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新桥镇中心小学 尚菊红
第一回执教六年级,就碰上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要超越文本,更是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说实在的一下子就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对话,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还真有点适应不过来。有时学生稍有点出轨的倾向就马上拉他们回来,生怕影响教学程序的进行;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局面,让自己下不了台。整个课堂总有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可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的两个插曲却让我感触颇多。其实课堂上放开手,学生才会走得更好,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尽情地飞扬起来。
【教学片段一·作者撒谎】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李罡举手回答了:“我对这篇课文没感觉。”哄的一下大家都笑了。“什么不说,偏说自己没感觉。”我心想。可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在说笑,也许这就是他的真实感受吧!于是,我笑问:“哦,为什么会没感觉呢?”“我也说不上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趁机鼓励了一下:“虽然你现在没感觉,但我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应该会有感觉的,不过你能实事求是这很好。”也许我这“实事求是”产生的效应吧,“朗读能手”林啊强发言了:“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好像不太连贯,读起来很拗口的。比方说文中的‘愿心’就很别扭。”是啊,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白话文语言阶段,难怪他有这种感觉。不过,我倒是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直率。这时,一贯以分析擅长的夏晨曦发言了:“老师,这篇文章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文章的最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这时一旁的吴希超发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呢?”只见晨曦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因为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夏晨曦,也是一脸的自豪。
【教学片段二·闰土也羡慕“我”】
在研读课文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环节,我先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然后发问:“这个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吗?”章晨宇问了:“‘他们’指谁?”郑梦娜回答:“就是和‘我’一样的少爷朋友呗!”“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呢?”梁歆单提出了疑问。思维敏捷的林榆昕举手了:“我知道。就是说‘我’和那些少爷朋友们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像井底之蛙,眼光短浅。”理解的真到位,我暗暗心喜。“那你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呢?”沉默了片刻,林榆昕又高高举起了手:“这句话反映了‘我’对闰土那种生活的向往,还有他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的不满。因为闰土是那么的见多识广,所以‘我’非常羡慕他。”“其实我也羡慕闰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瞧,学生自主感悟的就是不一样,也许林榆昕和“我”已经产生了共鸣吧!正当我为学生能自主领悟句子的含义感到欣喜时,一向思考独特的王超发言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闰土也在羡慕作者。?”“是吗?可能吗?”因为这个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惑,问他:“那你怎么体会到的?”“我在这儿体会到的。”他随手拿起课本:“书上这句话‘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告诉我的。闰土生活在农村,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明城市里的东西闰土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如同‘我’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一样,闰土同样也会羡慕‘我’的城市生活啊!”他层层深入的分析使我和其他学生不得不认同。“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在佩服学生独到的感受之余也在为自己感到汗颜。幸好我没有掐断这根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教后反思】
1、欲让学生超越文本,自己得先超越文本:
新课程倡导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要超越文本,可最不敢超越文本,越雷池一步的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每回接触一篇没教的课文,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参考书,没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一切按着参考书上的教学提示和阅读点拨来备课,很少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提出异议或质疑了。而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不如学生,特别是那些对文本有独到感悟的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异议不假思索地予以驳斥或否定,我真有误人子弟之感。所幸现在我也算接受了教训:其实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极大的弹性,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书本和原有教案的设计。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教师必须超越文本创造性地教,学生也才能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学。
2、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飞扬起来,我们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否认学生“闰土也羡慕‘我’”的意见,也许就听不到学生那发自个性的呼唤了。
3、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身,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作、在创造。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与成人的思维方式,那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常常蕴含着创造的灵感和伟大的构想,往往会成为他们今后成功的起跑线。因而当学生冒出一丁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添薪加油,让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更新、更深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去体验探索与创新的乐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地飞扬起来。
总之,课改呼唤超越,呼唤自由,呼唤创新,更呼唤个性,就让我们放飞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课改的课堂上,在课改的蓝天下,在课改的世界里尽情飞扬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