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语文教研室 李志宏
【目标导航】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学习运用对话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课时导学】
一、日积月累
1、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世说新语》介绍: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3、积累文言词语:
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日中期相引顾
二、知识点拨
1、内容结构:
《咏雪》:全文一节,可分三层。第一层,第1句,交代“咏雪”背景,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层,第2~5句,写“咏雪”的过程,主讲人出题考听众。第三层,第6句,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一节,可分三层。第一层,第1句,交代对话背景:陈太丘没等违约的朋友先远行。第二层,第2~6句,写陈纪与父亲的朋友对话:客人怒责陈太丘;陈纪针锋相对(无礼、无信)第三层,第7句,写对话的结果:客人认错,陈纪入门不顾。
2、写作亮点:
⑴叙事简洁。两则故事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咏雪》第一句短短15个字包涵的内容就十分丰富,即写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又写出了东晋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雪日无法外出而有“讲论文义”的雅兴。《陈太丘与友期》交代背景后,简洁地描写对话表现七岁的陈元方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对客人前倨后恭的不同表现也写得十分简洁。
⑵含蓄蕴藉。如《咏雪》记录侄儿侄女咏雪后,主讲人对两人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这“大笑乐”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却在最后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便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他对道韫才气的赞扬。
⑶对比鲜明。如《咏雪》中写两人咏雪,主讲人虽未对咏雪句做出评价,但读者却能从两人的咏雪句中知道谁的文学才情的高低。《陈太丘与友期》以“无礼”“无信”为核心,着重写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在对话与对比中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疑难探究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知识整合】
一、基础知识
1、填空题:
《世说新语》是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他是_______朝__________文学家。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⑷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⑸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女儿讲论经义B、撒盐空中差可拟
C、讲论文义D、兄子胡儿曰
二、素质升华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
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_____________。
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___________。
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_____________。
⑷“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链接
(2003.浙江)读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杨朱(人名)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黑色)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汤问》)
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衣缁衣而反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D、予默然无以应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衣素衣而出(穿)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D、子亦犹是也(好像)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