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石庆滨
【内容特点】
1、整合特点:
⑴八个单元八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与导语、课例、回顾·拓展四大部分都是围绕一个专题安排,各部分相对独立而又必然联系。
⑵口语交际与习作紧密联系,整合一体,说了要写,写了还要说:
例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提出要求,课例了解领悟本课的说明方法,有了课例说明方法的感性认识,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后者既有《口语交际·习作》的延续,也有综合性、理性的提高和认识。
2、单列特点:
与低中段不同的是,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在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先说后写,有先写后说,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新空间。例如:第一组《口语交际·习作一》紧扣单元专题“我爱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三个角度:
⑴由课例导出“获得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⑵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可以交流采访的经过,可以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做笔记,仿照课文整理采访记录。)
⑶“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会:
(可以写辩论的经过,可以写自己的看法。)
从口语交际到习作都体现了上述特点。关于每一组的内容和特点,大家在教学当中可参照有关材料解悟,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五年级口语交际实验,教法上有以下几点体会: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爱说: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说:班内有一个学生叫朱文利,作文写得很好,这说明她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强,而且她的书法特棒。她是一个优秀生,可她性格内向,平时就不大喜欢说话,因为她是一个优秀生,小组讨论推选班内交流的时候总是推她,可她总是让我费很大劲才愿站起来说,还不愿离开位置到讲台,当然说得也不是很好。我观察了几次,想着她可能有心理障碍。就想着有个机会对她特别关照一下。恰巧,她在一次书法比赛中获了二等奖,全校最高的,领的奖品比别人都好。我心想机会来了。领奖以后,我问她有什么感受啊?她说不出来,我本想让她在我这里说一说,然后再面对全班同学。一看不行了,我改变了方法,就对她说,老师想让全班同学向你学习,都写一手好字,你能不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经验呀?你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围绕书法的话题,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练字的经验、技巧、体会都行。她答应了。说得很好,因为自豪,她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同学们听得正带劲,她突然哭了。同学们呀的一声,我暗示同学们不要打断她,让她哭完。我当时这样想的,哭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的渲泄。而且这个时候还能培养听的同学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而且能耐心而又认真地等待朱文利同学继续说。朱文利同学哭完以后,对我说,老师我能说在班内不该说的话吗?我诙谐地说,学生没有在班内不能说的话,对老师也没有不能说的话,你大胆说就是了,哪怕批评老师,我喜欢直言不讳的学生,我平时写文章想让别人批评,花钱人家还不愿意呢,无偿的批评我为什么不要。她被我逗笑了。后来她几乎是倾诉了,但说得很畅快。她说自己虽然获了奖,感到非常自豪,可双休日时间父母给她安排得满满的,没有时间干自己喜爱的事情。我问,你不喜爱书法吗?她说喜欢,我问你还喜欢干什么?她说帮妈妈做家务,还说妈妈太辛苦了。我心想这下好了,这不是现成的教材吗?真是巧,下节课正好是口语交际《父母的爱》,就从这位学生开始吧?结果那堂口语课上得非常好,争着抢着,人人参与,我几乎没多大引导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这个基础,习作更是好上加好,全班草稿一次性通过,一多半的同学得了优秀。这样就完了吗?没有,我们知道,口语交际最终目的是实用性。口语课的主导舞台虽然是在课堂上,但还必须让学生用之于实践。在总结评价的最后,我用诙谐的语言说,谁让我的学生哭泣我不愿意谁,朱文利同学的难处包在我身上了,今天下午我就给她家长谈话,书法要好,爱心也不能丢掉。哇噻,这一下子学生全放开了,高呼,老师老师我爱您?后来我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家长接受了我的建议,保留书法班的学习,另一个数学辅导班取消。但是,我给朱文利说,家长担心你的数学成绩怎么办呢?朱文利立马说,老师我向你保证,我这学期数学成绩一定超过上学期。结果怎么样,在暑假前的期末考试中,她数学考了满分,语文考了98分,全年级总成绩第一。成绩出来以后,我思考了很多。什么叫聪明?其实就是一个兴趣问题,一个精神状态问题,心情好了听起课了效率就高,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还用加班加点的学习呢?不管什么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对学生的成长真正起到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提高语言能力:
小学生口语表达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准确、不够有条理,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例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交际中要注意语言美,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加以引导。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例说:像我今天与大家一块交流学习一样,怎么才能把话讲得有条理,首先有话要说,然后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列出讲话要点,还要请魏老师过目指导,然后才能拿到交流的台面。这里面就包含了口语交际表达条理需要的一个过程。有话要说在第1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讲了,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下面的第3点重点谈,抓住要点,列出要目,思路清晰,特别适合那些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学生。
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例说:文无定法,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教材专家编排的系统意图很好,在系统不大变的情况下,每个单元小变灵活一下有时反而更好。特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新课标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课外的拓展空间很大,没有课外资源根本无法有效地完成。例如第一组“采访”,第二组的“策划一次活动”,第三组的“我是小小推销员”,第四组的“搜集资料”,第五组的“综合性活动“更是如此,第六组的课外延伸给父母讲,第七组的“不忘国耻”还要靠课外大量的“爱国”题材作品来感悟,第八组“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无一例外。在教学中,我没有按教材给的既定程序按部就班地施实,我把学生口语交际的时间都安排在星期一。其实,口语交际在我这里早就进行了,根据单个的特点,有时明确给学生说出,有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去做。每堂口语交际课最起码保证学生一个双休日的准备,有的甚至一周。双休日我很少布置写写记记知识性的家庭作业,几乎都是搜集资料与户外活动有关。怎样让学生最大限量地搜集到资料,不流于形式,这就得考虑各种情况,否则一句话你去搜集什么什么,结果有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这样就得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可以用小组结合,家长参与配合,请微机课老师按照你的设计上一堂跨语文学科的微机课等。以上是课前的准备,课堂效果达到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就是最好了吗?还不是,口语交际课的终极目标是实用。课后还要不失适地发现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口语交际。给家长讲一讲你这次口语交际的体会和收获,给家长读一读你的优秀文。在“父母的爱”口语交际后,我启发学生,父母那么爱我们,我们怎么去爱父母啊?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列出了十几条,我让我们班的小书法家朱文利写下来贴在后面的班报栏里,在全班掀起“感恩父母”的活动,给爸爸妈妈洗脚、擦皮鞋、洗衣服、做饭,一下子都来了。既然这样,作文也延伸一下吧。大作文上“父母的爱”,小作文上“感恩父母”,互为相辅。
4、引导评价,养成良好的氛围:
随时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可从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对于提供多个话题的口语交际,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评议。
例说:在一次辩论比赛中,有个叫孟子涵的学生,这个学生学习成绩是全班最优秀,但性格有点偏执,口头表达能力与那些优秀的学生相比较差一些,在辩论会上心态有些不正,我及时作了调整,说,评价优秀辩论人不在于谁胜谁负,而在于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有一种胸怀若谷的风度。他当时做到了,过后他把辩论会的火药味延伸到课下,于是我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了一个活动:怎样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认识了“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在选人讨论的时候他代表小组发了言,对上次辩论会自己的错误谈了看法。从那以后,他成了班内演讲和辩论的高手。通过一个班队会活动,就让全班同学做到与人交流要尊重理解对方,以后再交际起来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达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中,我只是起到拨正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心”动了,才能逐步提高判断是非丑恶的能力,才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才能达到文明开化的目的。
【习作教学】
一、目标特点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
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方法措施
通过五年级上册习作实验,教法上有以下几点体会:
1、培养习作兴趣,强化习作意识,自由快乐作文:
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学习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像;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写的时候,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作就是倾吐,是件愉快的事情。
习作要求的多元化多角度多体裁,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自由空间,比之过去的单向命题,不要让学生感到写作头疼,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到快乐,尤其是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面对一些头脑空空的学生,你的写作技巧讲得再好,对他来说起得作用不是很大,因为他的大脑习作资源太少了。怎么办?除了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扩大阅读量积、极参与活动这个慢功以外,还要对他们放宽要求,鼓励他们模仿,允许他们长时作文,或者补写作文。所谓长时是指一般学生一节课能完成草稿的可以对较差的学生放宽一天,甚至一周,再写不出来,可以继续一下周的习作,隔一段时间回头再补。也就是说,不给学生任何压力,想写再写,最后达到爱写。既然这样,对这样学生的习作评价更要体现以“表扬鼓励”为主,每一篇作文都要抓住一个闪光点给他鼓励和信心。一篇作文没有一个闪光点是不可能的。立意、情感、一段精彩的话、一个好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可以借题发挥狠狠地表扬一下。我班有个叫吴鹏的学生,他的家庭情况特殊,也许他不懂事,自己号称自己五个妈妈。这个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是班内最好动最调皮的学生,作文当然属于较差的。可就有一篇作文被我发现了。说明一下,我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草稿不通过的不能誊写,而且我看草稿的时候从不看学生的姓名。只要发现特别精彩的我回过头来再看。他的作文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第一次喊妈妈”,就是第六组“父母的爱”那一篇。我再看内容,语言虽然不是很优美,但也做到了通顺,最主要的是情感真挚饱满。回过头来一看是他的,我心释然了。他有亲身体会呀。这样的习作是自然的流露,我们常说巧夺天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计划在我心中形成了。我先叫他在全班作为本次最优秀的习作来读,然后叫他谈谈写作的体会,最后指导他往网上或者报刊投稿。当然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他读作文时的自豪感,谈体会时的激动,更主要的是激发了他的读书和写作兴趣,还改掉了许多坏毛病。他的这篇习作被星辰儿童文学网站登在首页,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我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搜就到。百度还有四个人为他的作文作了称赞回复。
2、扩大阅读,积累习作素材,注重实践体验:
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像、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习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感受。
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爱与热爱,才能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是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来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语文实践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自我实现”。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真实的,但是把所有习作涉及的内容都去体验一下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语文实践直接体验,那么阅读文学作品同样也能获得体验,因为文学作品就是作家直接体验出来的,而且还有思想提升的意义,还有开启学生智慧的意义。第一组“采访”,第二组的“策划一次活动”,第三组的“我是小小推销员”,第四组的“搜集资料”,第五组的“综合性活动,第六组的课外延伸给父母讲,第七组的“不忘国耻”还要靠课外大量的“爱国”题材作品来感悟,第八组“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这都强调了语文的实践性,没有这些活动实践,根本无法有效地完成习作。除此之外,扩大阅读量是解决学生素材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曾经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作家都要亲历才能写出作品来。上海有一个少女作家,她写上海底层百姓的生活如临其境,细节非常真实,其实这位少女就是个中学生,父母都是高薪阶层,根本没去亲历体验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一开始根本没人知道他是个少年作家,都以为是一个阅历很深,至少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他的作品发行百万畅销以后却不愿接受记者采访,后来才知原委。还有我们国人爱看的韩剧,大家知道怎么创作出来的吗?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家庭妇女编剧的。韩国牛,一个男人上班就把全家养活了。那些高学历的家庭主妇在家闲着没事干,就编些情呀爱呀恨呀离呀飞呀的,跟真的一样,让我们的国人看着很过瘾,还掉眼泪,那些事她们都经历了吗?没有。中国也有这样的家庭妇女,为什么就没写出来呢?就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也发达,人家有看书的时间和兴趣,看得多了就明白了,原来写作就是这么一回事啊,谁不会,咱也写。写得人多了,总一些优秀的被拍成了电影。举这个例子的意识是说,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读得多。这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谁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要坚定不移,宁愿牺牲那些无关紧要的测试也要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因为我本人有写作的业余爱好,几乎月月都有文学作品发表。只要我教的学生非叫他爱读书爱写作不可。措施方法很多,但最怕的是流于形式,你说学校有那么多图书有几个学生去看的?要引导,他不借你来个全班借。最有效的方法是人手一本最好看的书,互相借阅,建立读书笔记,利用班队会、口语交际交流读书心得,等等。时间长了,有了兴趣,你不叫他读都不行。现在我只要说咱这节课是拾来的,读书,全班立马欢呼。另外,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精短的小文章印发全班指导性的阅读,这样更好。我发表了近百篇小小说,适合学生阅读的至少三分之一,凡是这样的文章我都印发全班,学生一看老师的文章兴趣马上就来了,我再讲讲这篇文章是怎么创作来的,自然而然地就把怎样从生活中提练素材理解了,也把学生的兴趣感染了。
3、通草稿,赏析优秀习作,反复修改要达标:
多年了,跟我上的学生都知道我对他们的习作有这样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律。草稿不通过的绝不能上习作本。每次通草稿我把作文分成三类,一类是特别优秀的,要面对全班同学读,有时还要做必要的赏析。一类是中等优秀的,面对面提出修改意见,个别地方再作修改。一类是没有达到本次习作要求,必须重写或大动的,这样的是不通过。读优秀文一举两得,既是对他本人的鼓励,也是对不通过的一种示范,还有对中等同学的再启发再修改。一般来说,为了鼓励他们,特别优秀的读后即获得誊写权,他们很高兴啊,抄写完的时间可以又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了。中等优秀的一般把修改让他们自己完成,自觉满意的可以不给我看,不把握的可以再拿给我看,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不通过的是辅导的重点,要从各个方面给他提出意见,或修改或重写,直到达到习作最起码的目标要求。
4、交流评价重鼓励,自改互评扶、放要有法:
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我对自己的习作批改评语有一个愿望:每次习作发下来以后,学生急不可待地看我给他写的评语。学生没有这个愿望,我认为我对学生的评语是失败的。这就要求评语要有鼓励性、准确性、火候性,哪怕是一句话也要让学生有收获,看了不忘,看了这次还想看下次。
⑴自改自评常用法:
①符号批示法:
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②点拨提示法:
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③要求提示法:
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④反复朗读法:
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⑤默读分析法:
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⑵互评互改两用法:
①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②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