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盲人买剪刀的故事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触摸春天 > 盲人买剪刀的故事

阿西莫夫是位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在《智力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他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联盟,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十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看样做?”

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你这笨蛋,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问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这个故事真有趣,笑过之后再想一想,它确实给我们提出了一连串很严肃的问题。参加“智商测试”所得以的结果,与一个人实际上的聪明程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受的教育太多了”,反而“不可能很聪明”呢?我们的教育到干了些什么?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少“高IQ值的笨蛋”?

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一种漏洞百出的测试,学术界早有议论。不少专家耗尽毕生的精力,想设计出一种较为科学而又准确的智力量表,但是总也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这首先是因为,智力的构成过于复杂,至今还摸不清“人脑”这座迷宫的线路和出口。一些流行的“智力测试”很大程度上测的不是“智力测试”,而是“知识”,是在学校里经过教育而获得的那种东西。

再者,编智力量表的专家总是受过相当教育的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现行的教育模式,来衡量人们“应该”具有的智力结构。正如阿西莫夫所说,“我以前智商测试得分160,能够证明什么呢?、能证明我很聪明吗?不能!它不过证明了:我的智力结构与编制智商测试题的专家们所要求的智力结构,二者正好吻合,如此而已。”

真的,如果请那位汽车修理工人来编智力测试题的话,阿西莫夫还能得到160分吧?显然不能,说不准会把阿西莫夫测成半个白痴!而家长们也不得不承认,汽车修理工人所测出的那种智力,确确实实是人类实践生活中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科学已经证明,智力的个体发育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人发育得早,有人发育得迟;有的人少年愚钝,却是大器晚成;有的人“小时了了”,却“大未必佳”。而目前的智商测试是分年龄段进行的,测得的IQ值高,只说明他的智力与同年龄的人相比,发育较早,属于“早熟型”。一个人的早熟程度与他的聪明程度是两码事,其间并没有正比例的关系。

宋朝的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促永》的文章,记述了“神童”方仲永的故事。那个“神童”出生于金溪县的一个贫下中农家庭,五岁那年,他忽然哭闹着要笔要纸要墨,并且无师自通地作了几首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过了七八年,方仲永写诗的水平不但没有“天天向上”,反而不如幼年:到了二十岁的时候,“神童”方仲永终于“泯然众人矣”

类似的例子当今社会也不少见。自从中国科技大学首开“少年班”以来,国内各重点院校陆续招收了上千名“神童大学生”你是否是经过十我年的跟踪研究,在这些“神童”们中间,迄今为止还没有产生出顶尖人才,其中大部分是当年名噪一时的“小天才”成年之后毫无建树,已经不折不扣地“泯然众人矣”。

像莫扎特那种神童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所谓“神童”,不过是智力发育较早的“庸童”而已。对此,智商测试专家们无可奈何。

古希腊的哲学家曾经说过,知识不等于智慧。受的教育越多,只是知识越多,并不见得智慧越多:弄得不好,知识的增加反而会妨碍智慧的增加,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因为知识的获得与知识的运用是两件事情,不能灵活地运用获得的知识,那些知识就可能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阻碍头脑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满脑子知识的傻瓜。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所以,要是有人宣讲他的智商高,你不妨用“盲人买剪刀”的故事,当场测他一测,然后把他打入“笨蛋”一类。因为,经常炫耀自己“智商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愚笨的行为;货真价实的智者,往往无意于自己智商的高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