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短文两篇》教学笔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郝彦华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短文两篇 > 《短文两篇》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资源、背景〗

1、张晓风散文创作:

为了使读者对他的全部散文有一个横向平面的概括性了解,我将张晓风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概括为三个渐次展开,互有渗透交叉不断扩大其涟漪和波浪的“反馈圈”: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二是,她对敌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愫;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辽阔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这三个方面的情感思想内涵,也可以说是一种类型构成,贯穿她整个创作生涯中每一个向前迈进的段落。

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摘自《张晓风散文论》,《文学评论》1994.7

2、有关生命的名言: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现在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简朴的生活,并且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受。

──爱因斯坦

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3、例文: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第一次”,参加工作后便有了更多的令人忘怀的第一次:第一次穿上崭新湛蓝色的税务制服,第一次填开完税证,第一次进驻企业翻开第一本帐簿,第一次走进银行销缴第一笔税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应值得珍重的“第一次”渐渐被我们忽视了。

记得1989年夏天,我第一次走进集贸市场收零散税,当填开万一张税证的时候,把“定额”写成了“定税”,当时我就象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羞愧地抬手把头上的大檐帽压得很低,好象害怕纳税人看出我的过错……

那年年底我在个人工作总结的结尾写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年轻的我要做出不平凡的追求,要永远把自己的目标定高定远。”老局长看后第一次表扬了我,我当时高兴得夜不能寐……

今天,也许我不再有第一次填错税票时的不安:错了,写上“作废”,再填一张不就完了吗?或许也不会有第一次受表扬时的兴奋:各种获奖证书一大摞,一句表扬的话顶什么?然而,也正是这第一次的不安,第一次的兴奋,伴随着我的成长,促进了我的进步。“第一次”的价值是永恒的!愿我们大家把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视为“第一次”,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充实,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有意义。

──摘自《承德日报》

〖对各家见解、讲法的比较和认定〗

1、青岛的郑卫国老师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行道树》。要求: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第二课时教学《第一次真好》。要求:认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了解选材的典型性。这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就课文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郑老师把本课作为讲读课来处理,所涉及的知识深而广,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固有语文素养的一大挑战。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基础。教学设计中体现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2、任志鸿老师用一课时来完成这篇课内自读课文。要求:把握文章的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得生命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研习《行道树》,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第一次真好》。

较之郑卫国老师来说,任老师的教学思路更为贴近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个人对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短文两篇》中,《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奉献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注意学习托物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讨点拨法:

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行道树奉献者的形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真实感受。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托物抒情的方法。

2、学习在继续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三、德育目标

1、感悟奉献者自豪快乐的情怀。

2、体验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

〖教学设想〗

一、重点、难点、疑点

1、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二、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内自读课:

抓住议论性的语句,展开讨论,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媒体平台〗

1、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

2、素材准备:

行道树幻灯片、小鸭孵化的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放行道树幻灯片的同时)同学们,这就是马路两边的行道树,人人都见过。下面就请同学用优美的语句给大家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行道树。(让学生充分发言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课前热身

1、在你眼中,行道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行道树这样的形象,在你心中是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你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次?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行道树》中的行道树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由,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中作者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的柚子树、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等,表达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就越精彩的思想感悟。

2、四边互动:

互动1:自由朗读《行道树》,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创作意图。

明确:作者想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崇高的精神。

互动2:作者笔下的哪些语句可以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感情?

明确:“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也只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互动3:如何理解文中“堕落”一词的意义?

明确: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的形象大大跌落了,不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意义。

互动4:既然行道树是心甘情愿地立在城市飞尘里的,为何又自叹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互动5:文末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互动6:第一次关注城市烟尘中的行道树,让我们感慨万千。《第一次真好》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第一次?

明确: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所列的“第一次”: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小鸟来,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

互动7:“第一次真好”到底好在哪里?

明确: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然后作答。可用书中的原话如:“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等回答。

互动8:是不是第一次的感觉都很愉快呢?

明确:不一定。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不一定愉快,说不定做的饭就让人难以下咽呢。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⑴《行道树》一文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行道树,指种在道路两边的树木。作者借行道树热情歌颂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⑵《第一次真好》节选自周素珊的(《无言歌》),作者通过若干次“第一次”的描述,表达了(“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感悟。

2、简答:

⑴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

明确: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社会需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明确:可让学生查找工具书。“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国,作者所见的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人情。

⑶“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明确:关键在词义辨析:“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五、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学习,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奉献才会活得充实而自豪;生命的意义在于尝试,只有尝试才会获得快乐的体验,生命也才能焕发无尽的光彩。

2、方法归纳:

留心观察生活,从身边景物的生存状态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成长的乐趣、成功的激励。及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并进行合理的理论升华。

六、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⑴假如你是行道树以前在森林中的伙伴,看到行道树现在灰尘满面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目的:帮助学生学习奉献者的牺牲精神,培养自己坚持不懈、不为外因诱惑的献身品格。

⑵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

目的:引导学生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录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勇于开拓的品质。

2、实践探索:

⑶实践活动:采访同学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对照各人现在的性格特点,看看经历和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⑷巩固练习:

①给加粗字注音:

()形()丰()

累()点()苦()

②造句:

多姿多彩: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

③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目的: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不可以盲目无知地去尝试任何第一次,这里的“第一次”应该是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第一次。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行道树立足飞尘制造清新→无私奉献其乐无穷

第一次真好低回品味印象深刻→大胆尝试生命多彩

【教学反思】

1、做好的老师。导语设计非常重要。好的导语能使学生消除延续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新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下一步教学预设好的效果。本课导语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满足的快乐,带着愉悦的心情走入新的课堂教学。再者,问题的设计要紧贴学生实际,才能激发兴趣。如在“拓展延伸”中:记录自己生命中最为精彩的“第一次”。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能更为有效地落实练习夹叙夹议的写法,同时对学生也更为有效地进行了热爱生活、勇于开拓的情感教育。

2、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想效果存在差距。

⑴教学过程的整体感觉是前紧后松。

⑵教学过程高潮不明显。原因:学生预习不到位,加之自己对实际情况的预想不够充分。今后对学生严加督导,把预习落实到位。自己在教学上对课堂进度的把握力争准确。

3、整个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愉悦主动状态。主要体现在、“四边互动”这一环节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做适时引导和点拨。尽管这堂课的收效小于预期效果,但使学生巩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得到了一种自身体验的满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