生散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大家齐声读一遍,我们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完整。
(学生大声读课文)
师:好,读得不错,字音准确,而且有一些感情。
下面我们来探究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采用“小合作”+“大合作”的形式。全文共有四段话,我们每个小组译读一段,要注意:
1、读懂文章内容;
2、你是怎样读懂的?你用了什么方法?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学生小组合作译读课文,教师巡回参与)
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也就是“大合作”,请同学们各组说说你们的译读成果。
(学生接龙翻译,教师巧妙插话)
师:(第一段译完后)“睁大”从何而来?“所以”是怎样翻译出来的?
生7:“张目”的“张”可以译为“睁大”。
生8:“故”可以译为“所以”。
师:那么,你们这样翻译的方法是──
生9:(学生抢着回答)可以用现在的词去“换”。
师:(第二段译完后)你怎么知道“项为之强”是“脖子都为此而僵硬了”?
生10:书下有注释!
师:不错,这就叫做“察看法”,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11:我们读“夏蚊成雷”时,不知道“雷”是什么意思,看到下文有“飞鸣”和“鹤唳”的注释,于是反推回去,知道这里所说到是“声音”,“成雷”是“像雷声”的意思。
师:太聪明了!你这可以叫做“反推法”吧!
师:(第三段译完后)文中只有一个“常”字,你为何译为“常常”?“定神细视”为何译为“定下心神细细观察”?
生12:我按今天说话的习惯,给它加了个字。
师:这可以叫做“加字法”。刚才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许多方法,如换词法、查看法、加字法、推断法等等。可见,文言文是不难学的。现在,让我们充满信心的大声读一遍课文。
〖评点〗
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获得,丝毫不入传授、灌注的框束;方法的预设,巧妙的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老师的“插言”、“拨问”起到了无痕的指导作用。
〖片断三〗
师:刚才的讨论,让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可能有产生了新的问题。他是怎样观察的,到底看到了什么?现在让我们再进行第二次合作:
1、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
2、在这句中你看到什么画面?
3、他的“趣”在哪里?
4、他的“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按小组探究)
师:现在说说你们探究的成果吧!
生13:我最欣赏最后一句,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抓住了癞蛤蟆,随手捡了几根草棍,抽打它几十下,把它踢到了院子外边。
生14:我喜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句,这句话用小孩的眼光,把癞蛤蟆形容成庞然大物,给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间。
生15:我喜欢“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这句,都写了作者的愉快心情,却不重复。
师:你说的真好,这也为我们写作文提供了范例。
生16:我也喜欢“徐喷以烟……”这句,他一定看到了白烟滚滚,蚊子拍着翅膀,拖着长腿在白烟中飞舞。这还表明作者小时候很顽皮。
生17:我也喜欢最后一句,因为作者虽然对癞蛤蟆很生气,但不把它弄死,说明作者很善良,既喜欢小虫子,也爱护癞蛤蟆这样的丑陋的动物。
师:是啊,在小沈复的眼里,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所以一视同仁。
生18:我觉得作者能从蚊子、草丛、土砾中得到乐趣,是因为他把它看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师:你说的太好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正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生20:我喜欢“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这句,这句既表明了作者的心情,又写了神态。
师:怎样的神态?他的眼珠动了吗?
生20:他出神的盯着那里,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珠一动也不动,后来突然一惊。
师:大家刚才进行了探究,既欣赏了原文,又展开了想像,丰富了原文,可以叫做“想像着作者的想像”。让我们带着想像,再读一遍课文吧!
〖评点〗
作品的乐趣是潜藏在作家所创造的文字里的,文字符号后面的情感世界必须通过阅读来破译和还原,由文字引发想像。体认文字的空白并以自己的经营加以完善弥补,这是阅读的过程,更是创造的过程。
〖片断四〗
师:还有问题了吗?那么“这两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到底有没有趣?”我们继续来探究。
从以下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在小组内探究。
①假如沈复还活着,你见到了他,你想对他说什么?你羡慕他吗?
②你的童年有没有趣事,说给大家听听;
③你认为怎样才能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生21:我想对他说,我很羡慕他。因为他有闲情去观察,能够亲近大自然。
师:你不能吗?
生21:我们有很多功课。
生22:我要问他,他喜欢小动物,应该成为生物学家,他怎么作了文学家?
师:他是个热爱生活的文学家。
生22: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生23: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也有乐趣,而且是他当年无法感受的,比如,我们可以打游戏,上网,看电视,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生24:我小时候看到窗户上的霜花,就喜欢幻想,而且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生25:我们也要向沈复那样,喜欢观察自然,多联想,多想像,也做有情趣的人,也可以体会到更多的物外之趣。
生26:我认为,趣味是自己感受的,如果你有情趣,那么你写作业也不会觉得枯燥的。我觉得沈复当年也是如此,在他看来,一切事情都很有趣。
〖评点〗
阅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搜索出自己的生活积累,体验作品的情感,是与作者的对话沟通;谈论共同阅读的文本,是与他人的沟通。
〖片断五〗
师: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认可了沈复的“物外之趣”,他喜欢“细察”、“想像”,把蚊子想象成“鹤舞”,把土墙花台想像成“山林”,我们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和想像,也获得了“文外之趣”。
(边总结,边板书)
align="left">童趣
沈复
夏蚊成雷群鹤舞空
草丛、虫蚁、土砾联想和想象森林、野兽、丘壑
癞蛤蟆庞然大物
师:同学们,《童趣》是一篇充满情趣的好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出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象。其实世界上有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中产生的。你们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代,但愿你们保持这颗童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做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让快乐伴随你成长!
〖评点〗
教师小结言简意赅,突出了学习内容,总结了学习方法,肯定了学生的活动,保护并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祝愿,把语文学习的空间延伸到课外,真是“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语文”。
【教学反思】
本案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探究,集体攻坚──揣摩欣赏,体验对话──评价激励,拓展延伸的过程,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组织了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凸现了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原则:问题性、情境性、合作性、过程性。精心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容量大,训练多,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的教学过程,可以扫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提高教学效率。整节课就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置身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以文本为基础,经过联想、想像、欣赏、怀疑、整合等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合作切磋,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调动积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生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体认作者“情趣”的基础上,与作者发生心灵沟通,不仅感动于作者产生情趣的想像“能力”,更感动于作者充盈于生活、生命中的情趣“意识”,让已被课业负担,名次包袱压抑得麻木了的心灵得到激活,积极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情趣,那么,本文将产生它的最大价值:加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转变与升华。
────────
本课堂教学案例获得全国三等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