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岳宏敏】
〖引导学生读中悟美·在朗读中想象美〗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在朗读中感悟,已是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感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在朗读中可以培养学生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启迪。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呢?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中,以读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如,《草虫的村落》一课中,我抓住了三处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在倾诉些什么?“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只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启发想象,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什么?第九自然段:“我看见了许多许多……”发挥想象,“我”还会看到什么?
教师要借助文本中有关内容,有机引导学生从内心感知课文,把自己的心放到文本中去体会,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在朗读中想象“蜥蜴和黑甲虫互相亲切的问候“;在朗读中想象还会看到“黑甲虫在市场里做买卖的情景”“公园里大甲虫教小甲虫寻找食物的情景”……这些想象自然而然地起到以情激情、拨动学生心弦的作用。学生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课文的感受深了,自然读起来就有“情”有“味”了。
学生通过朗读,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自主地去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想象美,这正是如今学生在课堂阅读实践中落实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有效途径和得力保障。
夜深,无力思考,不知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山东省龙口市润新小学曲颖平】
〖语文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少慢差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有人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六多”“六少”,即做练习检测多,学生读课文少;教师讲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教师讲授多分析多,学生自主活动少;教师简单提问多,学生主动思考发问少;做的练习统一答案多,鼓励学生发表创见少;课堂教学时间多,课外活动阅读指导少。在开展改革的今天,除了上述问题还或多或少存在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比如,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果“讨论”之风盛行,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作在一起讨论,且不说讨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过程就很让人担忧。不是一个人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再比如,多媒体进课堂本来是好事,但由于教师使用目的不明确,安排环节不恰当,结果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占了不少时间,但到下课时,学生课文还没来得及读两遍。这样的课,不知学生是怎样的感受,我们听课的人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我经常问自己,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究竟如何呢?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也许学生学会了解读语音和画面相配合的影像作品,但他们却很难谈得上学会了解读用汉字写的文本,也很难学会用汉字表达他们的丰富多彩的情感家园和童话般浪漫的思想。还比如,课堂上撇开文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来的信息,用很短时间对文本的学习草草而过,留下将近一半时间或表演或作画,围绕一个不值得探究的个性认识纠缠不休等等。像这样把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应用放在次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屡见不鲜,这又谈何课堂教学效率呢?
尊重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表现出对某些课文内容感兴趣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处理好这些兴趣点,如果这些点正好是课文的重点,那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劲头势必也会十足。如果这些兴趣点离课文重点较远,我们可以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的重点上来。如我在上《草虫的村落》一课,文中有一段是对村落里的各式的虫子进行描写,当学生读到这段时,不是对作者奇异的想象感兴趣,而是急于想弄明白这到底是些什么虫子,于是课堂上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是七星瓢虫,有的说是西瓜虫,课堂成了一个虫子研究会,这时我急中生智,拍了拍手,对学生们说“老师觉得不论是七星瓢虫,还是西瓜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过着像我们人一样的生活。他们也有感情,也有朋友,你们不觉得很有趣吗?”这时学生才发现课文对虫子村落的描写很吸引人,便如饥似渴的读起课文来。只有及时地把握住这些兴趣点并合理的运用,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锦上添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