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小学 俞晓丽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而小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应顺应这一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现个性化阅读
,应是阅读教学努力的重点所在。基于这一认识,如何实现个性化阅读呢?现结合《鲸》的教学设计加以阐述。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阅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读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教学设计思路及意图】
一、质疑入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及时调控梳理质疑:
教师将学生当堂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为五类:
1、无意义的问题:
如:鲸怎么会死?
2、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性问题:
如:鲸有没有“鳞”?课文中的“环境变化”是指什么?
3、课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要通过推想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
如:须鲸没有牙齿?过去它在陆地上吃什么?怎么生活?
4、概括性强,提在节骨眼上的有意义的问题(不重复课后习题中的问题):
如:这篇课文写了鲸的哪些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鲸的特点的?
商讨问题:对1类问题不作讨论,只指出无意义。对2类问题,因是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性问题,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对3、4类问题则重点作深读探究。3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寻找答案,如对须鲸没有牙齿怎么在陆地上生活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读鲸从陆地到海洋的演化过程,理解课文中“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退化”“适应”等词语,这样学生就不难明白了。对4类则是最具价值的质疑,可将其提升为本课的研读专题:课文写了鲸的哪些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鲸的特点的?
赏析: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而,教师交给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在深读开始前让学生自由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直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互助解疑,一边梳理归类,并从中找出最具有穿透力和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疑问,发展引申成为研读专题,组织开展研读活动。
二、自主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自学,看看你发现鲸有什么特点,想想作者是怎么写这些特点的。想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想读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想说的同学可以说一说,想写的同学可以写一写;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学生或小组合作,或独自一人;或轻声读划,或高声朗读;或议论纷纷,或埋头“苦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沉浸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喜悦之中。
赏析:教师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换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教师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研究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感情,积极的研究动机,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和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尽量让学生自主观察,尽量让学生自主思考,尽量让学生自读自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创造和发现的乐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研读的自主性,使学生个性获得最佳效果。
三、交流讨论,共享探究成果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十分认真、投入,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自己最棒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下面就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你的发现展现给大家。
(学生自主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生:我发现鲸很大,我是从书中的数字得知的。最大的鲸有16万斤,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生读书中的相关数字。)
师:是呀,从这些数字我们的确感到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那如果老师把这些数字去掉,你们同意吗?
生纷纷摇头。
生1:不行,没有这些数字就不知道鲸到底有多大。
生2:这些数字形象地写出了鲸的大……
生3:我想通过朗读来表现鲸的大。
学生由于领悟充分,读得比较到位。
师:那谁还有其他方法发现鲸很大这一特点的?
生:我是通过画画理解的(展示其作品:一头鲸大张着嘴,里面坐着四个人围着一张桌子看书。)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因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
……
赏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每个学生在知识、潜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都处在各自的发展水平线上。学习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给了学生一方自由发挥的天地。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交流,充分展示了自我,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还可以在大家个性化的交流中吸取他人精华,品尝进步的甜美。个性化的交流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个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相应的发展,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
生:我发现鲸是哺乳动物,并不是鱼类。我根据第二段画了一幅鲸的进化图(生展示作品)。
生:我有补充,我从“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知道它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生:还有鲸是胎生,就和我们人一样,这也说明它是哺乳动物。
……
师:同学们读书真认真,找得很准确,不过大家说的理由东一条,西一条,比较杂乱。下面我们就以“鲸的自述”为题,以小组为单位,再仔细读书,从书中找出充足的理由,把自己当作鲸,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
赏析:教师让学生以“鲸的自述”换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练说,既引导学生再次深入细致地研读文本,又调动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更将研读与交流结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研读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交流。课堂交流没有停留在“只字片言”上,而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充分展现了课堂交流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明了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的种种理由后,试着让他们这种种理由连起来有条理地说,让学生把自己对这一方面的认识体会表达完整,鼓励学生跳一跳摘到这个果子,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课堂交流的能力。
四、自留作业,延伸探究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生:鲸真是一种有趣的动物,回去以后,我还要搜集一些关于它的资料。
生:我觉得上课时练说的“鲸的自述”挺有意思的,回去以后我要把它写下来。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还没有读熟,回去以后我要把它读熟。
生:我觉得写鲸捕食的那段很有趣,我要把它摘抄下来。
……
赏析: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真诚地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才能使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把作业的“设计权”、“选择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作业,这样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探究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