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1、“三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若有条件,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或者听人讲讲三国的故事,以帮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时,可以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如,“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么样?”根据质疑,学生自主读书,读熟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大体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如,周瑜为何设造箭之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可采用读、议、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最后,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几个人物进行评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若有兴趣,也可以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卡片、成语、歇后语、对联等,利用班队会开展有关《三国演义》的主题活动,感受经典。
3、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
一种是演绎的方法,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概括人物特点,再围绕初步概括出的人物特点,开展阅读活动,不断深化对特点的认识,如,感受诸葛亮的形象。先在学生充分阅读,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课文中周瑜的话概括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然后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本,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进行研读:你从哪儿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在学生研读中穿针引线,通过教师的精当的点拨来深化研读,比如,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为什么选择在“第三天”?为什么把船连起来,“一字儿摆开”?从诸葛亮的“笑”中可体会到什么?通过研读来丰富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
另一种是归纳的方法,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直接去研究人物的言行,看看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研究后,再来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如,感受周瑜的形象,以初读为基础,先画出写周瑜言行的词、句,然后逐句细读,边读边思:他为什么提出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最后回顾整理:从中感受到什么或有什么体会。
4、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第2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特别能反映两人的特点,被称为经典之笔,对这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分角色朗读为主,进入情境,揣摸内心,加深理解。先把诸葛亮和周瑜两人的对话画出来,再边读边想边议:他俩每次对话时,各人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是什么表情,可能会怎么做,还可想象一下当时帐内的情景和旁人的言行。边议边读,读后评价:是不是把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特点读出来了。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边演边读。通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让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里立起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5、本课生字较多,生字中,“擂”,应读léi,不能读lèi;“丞”,读chéng,不能读céng;指导写字时,“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丞”字应提醒学生注意笔顺。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这些词语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都督、军令状、弓弩手”,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推却、调度”。教师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积累运用。
6、课后安排了4道思考练习题:
第1题提出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在本课中,对于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时,要精心安排,充分运用。
第2题提出了读、讲故事的要求,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作为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中基本内容的重点予以解决;“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可作为本课阅读结束阶段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
第3题结合课文中的两个关键句子,提出了几个需深入理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时,要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
第4题是要求抄写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内容是《三国演义》简介,可作为本文教学结束时的拓展资料组织学生阅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