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沈家营小学 伍元梅
小学生普遍对动物感兴趣,并且大多数都很珍爱小动物,每当学习关于动物的文章时总是兴趣很浓,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也爱探索,喜欢问上一大堆的为什么。在上《自然之道》这篇融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身的课文前,我就料到学生会问个没完没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开课,学生就问:什么是自然之道?知道的同学自豪地解释着: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呗。
这堂课就这样从课题入手开始学习课文来。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很快说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看到随意点的几个孩子都能较准确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不禁偷着乐,看来预习很到位。“一路上”学生互问互答,理解了词义,也分析了句意。理解“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句话时,学生能紧扣文章中心回答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即: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读向导说的这句话时那种平淡的语调也把握较到位。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向导、作者以及学生们的心情都在变化。向导由心平气和到悲叹,作者由焦急到后悔,同学们由开始很理解向导和作者,到后来反倒不理解他们,似乎是越读越糊涂。当读到课文最后一句“向导悲叹地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时,学生七嘴八舌地问开了:“向导既然知道结果会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抱起那只小海龟,朝大海走去?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后面可能发生的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大家就争论起来。汪洪说:“向导可能不能确定那一定是只侦察龟。”孙奡说:“我也觉得向导不能确定那只海龟是不是侦察龟,因为课文写了幼龟“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还写了幼龟“踌躇不前。”
听到学生有理有据的回答,看到他们能从文中找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我不由得为他们的表现而高兴。可是更令我意外的是,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魏灵志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说:“我认为向导故意抱走幼龟的,他想让作者他们看到事情的真相。”听到他与众不同的见解,我连忙追问:“怎么会这样,那不是太残忍了吗?”没想到他振振有词地说:“向导是生物学家,他肯定知道那是侦察龟,他想给作者亲身经历的机会,外国人教人方法和我们不一样。”
听着他那有点崇洋媚外的回答,我看到了一个尊重事实的孩子,一个相信亲身体验而不愿接受现存答案的孩子。我没有否定他的分析,马上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给了太多的现存的、标准的答案给学生。当然,作为语文老师,我还是在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我让学生反复读句子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体会向导当时的处境: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理解向导是因为听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才极不情愿地这样做的。此时我再让学生读最后一句话:“向导悲叹地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学生语调低沉,悔意不言而喻,文章揭示的道理如水到渠成,不讲自明。
此时已临近下课,我问学生: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好心会办成坏事。”
是的,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旅行者出于同情,帮助弱者,却不知“自然之道”是不可违背的。美国阿拉斯加天然动物园的管理者,为了帮助鹿而捕杀鹿的天敌狼,结果呢?狼少了,鹿缺少了忧患意识,导致了种群的退化。最后又引进一批狼,鹿群才又恢复昔日的矫健。自然之道是不可违的,谁违反自然规律,最终将会危及自身。我们何尝不是也像那位向导一样碍于面子,可能会办一些明知道不对,最终可能导致因小失大的事。我们的教育不是也存在违背孩子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干着揠苗助长的现象吗?希望大家“不要抱走小海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