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情境、感知、探究、体验、创新──以《行道树》为例谈新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晓静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短文两篇 行道树 > 情境、感知、探究、体验、创新──以《行道树》为例谈新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致力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学生埋头于知识的记忆和大量的练习,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情感需求,课堂上死气沉沉,根本谈不上学生思维的激活和个性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阅读教学重新焕发了活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体验,突出探究,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究、发现、体验,使学生由传统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丰富学生的各种情感经历,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探究、创新能力。

本文以《行道树》为例,通过“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朗读、品味、体验──迁移、运用、创新”等五个环节,谈新理念下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它能催人奋发,使人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满足于肤浅的了解,总是寻根究底地去追求更深刻的东西,从而走向创造。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求知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生活展示、角色扮演和多媒体再现等方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新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语文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教学情境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情感的流露,变纯粹的说教为主动地体验人生哲理。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思维活跃,会产生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新奇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多媒体创设情境是结合教学实际,把有关的内容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不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帮助学生增加表象积累提供有力的支持。

《行道树》一文主要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柳树、松树、梅花的图片,而后出示公路两旁的行道树,伴以《好大一棵树》的优美、抒情的音乐。教师导入: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赞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那么,对于行道树,我们又欣赏它的什么美呢,现在就让我们从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提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要求将文章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握文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能脱离文章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的主旨上,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方式等。

《行道树》一文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的人称。通过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课文中“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等词语,对课文形成初步的感知,并落实生字、词。再让学生概括“什么是行道树?课文用第几人称写的?”,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介绍行通树的语句,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说出来,进行自我表白。”(学法指导:用句式:我们是行道树,我们(如:①我们是行通树,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②我们是行道树,我们在春天勤生绿叶,夏日献出农荫。③我们是行道树,我们忧愁而又快乐……)通过学生模仿行道树的口吻进行自我表白,使学生对行道树有进一步的理解,为下文探究关键语句、体验文章情感打下基础。

三、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这种心灵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

1、自读生疑,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在阅读中感知文本、发现问题。探究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疑问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从课文的关键词句、文章题目、文体结构特点、文章主题等方面质疑,使学生的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在《行道树》一文中,主要指导学生抓关键语句。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⑴为什么说“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⑵为什么说“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⑶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⑷为什么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⑸为什么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2、质疑讨论,学会自主探究:

探究的目的是强调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获取,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必急于解答,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实现学习互补,学会自主探究。“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组织小组讨论,可以使小组成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意见和理由,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如果小组内的成员意见不统一,可以由小组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全班同学共同进行交流讨论。

3、引导释疑,掌握方法规律:

在自读生疑、质疑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可能会遇到疑难问题,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重视语文学习规律,重视学习方式、策略的指导,及时有效地解答疑难问题。新课程对教师的定位是引导者,如果缺少引导,学生就会放任自流。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探究活动的关键点,没有解惑,学生的探究活动就难有大的收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起到“把舵、纠偏”的“导航”作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行道树》一文中,可用化大为小法、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等句子难以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化大为小,再联小成大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A、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B、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C、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三个小问题,学生就容易解答。再把这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韧而解了:要从事神圣的事业,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要承受痛苦,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却能从这些痛苦中获得快乐、欣慰和满足,这种幸福与别人相比较而言是更深沉的幸福和快乐。象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在痛苦之后感到的是更深沉的幸福和快乐。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后可以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是“悲凉”又是一种“点缀”?“为什么“忧愁”“快乐”?从中体现什么精神?

四、朗读、品味、体验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法宝,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读的方式很多,有自由朗读、指导朗读、默读、齐读、配乐朗读、诵读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适时地组织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指导。朗读除了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最主要的是读准语气,并注意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披文入请,把间接的文字符号成为真切的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在朗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通过寻找同类词,替代原来的词,辨析、理解、品味不同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还可以从深刻含义、修辞、韵律节奏、形象等角度去品味。通过朗读、品味,再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行道树》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行道树的喜怒哀乐,并为之动情。阅读本文时要求学生“自由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或段落,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完了再谈谈为什么这么读,读这个句子,体验到了行道树的什么情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把‘忧愁’读延长音,‘快乐’读重音,让我体验到了行道树为了不能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而忧愁,为人类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而快乐的心情”;“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里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把‘悲凉的点缀’‘自己选择’‘痛苦’‘深沉’这些词读重音,并延长声音,把‘春天勤生绿叶、夏日里献出浓阴’读成轻快的音,让我体验到了行道树生活的环境很差,而且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但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这种生活,而且努力地献出自己的绿叶和浓阴,让人们能生活的好一些。行道树的这种心甘情愿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让我很感动”……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并批判了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教师要紧紧抓住朗读品味这一环节,重视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主人公一起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进而去感受、理解文本。

为进一步体验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像行道树一样的人。学生举出很多事例:李时珍为了编著《本草纲目》,不仅拔山涉水,而且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品尝草药,终于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著作;诺贝尔为了减轻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有一次试验,他被炸得浑身是血,但他仍然坚持发明炸药,在成功发明炸药之后,他用赚来的钱去奖励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张海迪为了自学医术,熟悉针灸,熟悉针灸穴位,在自己的身上针灸以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掌握了一定的医术,医治了很多人;还有如园丁;清洁工;教师等人。

五、迁移、运用、创新

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疑难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能进行拓展迁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和“触类旁通”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谈得上理解;只有不断地运用,才能谈得上巩固,教学的目的是不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终结,而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能力有所提高。拓展迁移的内容很多,小到词语的运用、疑难语句的解答、句式的运用,大到表达方式的运用、课外文章的学习等。

如《行道树》一文中,在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作者“借行道树来赞美那些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默默无闻的人“的这种借物写人的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创新。教师引导:“行道树让张晓风想起无私奉献的人,紫藤萝瀑布让宋璞感叹生命的长河无止境,香瓜子让杏林子赞叹生命的顽强,大自然的一景一物或许能触发你们的一些感悟,请说出你们的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纷纷借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悟:“柳树总是长条低垂,象一位谦逊的君子,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处世,从不邀功请赏,我们也应该做一个谦逊的人”;“一串红的花总是紧紧地挨在一起开放,这让我联想到一个班集体,也一定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野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如诗歌所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也要有这种精神”;“松叶像针一样根根直立,而且全都指向上方,一副倔强不服输的样子”;“仙人球不怕风吹雨打,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也应该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因为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一片颜色苍翠的树叶仿佛是惧怕风的抚摸,无力地摇了摇,悄无声息地脱离枝头。我开始惊叹,绿叶虽然抵不住风儿的摧残,但它却默默地深埋于泥土,为来年的生命之树积蓄养料。它告诉我,这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无私奉献的人生品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理解、记忆、运用知识方面等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走入文本,通过与文本、他人、自我的心灵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人人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净化心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