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唐天池】
〖浅谈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持续发展,创设网络化的情境〗
我们认为课堂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开放的、广泛的,学校里的时间只是将学生集中起来,教给他们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而真正的知识内化、升华的过程应该是课堂外的课堂。从这个概念上来讲,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应该注重以知识的延续性促进个体的持续发展。
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诗的含义与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情感,我设计了网络化的教学情境──专题学习网站,并将网站分为课内、课外两部分。
课内部分重点用自学、自测、交流、讲授等形式与手段放在理解词、句与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上;课外部分则收集了大量与红军长征史实相关的资料(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习效果。上课前我告知学生课外部分学习的网站地址,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等多途径去了解长征的史实,让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上课后,我和学生一起在网络情境下通过检查预习→自学探究→体会诗情等步骤一起分析、研究、领悟诗歌的意思与思想感情,最后利用课外部分的网站延伸课堂的长度,留给学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用充满美感与智慧的情境,与学生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达到提高素质与发展个性的和谐统一!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吴彦】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语文知识的尝试·利用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等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的理解〗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新课标》中也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和其他文科的融合和联系……”
1、运用成语、典故的通俗性与生动性,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概念的理解。例如讲授“春秋战国”时,可以引用“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朝秦暮楚、毛遂自荐、图穷匕见”等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西周王朝衰微、又是社会战乱动荡的时期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运用诗词、歌赋,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长征”这一节内容后,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对这一惊天动地、震憾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这首诗,学生不但能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精神而且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时借助形象思维,可深刻地记住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等知识点。
【上海市怒江中学虞海云】
〖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学生平日的修养。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其中,心理素质教育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力基础、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学生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的作用。因此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不同的内心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让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伴随着整个知识传播过程中。
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好表现、喜欢新鲜东西的心理特征,我施展教师的技能、利用课文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我以一曲激情的女中音把学生带到了诗词的意境中,在学生热烈的鼓掌之中,我分明听见有人在轻声地吟唱,背诵课文的“艰巨”任务在愉快的歌唱中“顺利”完成。
【广东省深圳市天健小学马波】
〖拓展训练的问题与策略·拓展的途径〗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是要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同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而语文教学高费低效一段时间以来也为人们诟病。正如人们常说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语文学习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仅仅靠学习教材内容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显然太不切实际,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学习有限的教材内容之外,大量阅读和习作,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课内拓展训练正是途径之一。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走进误区,削弱了教学实效,甚至适得其反。
1、知识层面的拓展:
知识层面的拓展主要从字、词、句、段、篇方面着眼,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如教学形声字、反义词、成语、拟人句等知识点时,可适当提供类似的词句,扩大知识容量;再如教学《七律·长征》,为学生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红军长征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在诗中表现的胜利的喜悦。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中心小学吴业梅】
〖突出“四个为主” 培植学习支点·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教师的教学创新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出发点,设计活泼新颖的教学环节,给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一个支点,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得到一个良好的训练。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做法主要是: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以讨论为主,以扮演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情趣、语言、体态感染学生,同时也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氛围。仍以《丰碑》为例,根据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等内容,制成“教学课件”,当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狂风暴雨、冰天雪地的场面时,再配上悲壮、激昂的《七律·长征》乐曲,那么学生的情趣就会感染,很容易产生共鸣,同时注入自己的情感,主动学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