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陈继多
【背景主题】
在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中,我在任教的初一(7)、(8)两班中举行一次登山活动──登校后的大罗山,学生一路欢呼,趣味盎然,穿荆压棘,登上滑下,不畏艰难,乐在其中,回校后乐意地写了一篇题为《秋日登高》的文章。可见学生是多么渴望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走向社会。由此,我想:既然学生活动热情那么高,不愿桎梏于课堂,何不把综合性活动搞得更丰富一点,更深入一点,使学生的收获更大一点呢?于是我把目光转向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瑶溪这个课程资源,萌生了一个主题为“走近瑶溪”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想。
我于12月2日把这个设想告诉学生,学生雀跃不已。我是永嘉人,虽来二十五中学工作三年了,但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无暇游玩瑶溪诸多风景点,对瑶溪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于是课间求问学生,学生围住我,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瑶溪有哪些景点和文物古迹;但问及瑶溪历史文化和名人传说时,学生无乎是茫然无知。可见,我们的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熟悉瑶溪山水自然景观,略知瑶溪一些人文景观,不知瑶溪丰厚的文化精神。因此,在这次“走近瑶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走近瑶溪,感受瑶溪自然风光的清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瑶溪,解读瑶溪人文精神的精美;与自然对话,与文物对话,与古迹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古人对话,于对话沟通中,增广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活动目标】
了解瑶溪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
了解瑶溪深厚的文化,丰富有关瑶溪风景和诗文的知识,增强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会观察、探究自然,欣赏风景中的诗情画意。
学会通过走访、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精神、创造意识和共享学习成果的习惯。
热爱自然,体验自然,感悟文物,审美诗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水,陶冶情操。
【活动准备及运作情况】
第一阶段(课余):12月3日,商讨课题的学习活动方案,成立学习活动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学习活动小组,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各项任务。本次学习活动分为4组:
1、风景名胜解说组。
2、风光拍摄探究组。
3、诗文搜集赏析组。
4、名人传说表演组。
第二阶段(课余):12月4日~7日,带领各组组长去龙湾风景旅游管理局采访,了解瑶溪风景区的现状和开发情况,并收集有关瑶溪风景区的图片、书籍。学生自己通过走访、图书馆和网络查找各自需要资料,并将资料初步归类、整理。
第三阶段(3课时):12月9日下午,带领初一(8)班全体38位学生步行游玩瑶溪风景区部分景点。
游玩线路:学校→国安寺、千佛塔→张聪祖墓、王瓒墓→烟雨亭、鹭丝潭→瑶湖、瑶溪山庄→金钟瀑→学校(历时5小时)。
游玩指导:
1、安全文明地游玩,一切行动听指挥。
2、带上水、食品和照相机等用品。
3、带笔记本摘录要收集的资料。
4、仔细观察,亲密体验,深切感悟各风景,与之对话沟通,欣赏其所承载的韵味和深意,积累作文素材。
第四阶段(课余):12月11日~14日,利用课余时间组际交流,查漏补缺,互通有无,充实资料。各组就自己的内容设计活动,准备道具,制作幻灯片,排练预演,以迎接展示课到来。教师预览各组的内容,安排好展示程序,整合在一个光盘里。
【活动过程】(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播放楠溪江和雁荡山风景图片,配以背景音乐)
师: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说温州山水甲天下。乐清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风景以峰、洞、岩、泉、嶂称胜,清代诗人江韬叔发出“不游雁荡是虚生”的感叹。永嘉的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谁不说俺家乡美?那么,我们的瑶溪以什么闻名于世呢?让我们走近瑶溪,体验瑶溪,赞赏瑶溪。下面欣赏各组同学这次“走近瑶溪”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展示。
点评: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爱乡之情。
二、风景名胜解说组成果展示
(在热烈的掌声中该组的组长上场)
简介活动过程:
组长余海潮:同学们好!我们这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到风景区用摄像机拍摄一些风景点,因拍摄和裁剪技巧水平有限,出来的画面效果不好,在老师建议下,我们到龙湾风景旅游管理局借来《锦绣龙湾》VCD碟片,采用其中介绍瑶溪风景的画面,并融入本组拍摄的几个画面。然后我们根据画面,撰写风景名胜解说词,反复修改,反复预说。下面请欣赏我们组为同学们制作配有解说的风景名胜 VCD 碟片。
点评:首次强调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展示 VCD 碟片:
甘晓洁、谢旭:播放 VCD 碟片,随着画面变化现场分说解说词。
(两位学生面向同学解说,神态自然,声音优美,配合和谐;其他学生认真观听,随着画面变化,个别学生发出轻轻的惊叹。)
点评:观察、写作、听力完美结合,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美景的能力,激发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
景点知识抢答:
余海潮:同学们刚才轻松愉快地观听了介绍瑶溪风景名胜的 VCD 碟片,欣赏到了清美的自然风光,初步领悟到瑶溪山水的意境美和历史文化价植。我们组根据 VCD 碟片内容,设计一些景点知识抢答题。哪组同学得分最高,奖一个刚才播放的 VCD 碟片,抢答规则:A、抢答对象以起立为准,B、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
知识抢答题:
1、瑶溪以什么闻名于世?
生:溪石皆玉色。
2、碟片中介绍到了哪些自然景观?至少说出4个。
生:水石同踪、瑶湖、金钟瀑、川上吟坛、梅林情深。
3、碟片中介绍到了哪几个人文景观?至少说4个。
生:千佛石塔、龙岗寺、缭碧园、国安寺、王瓒墓、张聪祖墓。
4、“川上吟坛”因哪个人物的传说而得名?
生:张聪。
5、千佛石塔现存几层?塔上雕有多少尊佛像?
生:10层、1062尊。
6、除上面提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外,请再举瑶溪10个景观或遗迹。
生:烟雨亭、接风亭、鹭丝潭、兄弟岩、月牙石、玉色石、钟秀园、华阳洞、半山草堂、莲池、觞咏亭。
余海潮:经本组同学计分,最后由诗文搜集赏析组胜出,请组长来领奖。(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朱丹红领取该奖)
点评:学生参与,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学生了解瑶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风光拍摄探究组成果展示
简介活动过程:
组长林莉:同学们好!我们这组是风光拍摄探究组。12月9日,于游玩瑶溪的途中,拍摄风景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或自己欣赏的,或同学建议的,或老师指点的,都一一拍摄下来;10日,在《走近龙湾》一书中收集到几张图片;11日~14日,从自己拍摄的风光照片中,挑选出一些拍摄效果好的照片,制成幻灯片,给部分照片和图片命名,并写了简短的说明性文字。同时,向家乡人探询了瑶溪部分景点的故事传说。下面,请大家欣赏我们组的成果展示。
点评:第二次强调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风光图片展示和解说:
(4位学生按序上台,教师按序打出幻灯图片,学生按图解说。)
杨仁坚:这张图片取名“塔耸云天”。这是国安寺东首的北宋千佛塔,塔为楼阁式建筑,呈六边形,现存十层,高约18。6米。整座石塔雕有1062尊大小佛像,佛像栩栩如生。看这张图片,千佛塔直冲云天,在迷蒙的日光照射下,更显庄严肃穆,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杨仁坚:这张图片取名为“溪石乐章”。春到瑶溪,天蓝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溪水在山涧蜿蜒着,一路哼着曲儿,唱着歌儿,与如玉的岩石嬉戏着,交融着,享受着生之快乐。
林莉:这幅图片取名为“黄昏温情”。一颗石头落到水中,荡起一圈圈的波纹,水面上溅起了星星水滴,夕阳映在水中,给人无限的温馨,真是“夕阳无限好”。
林莉:这幅图中,山顶上右边的石头像一只带着手套的手,向我们热情地招手,好象欢迎着我们游客的到来,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所以取名为“伸手欢迎”。
林莉:看,这位“军人”多么沉着冷静啊!只见他埋伏在绿色群林之中,拿着手对着远处的“敌人”,盯着“敌人”们的一举一动。这多么像战争年代的情景。因此,命名为“军人埋伏”。
林莉:这是一幅“陨石飞舞图”。一颗颗玉色石头好象沿着山崖往下滚,令人心悸,又有一种动感之美。这好比宇宙中的陨石来我们地球做客。
林莉:一棵棵翠绿的杨梅树密密地排列着,微风吹过,树枝在蓝天下左摇右摆,像在和我们打招呼,情深似绿,可爱极了。
金鑫:夕阳的余辉照在河面上,苍翠的山峰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水中,山脊的线条起伏有致,变得柔和。水中的山显得更加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取名为《山影绰约》。
金鑫:几束珍珠般得光点,闪闪烁烁,水中的圆晕渐渐荡漾开去。一旁,有“浪花”迸溅,好不美丽。在这朦胧迷离的画面中,时光如水般流逝,闪过。取名为《时光如水》。
金鑫:奇异的岩石构成了美丽山景画,它们为瑶溪添增了美好气氛。你看,绿萍在奇石的拥抱下,显得可爱美丽,从下到上,从绿黄到青绿,飞拂在袭袭冬风之中。取名为《奇石成山》。
孙妃甲:清澈见底的溪水在瑶溪山的环抱里欢乐地流淌歌唱,它们在瑶溪山的呵护下显得更加清,更加蓝,更加美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取名为《溪石小涧》。
孙妃甲:在这里,有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面上有一道道波纹,那波纹有规律地分布着,这是道道微风吹拂而成。小河犹如一条透明的蓝色丝带,在微微飘动、闪烁,水在流动,但似流非流,她太静了,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她的活动,其灵魂却在跃动。取名为《蓝色之魂》。
孙妃甲:瞧,看那座座群山,在隐约地手拉手,肩并肩,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又看那脉脉溪水,清澈见底,流水澹澹;再配上那亮亮的阳光,照射在溪面上,像是给溪面披上了一件银装,真是美不胜收。取名为《溪光山色》。
点评:风光的欣赏、诗意的写作和动听的解说浑然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审美、写作、听说能力的协调发展。
趣说景点传说:
(学生讲时,教师打出与之相关的景点图片)
徐宏讲国安寺的历史传说。
张翔讲金钟瀑的传说。
张丽燕讲杨梅醉仙和王母琴台两个传说。
点评:迷人的传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诗文搜集赏析组成果展示
简介活动过程:
组长朱丹红:同学们好!我荣幸地代表本组同学简单介绍本组的活动过程。我们组10位同学,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分别于12月4日在《走近龙湾》一书上收集了一些有关瑶溪的20余首古诗和7篇散文游记;9日,到景区游玩时,在景点现场摘录5幅对联;10日,朱邦乾和杨茜琳两位同学把诗文、对联电脑打字,制成幻灯片;12日~14日,商定成果展示的形式,并预演。我们组以配乐朗诵等方式展示我们的活动成果,侧重从文学的角度解读瑶溪。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本组同学为大家献上的活动成果。
点评:第三次强调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配乐诵读诗文:
叶金如:独诵张聪(明)的《“旗障岩”诗》。
王纯纯:独诵柯无弃的《七律》。
方瓯:独诵王叔果(明)的《半山四韵》。
余天伦:独诵张聪(明)的《“三叠岩”诗》。
王佳天和叶金如:对诵张聘珍的《忆江南,游瑶湖》。
周朝鹏:朗读游记《瑶溪观石》。
点评:通过配乐诵读,激发诵读兴趣,培养诵读能力,初步感知瑶溪丰厚的历史文化,促进学生对瑶溪诗文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学生语文整体能力。
连对联:
朱丹红:请同学根据内容和对联知识,把下面来自景区的4句话连成两幅对联,并指出上下联,请说明理由。答对者,将获得本班书法家余天伦和余海潮书写的两幅对联,以作纪念。
A、五峰挺秀万松风声涌波涛
B、烟锁云腾拟似飞泉随地涌
C、菱柱雄奇四面荣光照日月
D、雨开日现喜看彩练漫山来
林莉(生):AC为一幅,这两句词性对得准,如“五峰”对“菱柱”,“挺秀”对“雄奇”,“涌”对“照”;C为上联,A为下联,因为在《漫游语文世界》中我从课外书上看到仄声韵为上联,平声韵为下联。这样也就知道BD为一幅,B为上联,D为下联。
朱丹红把两幅对联书法送给林莉,林莉于掌声中面带微笑地收下了奖品并展示给大家,朱丹红倡议同学齐读这两幅对联。
生:齐诵对联。
对对联:
朱丹红:在12月9日(冬月)游玩瑶溪后,我和本组同学根据某一景物特点拟了上联,请同学对出下联,试看谁是对对联高手。
冬至瑶水显清洌
(学生略微安静思考后,一些同学之间耳语,并讨论,接着学生举手示意发言)
生:夜盖罗山锁朦胧
生:春来瑶水吟婉转
生:春交玉山添葱茏
生:夏至瑶溪洒银光
点评:初步学习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感受对联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表现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习、欣赏、创作对联的能力。
五、名人传说表演组成果展示
简介活动过程:
组长邵婷婷:同学们好!我代表本组12位同学汇报这次综合性活动的简况。12月4日,查找到《走进龙湾》和《温州历史人物传说》两本书,复印了两篇写张聪和王瓒两位古人的逸事的文章及八篇写张聪的传说故事;5日—8日在网上查找并阅读与张聪有关的评论文章;9日和10日在老师的陪同下分别拜谒了王瓒墓、张聪祖墓和张聪祠堂;12日~14日,根据材料撰写介绍张聪和王瓒的短文,确定人员讲张阁老的两个传说,以《太师下轿》和《张阁老迁府基》为底本改编传说小品,并预演小品。下面请欣赏本组同学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表演。
点评:第四次强调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讲评历史人物:
张静:讲评《明嘉靖朝首辅张聪》。
邵婷婷:讲评《礼部尚书王瓒》。
讲名人逸事:
张伟进:讲《天络瓜花配老酒》。
余温艳:讲《智斗严嵩》
演传说小品:
生:演《张阁老迁府基》。(表演者:周耀伟、邵旭、邵康旭、张德树)
生:演《张太师下轿》。(表演者:邵旭、董铭达、邵公博)
(表演者自信地上台表演,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夸张又不失分寸,幽默又不失严肃,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学生饶有趣味地观看,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点评:学生精彩的表演,来自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通过讲评历史人物及逸事和表演传说小品等活动,形象又深入地理解张阁老形象,感受瑶溪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
六、教师作总结性评价
师:首先祝贺这次“走近瑶溪”综合性活动圆满成功。经过这次活动,我为同学们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感到自豪,为瑶溪秀美的山川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感到自豪,为自己是瑶溪人而感到自豪。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用眼睛看风景,而且用心灵看风景,从自然和文化两个角度去解读瑶溪风景,读出不少新意。在大家心中,瑶溪是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卷,瑶溪是一首音韵和谐的抒情诗,瑶溪是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瑶溪是一部耐人寻读的史书。美哉,瑶溪!
点评:导向性评价,诗化的解说,再次撩拨学生爱乡之情。
七、课外作文
在这次“走近瑶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欣赏了瑶溪的自然美景,感受了瑶溪的风采,探寻了瑶溪的历史,品味了瑶溪的文化。请你根据活动中观察、搜集到的资料,以“美哉,瑶溪”为话题,写篇作文,抒发你对瑶溪的感情。
点评:观察、想象、审美、写作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分析反思】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语文学习理应走出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上述理念,我组织开展了这次“走进瑶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安排两课时让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成果。这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尝试。本案例主要突出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活动结果,更注重活动过程。本案例设计中,只用两个课时让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成果,并要求简介活动过程,却花了很多时间(至少12课时)让学生去游玩瑶溪风景区,观赏风景名胜古迹,拍摄风光图片,现场摘录对联,通过走访、书籍和网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各种解说,并根据资料商量学习活动成果的展示形式并预演,合作完成任务。这充分表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的不仅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和结果,更是学生学习、观察、阅读、理解、体验、审美、探究、实践的过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意识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
2、自主学习,以人为本。本案例,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活动过程的安排,学习活动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自主安排,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水平,选择学习活动内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广的发展空间。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真正确立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理念。在“风景名胜解说”、“连对对联”、“风光图片解说”、“趣说景点传说”、“传说小品表演”等活动中,满足了学生了解瑶溪风光、亲近自然、赏析诗文、解读名胜古迹和探究传说的愿望,丰富了学生有关瑶溪风景和诗文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观察、体验、欣赏自然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关注学生非纯语文能力的培养。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分组分工→安排进程→搜集、整理信息→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共享成果→总结经验。同时,在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中,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活动构思的能力、文明交际的能力、调查访问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意表现的能力等非纯语文能力,以支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能力。
值得反思的是,在学习活动中,小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深入的了解,无法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参与某一活动项目举棋不定,在老师的指定下,才被动地参加某一活动小组,敷衍塞责做点工作,缺乏应有的自主性、积极的态度和基本的能力。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