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紫阳小学 钟 玲
【教学预设】
1、师范读最后一节: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时,我还回过头去看那留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有一点儿留恋。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学生谈感受,有感情朗读。)
2、南国的树美,天堂的鸟美,巴金爷爷的文字也美,如果同学们仍想继续欣赏南国的美景,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相信随着巴金爷爷优美的语句,咱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案例】
1、教师范读,鼓励质疑:
屏幕呈现课文最后一节,师范读。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还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生1:巴金爷爷把大榕树和鸟儿写得那么好,如同天堂一般,可文中怎么写“我有一点儿留恋”呢?如果是我的话,会恋恋不舍的。
2、问题梳理,自主解疑:
师:和他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有半数左右的学生举手。)
师:看来,巴金爷爷的想法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心中的答案呢?
生1:巴金爷爷觉得他留恋这里的风景对鸟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人们留在这树林里鸟儿会被打扰的。
师:你认为他想为鸟儿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
生2:我认为巴金爷爷是想保护环境。
师:和前面同学想法一样。其他同学怎么想?
生3:我认为可能是这样的,一般小鸟都留在树林里,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成为成熟鸟儿的时候,就要飞出森林去找更广阔的天空,巴金爷爷就像一只成熟的鸟儿要飞出去做更多的事。
3、适时引领,提升认识: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可能巴金爷爷真的就像一只成熟的鸟儿想飞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去做更多的事情。大家知道,现在的巴金爷爷几岁?
生:一百零一岁。
师:可是,据资料记载,巴金当时写这篇文章时才不到三十岁。如果说他当时只留恋鸟的天堂,后来他还会看到更美的景色,会有那么大的作为吗?
(生纷纷摇头。)
师:是呀,美景要欣赏,生活要继续。祖国大地处处是美景,巴金爷爷没有因为欣赏美景而停下前行的脚步。老师认为这也是巴金爷爷朴实文风的体现,在他的眼里可能世界万物都是值得欣赏留恋的。平和、朴实,就如这位百岁老人的人品一样具有“大家”风范。
师:让我们好好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4、推荐读物,驱动学习:
南国的树美,天堂的鸟美,巴金爷爷的文字也美。如果同学们仍想继续欣赏南国的美景,体会文学大家的风范,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相信随着巴金爷爷优美的语句,咱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案例评析】
一、务实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课堂临近结尾,敢于让学生提问,这是教师教学务实求真的教风体现,也是一种教学勇气,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
很多课堂上,我们只见到老师在提问,而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权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课堂进程很好把握,但是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要真正为学生服务,就要把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当然,这样的课堂有时容易“失控”,但是,这样的教学行为落脚点在学生,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行为。
所以,类似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学环节的展开,需要勇气,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二、生成的教学诠释教育者的理念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透视出教师三个生成的课堂教学动作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
1、教学的必要取决于学生的需要:
“和他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这一问,全班半数以上同学举手,这证明教师的下一个教学行为有意义、有必要,如果只有这这么一个学生提问,完全可以下课和他单独讨论。
2、学生的差异是自主解疑的资源:
“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心中的答案呢?”
此时,教师这一行为充分诠释“差异是一种资源”这一教育理念。这个问题并不是全班举手。我们看到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差异资源,把解决问题的第一时间还给学生,抛回问题,让学生在互相对话之中探寻解答。
同时,这样的教学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民主的反映。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并没有以权威的身份“一锤定音”,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权利,组织大家一起来思考、解答。
3、教师的引领应是平等中的首席:
“美景要欣赏,生活要继续……”
新课程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课堂上再也不是一言堂了。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由此产生的另外一种过左倾向,那就是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引领提升的作用。有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置身事外,只充当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忘记了自己的对学生学习引领应负有的责任。
这节课上问题提出以后,孩子们各抒己见。但是他们的发言还是比较零散的,一个人的理解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理解。教师能在他们发言完了之后及时总结,说出教师自己的理解以引领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升认识。教师即兴提炼的这两句话,语言非常诗化,是对话的语言,不是教师精心预设的主持人语言,所以,博得了全班孩子的赞同,课堂效果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