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正视课堂上学生的无秩序状态──《灰雀》教学有感

广东省广州市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 侯明甫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 灰雀 > 正视课堂上学生的无秩序状态──《灰雀》教学有感

执行新课改的教师就像刚学骑自行车的人一样,总是东摇西晃,把握不住新课程的方向。我校搞课改也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实践中,老师们普遍感到课堂上“放”得太过,使教学常常出现无秩序状态。学生过于“活跃”;学生经常“游离学习之外”。老师有“失落感”,甚至感到学生有时“不尊重教师”。

“无秩序”是一种乱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亢奋”状态,但又不为教师的教学目的服务,所以给人以“乱”的映象。老师常常会从学生的神情上觉察到他们神思逸散,亦或在玩。我们试着比较一下这几种课堂气氛(或者学生的身心状态)“活”与“死”,“动”与“静”,“乱”与“顺”。当然我们心目中都有一种理想境况,可我想说:没有“活”,就没有“灵”;没有“动”就没有“撞击和全身心的体验”;没有“乱”,就没有“创意”。我们看惯了“理顺”和“绵羊”,就看不惯“猖狂”与“虎虎生威”。

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灰雀》一文时,我问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想法?”开始两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列宁喜爱灰雀”;“灰雀很可爱”。我追问道:“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后来焦点就集中在列宁“还经常给它们带面包渣和谷粒”上了。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发言,争论:有的说“这是小鸟饿的原因”;有的说“灰雀不是在‘欢蹦乱跳地唱歌’吗,这是它累了,列宁才喂它们”;有的说“这是列宁喜欢灰雀”;有的说“这不是冬天吗,鸟没吃的,列宁才喂它们”;接着有人站起来立马说:“不是这样,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又是冬天,列宁怕它们飞到别处找食物,才喂它们,列宁不想让它们走”。我止不住学生的发言,也不想止住。他们的理解太新奇了,结果我一节课就做了这点事,学生多数在听,在想,在发言,肯定也有少数在玩(我忘了当时怎么没注意他们)。假若按我的教学思路“理顺”的话,根本就没有后面的“乱说一气”,也就没有学生之间新思想的撞击与迸发。学生在互相言说中生成了对文本的正确认识。这节课,我认为得多于失,动优于“静”,“乱”胜过“顺”(所谓“顺”其实就是教师设的龙套)。

课堂上,在学生出现乱的情况时,教师应加以引导,设法带领他们进入有效学习状态,这是很关要的。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推崇“双主体”思想(即教师、学生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等地位上,避免厚此薄彼,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导致课堂“无秩序”和教师的“失落”,主要是我们在“放”这个问题上做得太过,一切都让学生“自主”,忽略了或者丧失了教师的应有作用。现在倡导“以学论教”、“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但是教师的“教”仍然不可忽视,因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生而有之的。有一次,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向学生提问:“我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是一个‘虫’字加上一个‘工’字。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虹’是虫字旁呢?”老师为这个问题感到吃惊,她不能回答,只是鼓励这个学生问题提得好。假若老师不怕花时间,不被自己的教学任务所困,抓住这个契机,带领学生去猜想,去查找所能查到的资料,不管最后能否找到正确答案,我想都是非常有益的。其理由是:

1、我们的教学观念在真正实现“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2、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探究学习”的真实过程,让他们认识简单的探索历程和探索方法。

3、我们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和战胜困难的认真态度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不就是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吗?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怕学生出“乱子”,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调控者、评判者和激励者,而不是主宰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