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一组》教学建议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教育局 邵芳娟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下册 > 第一组 > 《第一组》教学建议

新教材先声夺人的是她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给人带来的是思想的洗涤,精神的愉悦,宛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等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拾获。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回先行者,把握珍珠的光芒。

一、俯拾珍珠:走进文本,触摸重点,探究突破

1、《燕子》:人、物互通,感受快乐

《燕子》是一篇老课文,在选入三年级教材时略有改动。例如原有教材是“微风吹拂着才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在选入本册教材时改成了“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等,这样的改动,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在此提请大家注意。

因为是老课文,相信大家对内容比较熟悉。又因为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老课文,拿《燕子》作课的公开教学比较多,所以相信大家对《燕子》的教学案例也了解颇多。在此,对《燕子》的教学不再展开,就讲要点。第一点:如何突破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快乐。

先请大家看一则案例:

师:小燕子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它向往中的南方,它一定非常──(高兴)。

师:你从哪里看出了小燕子的快乐?

生:小燕子高兴地玩起来呢!你看“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师:真的啊,就像你到了儿童公园,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又跑到那边,兴奋极了。

生:小燕子像我一样顽皮,“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知道它是故意的。

师:你喜欢这些小燕子吗?让我们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喜欢。

没有过多的硬棒棒的字词的讲解,而是从温暖的感受入手,运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来体味小燕子的快乐,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供大家参考。

2、《古诗两首》:适度教学,兴趣为重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把握古诗教学的度。这两首诗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了解诗句内容”的前面,加上了“大体”两个字。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所有的三年级老师关注。大家一定还记得三上的课文,也有古诗教学。我当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了“大体了解诗句内容”,没要求我的学生能逐句翻译。我明白,我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对于这首诗,他知道在讲什么,可是不能“言传”。当时我挺心平气和地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可到了做作业时,有写诗句意思的要求,那些孩子就犯难了,有的句序不对,有的描述不到位,有的描写不够具体等等。当我再从新讲解一遍,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字时,结果把诗的韵味都搞丢了,孩子们学古诗的兴致也大减。无奈中透露出一个现实,对于古诗,三年级的孩子真的只能要求到“大体了解诗句内容”就够了。

古诗的特点是“言约而意丰、语近而旨远”,对古诗的教学,只有达到了情、理、形的和谐统一,学生才是真正受益。

3、《荷花》:关注感受,多元解读

选编《荷花》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悟,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指名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字?

(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语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喜欢的姿势。教师诵读第3段。

教者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品味感受,并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积淀。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行日积月累之功。这样的教学,才算真正抓住了文章的光芒,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4、《翠鸟》:关注拓展,引导综合性学习

《翠鸟》一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针对本文的特点,编者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紧密联系本单元专题“环境保护”展开。在提示的内容里面,教材引导学生去了解家乡的环境,调查空气和水是否受到了污染以及人们为环保所做出的努力。这些提示,仅仅是举例性质的引导,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处理,比如,空气和水受到了怎样的污染,污染源在哪里,当地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污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污染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或专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想好如何展示,展示什么内容等等细节问题。更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要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于和语文密切相关的手段开展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同时,开展环境调查活动,注意小组合作参与,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串起项链:细心揣摩编排意图,整体把握单元特点

珍珠在串成项链后,相互的辉映下,能更璀璨夺目。美文亦有“互文性”,在把握每篇文章的特点的同时,考虑编排的整体性,让学生习一“木”,知一“林”,实现“1+1>2”的整体效益。

第一组教材围绕观察家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来组织单元。共选编四篇课文,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这四篇课文分别是《燕子》、《古诗两首》(咏柳、春日)、《荷花》、《珍珠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等。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补充,让学生能够通过集中学习与景物描写相关的语言材料,同类信息不断多角度再现,促使学生在联系比较中思考。

“口语交际”提示了交际过程,强调了注意倾听的要求;“习作”暗含了写作方法的导引,如抓特点写、按一定顺序写,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日积月累”中的量词填空是夯实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的举措之一(其他组还有类似的安排);“宽带网”列举中外名家的精彩描写,并要求学生经常积累,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定本专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求整合,重积累,多阅读,勤练笔。

1、整体感知,初步涉略,让每一个教学点表现出系统张力:(1课时)

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所了解,并探讨一下可供学习的内容,初步养成学生主动适应、自主发展的能力。

⑴诵读《同步阅读》中的《走进大自然》,说说前几册课文中学到的有关祖国山水的文章。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

⑵学习单元导语,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多读几遍。

⑶了解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写了哪些内容。

⑷课堂练笔:你打算怎么学这个单元,将自己的计划写下来,贴在单元导语下,每天看一看。

⑸部署这一阶段课外阅读和积累的重点。

2、首尾呼应,篇篇勾连,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单元主题彰显:(12~14课时)

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深挖洞,广积粮。”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寓教于乐。具体安排如下:

⑴前期经验+燕子+读读背背+同步阅读:

读读背背:共有12个四字词语,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可以结合《燕子》一课的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记背词语,在熟读、记背好这些词语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积累的描写日出、日落、鲜花盛开等大自然景物和现象的词语。课外可以布置学生找一找关于春天的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推荐《同步阅读》《雨儿在歌唱》。

⑵古诗两首+赛诗会:

课后可以组织一次赛诗会,把描写春天的诗进行一次大汇展。出示佳句名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⑶荷花+相关诗文+选学课文+小练笔+宽带网:

荷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喜爱并赞美的对象,更是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们寄托情感的对象。

选学课文中的《山城的雾》可与之同步阅读。

《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 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可作小练笔。

《语文园地一》中宽带网也可在此时落实,让学生关注课外阅读中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断,随手记下来,做成卡片。

⑷珍珠泉+读书会+口语交际+习作: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正确把握此类课文的特点,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真正的运用。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班级读书会:介绍吴然的儿童散文《走月亮》,用美文去滋养孩子的心灵。作为云南人的吴然,对故乡、对云南爱得很深。《走月亮》较全面地展现出云南的风光美、民俗美、人情美和各民族的心灵美,立体地塑造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真善真美的云南形象。它用一根很美的彩线,牵引着小读者的目光,漫游在这片大地上,让他们从作品的形象中,去感受“神奇、美丽、丰富”的内蕴,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可以说,云南的美,走进吴然的散文;吴然又用美文,让云南的美走进孩子们的视野和心灵。读《歌溪》,能听到一条“爱唱歌的溪流”的奇美歌声;《一碗水》、《珍珠泉》、《月亮池》,如诗如画,美文美景,一片神奇天地;《杨梅会》、《闹春牛》、《抢春水》、《满月儿》、《贺新房》,素朴的民风民俗,涵蕴着几多期盼和浪漫。一些地名入文,如《清碧溪》、《玉带路》、《绿水河》,单看题目,就会神往,顿生想读要读之情。读这样的作品,孩子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真善美的影响,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介绍家乡景物。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珍珠泉》一课时,已经布置关注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说。

习作: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办一期以“家乡的景物”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3、整体回归,拓展延伸,让语文学习舒枝展叶:(1课时)

可选内容:

⑴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句子加工站、比喻大看台、成语擂台赛等等。

⑵说说已经留在大脑里的古诗、美文有多少?

⑶看看自己定的计划完成了多少?

⑷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⑸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⑹作品推介。

仅是一个例子,要留给各位老师的是一种思路。相信你能有所启发,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所行动。

老师们,无论是俯拾散落的珍珠,还是串起五彩的项链,都需要我们的精心、慧心和用心,愿我们能诠释更妥帖,更全面的新课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