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再谈教学《半截蜡烛》

江苏省江都市宜陵中心小学 王 军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下册 > 半截蜡烛 > 再谈教学《半截蜡烛》

被实践证明失败了的经历:

情景再现:

当德国军官顺手点燃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时,对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来说,危机已经向他们走来。

环节设置:

请学生从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这三个人物中选择其一,想象他们此时的心理活动。

设置意图:

本着对话的原则,旨在让学生体会当时已经凝固的气氛,为下文体会一家三口临危乱的表现做下铺垫。

实际效果:

学生的发言能够从半截蜡烛不同寻常的意义中说出这给他们全家乃至整个法国带来的危害,但要从三个不同的人物角色出发,学生的发言则显得比较重复:母亲想到的也是大儿子和小女儿所想到的,没有层层递进的拓展和延伸。发言没有根据不同人物的年龄出发,缺少应有的灵性。

【课后反思】

研读文本与设计创新相结合。

的确,创造性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活动中感到耳目一新,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本案例中,教师创造性让学生潜入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触摸人物的内心。这一设计让学生依托于文本语言,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了人物的情感,对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是有益无害的。但结合文本的内容来看,设置三个不同人物分别去想象则是没有必要的。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如何与德军进行周旋的。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景,决定了不同人物的相同心境。也许他们在生活有着迥异的性格和习惯,但在这样特殊的大环境下,人物内心的所思则是相通的。教师设置想象三个不同人物的内心只是相同劳动的简单堆积,显得意义不大。

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把研读文本放在首位。任何教学环节的设置,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是为了学生什么?”“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会得到什么,留下什么?”“这是文章所需要的吗?”,增加我们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