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教文局小学教研室 李云龙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七月的天山 >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

【疑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一文有这样一句:“融化的雪水,从高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有的人认为“银链”的“链”改为“练”会更好。

从语境来看,这名话是说春水从山涧倾泻而下形成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白布,可以说成“白练”。练,洁白的熟绢之义。

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江白如练等。“链”,作为名词只有两个意思:一是本义铅矿;二是链条,如:铁链等。虽然“链条”有细长之义,但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合适。至于“练”与“链”的关系,也有把“链”假借为“练”的。例:明朝魏禧《大铁椎传》有“如锁上练”,“练”通“链”,链子的意思。但“练”假借为“链”的情况是没有的。况且这是小学课本中的现代文,语言必须规范,更不谈不上通假现象。

其次,从瀑水的质地来说,“银链”显得沉重僵硬,而“银练”则显得活泼柔美。所以认为,此处的“链”改为“练”,“银练”是否更符合作者所表达的本意呢?

【解答】

第一、“从语境来看,这段话是说春水从山涧倾泻而下形成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白布,可以说成‘白练’。‘练’,洁白的熟绢之义”。这段话说的是雪水从山涧上向下倾泻不错,但这不是“春水”,课文题目说“七月的天山”、课文第一句话说“七月的新疆”、最后一句话说“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都可以说明。问题不在于课文写的是否为“春天”的天山,我们关心的是作者碧野是否一定要把所看到的景象描写成你所说的“一条条细长的白色瀑布”。《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这样解释“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词典中的解释,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瀑布”需要“远看”,近看恐怕不容易看出来效果。因此,我们说作者没有用什么与“瀑布”有关的字眼是和他的着眼点、他的观察位置有关系的。作者在文章中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正好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那就是他是相对地近这些水流的,如果他能够看出“布”或者“练”的感觉,那应该是在相对较远的距离、“远看”的时候,可要是“远看”的话,这“千百条”恐怕就不容易分清楚了,远看应该是完整的、分不清细条(特别是“千百条”,这数字可不小哇)的“布”。所以我们说,“练”的改法,恐怕和作者的观察位置、描写内容不相符合。

第二、“虽然‘链条’有细长之义,但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合适”。这个理由,严格说来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提供证据。说“用来形容山涧瀑水不太合适”等于没有论证。在多数人看来,山涧中的雪水在一开始融化之时总不至于像长江大河那样很大吧,特别是在天山上,雪水由少及多,渐渐汇成较大的水溜总是典型的情况,因此,说这些汇成大水溜的小水“细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吧,这应该比说瀑布更合适一些。

进一步要追问的是,“银链”是不是就一定不能修饰、形容山涧瀑水呢?我通过 Google网站搜索了一下,湖南吉首市有一处瀑布,名曰“银链瀑布”。(闻名华夏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群中就有“银链坠潭瀑布”,也有的文字是“银练坠潭瀑布”,这至少透露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银链”在有的人看来可以修饰瀑布。)另外,一些文人墨客,也在作品中用“银链”来限定修饰水,比如黄火青《毛泽东视察大沽炮台遗址》“海河像一条银链,横在河滩的尽头”。类似的表达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由此不难看出,“银链”是可以形容山涧瀑水的。

第三、“从瀑水的质地来说,‘银链’显得沉重僵硬,而‘银练’则显得活泼柔美”。“银链”显得“沉重僵硬”这个断语,我们不能同意。一个物件是否沉重僵硬,有时不是由其质地决定的,有时它要由和它对比的另一个物件来确认,“沉重、僵硬”要看和谁来比。即便是按纯粹的金属特性来说,学过化学的老师都知道,“银”这种金属质地相比于铜铁来说,要“软”得多。我们说是不是“沉重、僵硬”要看和谁比,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苗家姑娘挂在颈项或手腕上的银链,给人的感觉是既不“沉重”也不“僵硬”,相对来说,还有一种柔和、灵动的感觉。再如和个别民族关系不大的首饰,你像银镯、银手链,都不能说“沉重、僵硬”吧?在高山深谷中流动的细长的雪水,说是“银链”不但不显 “沉重、僵硬”,恐怕还要轻柔得多呢!

第四、关于“银练”这个词语。“银练”这个词语,在我所检索的元代以前的材料中没有见到。那时的语料显示,即便是强调“练”之“银白”,也不会用“银”字,而常以“皎、白”代之,比如,“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又取雄黄及二尺白练绢”,有时“练”与“黄”搭配,不限与“白”相关的词语。我在元明时代的语料中,发现了为数很少的几例“银练”,比如“你看那剑戟如银练,旗幡彩带飘,是好气势也”(《全元曲》),不过,我不太肯定这几例中的“银练”就是“银白色的白绢”,因为,当时的“银链”也写作“银练”,比如“说时迟,那时快,一丈二的绒绳,六尺的银练子,套好了挽手藏在背后”(清《三侠剑》)。当然,就是“银练”能够在文献中使用,这个词语放在“闪耀的”后面仍旧存在问题,因为《七月的天山》作者说的“闪耀”指的是“(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这个“银链”虽然“白”,但还不至于给人有“光亮闪耀的感觉”。而“银链”则不然,金属的“银链”自然可以随光线的照射而反射出相应的光亮,我们在今天都还说“银链闪闪”。天山的雪水能够反射日光,不正像那闪耀的“银链”吗?换句话说,用了“银练”,雪水的灵动就显示不出来了。

最后、我来说说“练”与“链”的关系。你说“‘链’假借为‘练’”,这个话应该调整一下,即“‘练’假借为‘链’”。魏禧《大铁椎传》有“如锁上练”,“练”通“链”这个例子是对的。这样看来,把‘链’假借为‘练’就错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篇课文中用“银链”跟什么“通假、假借”就没什么关系,而且,我们也没有说过这种关系。所以“况且这是小学课本中的现代文,语言必须规范”这话也就可以不去探究了。

综合上面的看法,我觉得,“银链”比“银练”更符合当时所描写的情景,将其换成“银练”是不合适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