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 胡红莉
【课文说明】
《搭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看行文:娓娓而述间流淌着一种文学的美。虽然用词朴实,细究全文美词亦不过“秋凉以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两处,但平和中的恬淡使课文笼罩着一种淡淡的美。看思想:“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乡民搭石的公德美;“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的谦让美;“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的尊老美。正是这种朴实的人性美,使文章洋溢着恬淡的富有有生活气息的美感。(这也正是“文以载道”的思想吧。)
掩卷而思,课文中的人和事无一不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正是以小处着眼,从生活的细微和平常处发现和感受美。
【教学设计】
〖教例1〗
建构式教学:
读文章,找美的画面。──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读,再读,在读中感受美,读练结合。──交流完毕四幅画面。──结尾。
〖教例2〗
思路:以物喻人。
〖教学设计〗
1、什么是搭石?读句子,感知搭石:
“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2、找直接赞美搭石的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哪些美好的情感呢?
背老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招手: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摆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小结:是乡亲们的美好感情,造成了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是什么样的美好感情呢?
点感情:谦让美,尊老美,公德美等和谐美,是乡亲们的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造就了家乡的美丽的风景线。
【教学感想】
经常在思考以物喻人、以情喻理类文章的教法。看了竺老师范教的《搭石》,突然有种从迷雾中清晰起来(豁然开朗)的感觉。综合几位名师的教学,我突然明白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妙处:
〖课例1〗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
一、首先让同学们找描写景色的句子
同学们先后找到了“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如诗如画的感觉,王老师让同学们连起来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二、这么美的景色,对阿炳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教学课文中阿炳的二次来到二泉。
第一次看到月景而无思想。
第二次看不到月景而思潮起伏。
三、阿炳想到了什么呢
重点突破《二泉映月》的内容和思想。感觉阿炳,感觉名曲。
四、随机练笔。交流
生活中的阿炳会遭遇到什么呢?
五、师小结
师:这就是坎坷。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
评价:
王崧舟老师的教学处理,就是先景而后人事,有了景的渲染,人事而变得分外有情。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之境界。虽然无缘现场教学,但记得在网上看到实录后,同样的感到回肠荡气,而深深折服。
〖课例2〗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
1、薛老师写出几个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袅袅清香爱如茉莉
弥漫诗意
2、让同学们运用一两个词描述茉莉。在描述中,已经让同学们感觉了茉莉的纯洁美好,也给教室弥漫起了温馨美好的气氛。
3、薛老师抛出了能牵引全文的问题:生活中有茉莉花,我们学习的是《爱如茉莉》,这样的爱像茉莉,流淌在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词体(表)现出来的。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在学生的找与读与交流中,自然地学完了课文。
(内容略。)
4、拓展:
师:同学们眼前,在现在的年龄,如果让你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各自)写一句话。
【评价】
薛老师的教学思路似乎也是由景而渲染气氛,再由景入人事,使情景交融。
同样的教材处理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而这些借物(景)喻人(理)类课文,由景入人事的教学思路,这些独具匠心的处理,的确使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情感,而在这浓浓的情感气氛中的确容易让学生自然地对人事动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文中的人与事。
其次,文章可有双线索,教学似乎亦可设计双线索,一条以景贯穿,一条以人事为始终,可交叉,亦可平行,相辅相成。只是这种模糊的感觉还未明晰化。
其三,如何处理文章中心句?有经验的教师又往往结合景、事采用一咏三叹的手法,一事一中心句,一事一中心句,文中有几事,就结合中心句几遍的诵读,使教学有一种呼应圆合浑然天成之感,如此设计无不突显了文章的主题、中心。叹服!
【附课文】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