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并不是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非常具体的客观实在,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个文明人,标准当然很多很多,但使用最多的恐怕就是“礼让”二字。礼让,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需要而尚稀缺的东西,因而我们先得从礼让学起,循序渐进。
礼让不是什么难事,做起来简单得很,现在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孩子在幼儿园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家长问:“你不也长手了吗?为什么不打他?”孩子答曰:“老师说要互相谦让。”家长若是给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哪怕是两毛钱一块的泡泡糖,孩子也会说声“谢谢”。不知为什么,作为知识阅历更多的成年人却对孩子的这种礼让感到十分陌生。不少人信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哲学。两个陌生人在大街上偶尔碰一下,或是在公共汽车里挤推了一下,既听不见“对不起”,也没有“没关系”。所听到的大多是:“你瞎眼啦!”要是对方也很强硬,死不认错,结果众所周知,如果有一方肯骂骂咧咧走开还算幸事。结果是生活中处处冲突,事事争吵,谁的嗓门大谁胜,谁的胳膊粗谁占上风。行人过马路,汽车过十字路口,若没有交通警察在,非挤成一团不可,能进一寸就进一寸,能挪一分就挪一分,节节前逼,唯恐退半步吃了大亏。也不能说生活中一个礼让者都没有,如你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个座,他一屁股坐下去了,可连个“谢”字都挤不出来。包括去餐厅用餐,结完账走人时,服务员最多慷慨到说声:“再见,欢迎再来!”就是不愿说个“谢”字。生活中许多人对文明用语的使用十分吝啬,恐怕是目前迫切需要改观的。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和睦相处,虽然从未谋面,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稍有碰撞就动辄开骂,甚至是拳脚相加。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口本来就多,拥挤是难免的,多一分礼让,少一些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多数矛盾可以解决在“对不起”、“没关系”之中,我们的生活就能轻松得多,心情也能平静得多。学过英语的人大凡都知道,英语中有三句话使用频率最高:谢谢(Thanks)、对不起( Sorry)、我能帮助你吗?( May I help you)……这几年我们的生活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洋名洋词,可惜上述三句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却没有引进来。这三句话虽然简单,但却能反映出一个人健康欢愉的心理,一个祥和理性的风貌,一个强大宽容的人格来;也可以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最外在、最简洁的表示。
礼让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展现,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使磨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无太多无法化解的矛盾,不少时候都是因一些芝麻小事各不相让,才酿成暴风骤雨。许多事情,只要双方都有一点礼让之心,矛盾就不会扩大,况且说声“对不起”、“没关系”,谁也不会因此而身上少块肉,何乐而不为呢?成天像个一触即发、一碰就炸的“火药桶”,精神总是那么紧张,情绪怎么也好不了。做个文明人,有些要求因能力所限恐怕一时做不到,但我们可以从礼让这件小事做起,以宽厚之心待人,在别人遇上困难时伸手帮一把,不但改善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又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升华。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会一些矛盾与误解,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来处理它。多一些礼让,多用一些祥和的文明用语,就能使我们的心情轻松愉快不少。当自己不小心冒犯了别人,不妨说声“对不起”,当别人帮助了你,不妨说声“谢谢你”,当别人遇上困难时,不妨看看自己能帮点什么忙……以礼让态度处理生活各种琐事,无疑能增进自己与社会的凝聚力。
学会礼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容易,举手之劳,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一个祥和的文明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学会礼让。只要人人都有一点礼让,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