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赵 桦
抹浓自主学习的色彩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评析浙江省杭州市文龙巷小学赵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自主学习”是主体发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是教学条件下的学生提高质量的学习。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下面就以《鸟的天堂》一课的部分片断实录为例来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一、学习目标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的确定,长期以来都是在教师备课时,根据“大纲”和“教参”上的要求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确定的。如果用素质教育的观点和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审视,就可以暴露出它的许多不足。学生对自己学习什么有“做主”的权利,无需教师为之包办。学习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的学习目标来取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
【片断一】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那株榕树长得很茂盛。
生:我明白了那株榕树上栖息着很多很多的鸟。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去了两次鸟的天堂。
……
师:大家读懂的内容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这儿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这里到底有多少只鸟?
生: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这篇文章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很美,作者在写作上用了什么好的方法?
生:这株榕树到底有多大?
……
师:真会读书,这么多的问题都很值得研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好吗?
(点评:课堂上,一开始简直是“开窗放入大江来”,“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成了寻找学生阅读中国的“探测仪”。教师没有向学生交待这节课我们要去学什么或要学什么,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确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即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做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学习方法是不能移植的。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希望学生按照教师为其选择或指定的方法来学习,并贴上“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标签。这其实陷入了“美丽的误区”。孰不知,即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相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最佳的,甚至是有害的。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形成“场”的效应。
【片断二】
师:巴金爷爷在不同的时间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定都很壮观,要不他怎么会写成文章呢?咱们也赶紧去看看好吗?你想先去看哪一种景象呢?
生:我想先去看群鸟纷飞的景象。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赞同。)
生:我想先去看美丽的大榕树。
(有近一半的同学同意。)
师:好,那就完全按照大家的意愿,我们分成两个旅行团去参观,想先去看榕树的同学请坐到左边来,我们是一团。想先去看飞鸟的同学请坐到右边来,我们是二团。准备好以后,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单独学,也可以三人一伙,五人一组,自由组合,共同来学。马上走进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文中的相关内容,准备准备,看谁能担任你们团的小导游。
(点评: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具备了这一点,创造的活力就会不可遏制地在学生的身上奔涌。此时的课堂变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千万不要小看“最喜欢”这三个字,往深处说,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同时教师也没有放弃指导,只是这种指导是大气的,开放的。)
三、体验感悟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片断三】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鸟儿快乐的?
生: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生: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师:听着鸟儿快乐的叫声,你们快乐吗?那就快快乐乐地把这几句再读读,看谁能听懂画眉鸟在叫什么。
生:画眉鸟在说:“欢迎光临,鸟的天堂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生:人类朋友,看到了吗,我们生活的多快乐呀!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生:小朋友们,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保护,让这树更绿,让我的伙伴儿更多,好让更多的人能来做客,谢谢!
师:呵,能听懂鸟的心声,可真不简单!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点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抓住“画眉鸟叫什么”这一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想象体会鸟儿的快乐,感悟鸟儿快乐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我感悟,使其情感与作者自然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切都是那么行云流水,一切都是那么欲罢不能。学生的感受确实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教参上所没有的,正因为这迷人的个性色彩,所以才特别珍贵。用体会法去领悟文章中的情感,妙哉!)
四、思维品质的自主性
有人说:“我们的大脑,常常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又有人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个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生命,每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几乎都有自己的阅读个性。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思想的陶冶、个性的张扬、能力的训练和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成为一种各取所需、有滋有味的精神会餐。
【片断四】
师:请大家把你和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融入到课文之中,再有滋有味地读读12.13自然段,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作者是抓住鸟飞、鸟叫来进行动态描写的,这与课文前面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既形成了对比,又是一种很好的结合,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有一点和巴金爷爷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写文章应该注意前后照应,课文前面讲榕树长得很茂盛,叶子密得不留一点儿缝隙,而后面写到画眉鸟的时候,作者用了两个“飞”字,我觉得欠妥,突不出叶子密的特点。如果改成“钻”字,就会更恰当些。
师:你真了不起,这一点连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个“飞”字还可以换成什么?
生:挤。
生:冲。
生:闪。
生:探。
……
师:你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的词来描写画眉鸟,让人觉得画眉鸟更可爱了。特别是刚才那位同学,读书很认真,而且善于动脑,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很可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进步,不断进步。相信巴金爷爷听了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计颇有创意,创意之一是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飞”字可以换成什么?同样,结论是多元的,理由也是多方面的。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已得到充分展示。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而又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一个“飞”字,改出了许多智慧之花,教师对此做了充分的肯定。姑且不论这个词有无修改的必要,学生这种创次新精神却是十分珍贵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五、问题情境的自主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已是一句至理名言。阅读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的阅读能力。最具有魅力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尽量克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激活创新的火花,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片断五】
师:看到这一情景,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看书中这句话,再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
生:我觉得这句最能表达作者当时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了。
生: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
师:是呀?老师也挺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们也来给我当一次老师,一会儿告诉我好吗?
(点评: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如果老师提出:“大家说说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样教师就成了“问题的设计者”,而非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就成了“问题的解答器”,而非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教师在这里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所以这里可借鉴之一就是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借鉴之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吧自己扮演成与学生一起探索问题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高质量的。)
语文课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真正唤醒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与创新意识。语文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与实践的能力和素养,所以我们要领悟教改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抹浓自主学习的色彩,探寻一种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课堂教学。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