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实验小学 叶俊丽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理解与思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教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也因为生命的被毁而凄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正是雷利的父亲这朵生命之花因为战争而毁灭了,让他的儿子如此悲痛乃至向联合国秘书长贝利写信向国际社会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认识生命,体验雷利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联想到千千万万的人们在战争中丧生,千千万万的孩子,家庭遭受的不幸,才能了解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认识生命的可贵,就会和雷利站在一起向世人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生命的可贵,生命被毁给人带来的痛苦,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要靠同学们凭借语言文字去体验,去感悟。

【片断及点评】

一、通读文本,整体感知

片段一:

师:(电脑显示一封信)同学们,这里有一封96年北京二中一位叫雷利的学生写给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贝利的信,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封信呢?想知道吗?(播放课文朗读)

师:(听完朗读后)雷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你听出来了吗?

生1:是他爸爸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加利先生赞扬了雷利的爸爸,他和妈妈表示感谢。

生2:雷利的爸爸是因为战争牺牲的,两年多来,雷利的一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雷利希望世界和平起来。

生:世界并不太平,雷利代表他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加利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

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在对话交流中对信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这封信能打动我们,打动世人的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原因,一切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文字后面蕴藏的情感即雷利失去父亲的巨大的悲痛之情及对战争的痛恨,这封信是雷利血泪的倾诉,也是他沉痛的呼吁。因此应找出文中那些感动人的语句去体会。

二、多元解读,体验情感

片段二:

师:同学们,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为什么自己这样感动。大家交流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读这句话,读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具灵柩,上面有一顶蓝盔,看到雷利的爸爸躺在灵柩里,嘴还张着。

生2:我看到雷利和他的妈妈伤心痛苦的样子,听到雷利和他的妈妈在哭。

师:你能将自己置身于你刚才想象的场景中,再读这段话吗?

当学生的读有了明确的指向时,读得比原来动情多了,说明他们对这段话有了感觉。

师:同学们,我看到你们都在悄悄流泪,你们的朗读让我都感到了悲痛。说明你们已经感受到了雷利的心情,让我们再走近这个失去爸爸的哥哥身边,去更深的体验他的悲痛,分担他的悲痛吧。这里的“如约”是什么意思?我们和爸爸有过怎样的约定?

(指名读爸爸离别时说的话。)

师:想象一下,在爸爸离别的日子,雷利会怎样的思念爸爸?

生1:想象爸爸维护世界和平工作的情形。(多媒体播放有关维和人员工作的图片,介绍相关知识和什么是蓝盔。)

师:想到这些,雷利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自豪,骄傲)你还知道爸爸的哪些情况?(指名用自豪,骄傲的语气读有关的句子。)

生2:跟爸爸写信诉说自己的思念。

生3:爸爸凯旋归来,威武神气,雷利给爸爸献上最美的鲜花,爸爸将一顶蓝盔戴在雷利的头上。

师:是啊,长久离别后的相聚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幸福啊!可怎么也没想到??(引导学生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

师:同学们,“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两年多,那是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啊,这一天天的日子里,雷利和他的家人是如何思念着雷利的爸爸。你能想象吗?

生1:看着爸爸的照片,想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而难过流泪。

生2:抚摸着蓝盔发呆。

生3;到墓地去看望爸爸。

师:同学们,想到雷利的悲痛,你想说点什么?

生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留给亲人无限的痛苦和思念。

生2:战争太可恶了,它无情的夺去人们的生命,我们不希望世上再有战争,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朗读是阅读、体验的主要方式,但表面的读,不仅不能帮助理解,还使学生丧失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只有将学生的读、想、说、悟结合起来,层层披入,才能读出文章内蕴藏的丰富世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真实细腻,理解透彻。

三、拓宽文本,释放情感

片段三:

师:同学们,世界的确并不太平,战火还在蔓延,许多人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其中也有许多像雷利的爸爸一样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维和战士,新闻工作者。

(播放战争录像)

师:同学们,你学了这课,看了这些录像,你想为和平做点什么?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提出你们的设想。(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你有好的设想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我们给美国总统写信,让他停止对伊拉克的战争。

师:这个办法好,也要让美国总统知道我们的呼声,给他施加压力。怎么写还要注意说的技巧,要像课文一样能打动人,说服人。能做到吗?(能!)

生2:我们准备帮助战争中无家可归的儿童?

师:你们怎么帮?

生:先跟中国大使馆联系,然后发动大家一起帮助他们。

师:你们真有组织能力,还想到要发动大家。真不错!

生3:我们准备给雷利和他的家人写信,安慰他们。

师:你们真有爱心。如果这样,我给你们发爱心卡。

生4:我们组准备办一个“和平”网站。

生5:我们组制作“和平”宣传画报。

师:同学们,你们的设想都不错,是啊!珍爱生命,维护和平要靠我们大家努力。下面你们动手实施。还是小组合作完成。准备办网站的小组和援助的小组,可以先设计方案。

【教后反思】

生命,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缺少经历,缺乏感悟,认识较肤浅。没有深刻的体验,生命的失去,难以打动他们的内心,也就难以理解战争的罪恶,雷利内心的悲痛,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因此。作为文本引领者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本课是一篇情感很浓的文本,针对本课的特点,决定引导学生运用“情感体验”的方式学习本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呢?读,是语文学习永远的金钥匙。它是感知的前提,理解的途径,感悟的法宝。因此,本课以读为主线,又不只是读的多元解读在本课中的实践。

一、读想交融

文本主要由语言文字构成,然而阅读教学中,文本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就是走进丰富的世界,有时是一场精彩的影片,人物的音容笑貌鲜明的浮现在你面前;有时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沿途秀丽的风光任你尽情欣赏;有时恰似经历着一场情感风波,与文中的人物一同悲喜忧乐。这样说来文字也是有灵魂,善于读书的人,也是善于读懂文字深处的灵魂。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幻化成鲜明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想象中的画面再读,此时读出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了,这读是有形可感的。

二、读感交融

读书仅读出文本的形还不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只有体会文中的感情,才能真正的读懂课文。此时我抓住“如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到我们和爸爸有个怎样的约定?并补白在离别的日子我们怎样思念爸爸。在此基础上再一次引导学生读这些句子时学生的感情无不深深触动,许多同学边读边流泪。这时学生已经开始体会到了雷利的悲痛了。为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雷利爸爸的生命一去不复返,流给雷利一家无尽的的思念和悲痛之情。在结合课文中的“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再次让学生设想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雷利一家是怎样思念爸爸而伤心难过。再读那句话,学生已经和文中的雷利同悲同泣了。

三、读悟交融

读是为了有所感悟。本课除了能体会雷利的悲痛之情,还应该从中感悟:是罪恶的战争造成雷利的不幸,人类的不幸。我们应和雷利一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于是在体会雷利的悲痛之后,给学生一个感悟的平台:看到雷利的悲痛,你想说点什么?你准备为和平做点什么?

反思本课的教与学,在引导学生将读与想象,读与体验,读与感悟紧密结合,又层层披入,体现了读的层次,读的深度,从学生的读书和感悟中反馈来看,还是比较成功。但是我力求让学生借助本课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有些勉强。毕竟认识生命是较大的话题,了解它不是一日之功,当然,本课学生应该还是有所收获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