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白云学校 盛慧芳
我在教《少年闰土》,正讲到少年鲁迅羡慕闰土,向往农村生活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说:“闰土也一样羡慕鲁迅,向往鲁迅的少爷生活。”
我一愣,学生说得也有理呀,但这问题又没在备课的时候考虑过。这么办?一下子没有办法来处理学生的问题,我说:“你说得有道理,这个问题我们课外再讨论。”虽然应付了过去,但觉得这是明显的搪塞。
后来,我想如果我这样处理,那么这个插曲就会使这堂课更显精彩了:
是啊,在闰土眼里,鲁迅的生活那么美好,鲁迅应该庆幸才对呀,但为什么他会有那样的想法,能不能在书里找到答案呢?同学们认真读起了课文,答案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找到,这就又回到课文的主题中去了。
通过读书同学们更加深了对鲁迅少年时代生活的认识,在狭小的空间中,受着的封建礼教的束缚,日子过得单调而枯燥,理解了鲁迅对农村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更深一步地悟到了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无比羡慕的心情,以及那纯真而深厚的友情。
从这个案例中我想到,就这样一个在课堂突然冒出来的虽不在“预设”之中却能让课堂更精彩的问题,为什么在课堂上自己没能把它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呢?我想:首先因为教师仍在课堂上居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并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视而不见。二是教师缺少丰富的知识背景,课前没有对鲁迅少年时代所处的农村、城市人们的生活状况作深入地了解,尤其对鲁迅和闰土的生活知之甚少,因而不能巧妙引导。三是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节外生枝,自己没有判断出这一问题与课文的文本语言内涵有多少相关,因而坐失良机。三是引导技巧不够。当学生提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问题时,虽然觉得有价值却不能巧作引导让学生想一想,也让自己想一想,能不能在文本里找到解释的依据。我想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意见,我们的预设、课堂的生成,才能起到引导学生潜心读文本,对文本作出个性化解读的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