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人格教育点滴谈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小学 叶人奇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人格教育点滴谈

人格,人品,道德可以视为同义语。在心理学中,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的总和。个性一旦形成,就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也左右着一个人的成就。据美国权威的心理学家们报告,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测验分数是全世界各种族中最高的。但如果把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按其种族分析,华人获奖者在各种族平均数之下,而犹太人是平均数的28倍。这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个疑问:高智商的中国人为什么难获诺贝尔奖呢?有专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传统教育忽视了从小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可见,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人格教育的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人格教育的渗透呢?笔者从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受到了启发,联想到其它课教学中感悟到的哲理,认为课堂上的人格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推进。

一、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以其做文章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待人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深深地影响着初中生肖复兴同学,并一直激励着他的成长,成才。虽然事过近三十年,作家肖复兴却仍然记忆犹新。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情感体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谓“亲师信道”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重视提高自己人格魅力的教育作用,注重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拓展广博的知识、锤炼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使自己在学生中确立真正的威信。这样,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给学生以终生的教育营养。

二、用平等和谐的氛围贴近学生

一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到一个享誉世界的大作家的家里做客,为什么小毛孩没有了距离感、拘束感,而是与大作家谈得那么融洽呢?这是因为叶圣陶先生把肖复兴同学当作“大人一样”对待,同他亲热地握手,像“老朋友”一样同他亲切地交谈。叶老在谈话中营造的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消除了肖复兴同学的恐惧、拘谨,成为谈话成功的所在。

由此不难想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渗透人格教育的重要保证。可是在当前的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着:教师是命令者、操纵者,学生是执行者、被操纵者,一味地被动地服从。这样就造成了师生间存在一条很深的感情鸿沟,使师生间的平等交流难以实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故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改变观念是前提:

即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到角色移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做到四转变:变学生的“长官”为学生的“老朋友”,变“操纵者”为“组织者”,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变“严守纪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2、相互尊重是基础:

尊重学生,才会倍受到学生的尊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允许差异的存在,不给差生“戴帽子”,不搞一刀切,不用权威式的武断教学。认真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允许不同观点、见解的存在……这样才能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地交流。

3、平等、民主是关键:

平等、民主是和谐向上的课堂气氛的保证。即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偏爱尖子生,搞“一头热”教学,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心与心的交流,这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4、表扬、鼓励是途径:

恰当的表扬、鼓励能给人信心,催人奋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良好的气氛更具持久性。

三、用循循善诱诱导学生

“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的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叶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与肖复兴同学交谈中,他并没有就作文谈作文,传授写作的秘决,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他认识到“要多读各科书”“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有利于促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文学爱好者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由此令我想到我们的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地教会几个字,理解了某一段或几段的内容,考试能拿高分等,这种注重“显效”的教学,而是要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基,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条件,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整套关于如何掌握知识,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做长期细致地指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为“导”,以“导”促学,使学生在导中悟法,学会自主,自动,自能地学习。教学时在“导”的内容、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1、导质疑:

即指导,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如抓矛盾,事物联系,抓重点词、句等提问题……。

2、导方法:

即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质疑的方法,查阅学习资料的方法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法,换词理解词义法,抓字根理解词义法……教师教学要精心设计、引导、归纳,使学生知其法和用其法。

3、导交流:

引导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勇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观点、见解,如课堂中作文互改,同桌、小组讨论比较对问题的观点等。

4、导协作:

即引导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成功的愉悦,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补充、和谐地发展。如共同完成一项实验,合作性地完成一幅画,角色表演等。

5、导创新:

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多方设法引导学生大胆合理想象、假想、幻想,训练发散思维,求异性思维。如笔者教《捞铁牛》一文让学生想象捞铁牛的其它方法;教《新型玻璃》一文让学生当推销商进行复述后,再让学生当客户“创造性”说出更新型的玻璃等。

四、用真诚的情感感染学生

叶老先生无论是修改作文,还是接待小客人,没有一处细节不融入其对事业、对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真挚的爱。这真挚的情不仅感染了肖复兴同学,也激励着他,而且使我们深受感动、受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不正需要这种情感来感染学生吗?“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特别强调教师积极饱满的情感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爱,投入教学中,以饱满向上的情绪影响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的情感。

教师除了用热爱事业的真挚情感影响学生外,还可以掘教材中的积极美好的情感来感染他们。如我在教学《丰碑》一文中,我始终饱含着对军需处长无比崇敬之情进行教学,深情的讲故事式范读激发了学生兴趣;用音乐创设情境,想象军需处长在风雪中为了战士能穿上棉衣,自己被冻死的悲壮情景,使学生动了真情;最后用返反复的朗读方式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的精神给部队战士们的鼓舞,学生也从中受到振奋,受到鼓舞。

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美好的情感时,只有自己先饱染其情,创设情境,使学生学得动情,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美好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靠近典型完美的人格形象,受到深刻的人格教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