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形体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行──楷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为篆书,那麽篆、隶、楷、行、草便构成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文字和书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字的发展要求规范化,而书法艺术的发展则要求规范化基础上的可塑性。汉字发展到今天,最通行的字体是楷书和行书,篆书和隶书则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不可用了,或者说已经“死”了。这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的。若从书法的角度来讲,不用说楷行草,就是篆书和隶书,也仍然还“活”着,成了书法家们可以进行书法创作的艺术基础形式。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前十六世纪)通行的一种字体,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故名甲骨文。
甲骨文是迄今能够辨识的中国最古的文字,就字体而言,属于原始阶段的篆书。甲骨文的存在虽然为时久远,但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人们发现。
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根据文献记载,原是商代晚期首都所在地。清光绪年间,这里的农民耕地,经常翻出许多已经石化了的龟甲和兽骨,这种东西能入药治病,中医称为“龙骨”。其中有不少甲骨片上刻有文字。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北京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对这种刻有文字的甲骨首先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搜求。
一九零零年,王氏所收集的甲骨,大部转到了刘鹗手中。刘鹗在此基础上又大量搜集,于一九零三年出版了《铁云藏龟》。刘鹗在这部书里,只是对他所藏甲骨作了初步的整理,并没有对甲骨文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此书的问世,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从此,举世都知道了甲骨文。人们认识到这部分殷商实物,对考察商代社会、文化有很大意义,所以对甲骨文的研究,便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刘鹗本人也被中外学者奉为甲骨学的开山祖。
甲骨学研究最早的开拓者是罗振玉,后来便是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人。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甲骨学研究者以及一些外国学者。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字或甲骨文。甲,系指龟的腹甲;骨,系指兽骨如牛胛骨、鹿头骨等。
奴隶时代的商王朝崇尚迷信,常用甲骨来占卜吉凶。这些甲骨文大都是商人占卜的记录,而且都是在十分隆重的场合下进行的。所以,以前把甲骨文也称作商代占卜文字,简称“卜辞”。
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虚(安阳小屯村一带,“虚”或作“墟”),至殷纣灭亡,为时约二百七十多年。故这里出土的甲骨文字又叫“殷墟文字”,简称“殷契”。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甲骨文并不限于殷墟,其他地方如洛阳、郑州、山西洪赵以及陕西长安等地也有出土。从时间上说,也不限于殷商。陕西岐山,一九七六年发掘出一六零零零余片周人的甲骨,与商人甲骨属于同一文字体系。用甲骨进行占卜的风气,一直到周朝(起码是西周)还有。从内容上说,除卜辞以外,还有许多记事文字。所以,严格的说起来,把甲骨文字叫“殷契”或“卜辞”等都不太确切,还是叫“甲骨文字”或“甲骨文”更为妥当。据统计,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二十余万片。这些甲骨都是商代的文献,是三千多年以前的遗物。从书法的意义上来说,可以直窥商代文字的真面目。甲骨文的刻制,有人说是先用毛笔写,后刻;但大多认为是直接契刻的。据说契刻时,先是直刻,然后再横刻。此外,还有一些与当时的迷信有关的规矩。刻写时是用铜刀或其他什麽工具,不能确知。刻写者当时叫贞人(即史官),甲骨文中多留存贞人的名字。这些贞人就是当时的书法家。
甲骨文属于篆书前身的原形。字形一般较长,上下舒展,结字长短大小不拘,用笔方圆肥瘦各异。通幅或疏朗,或紧密,回环婉转,饶有古趣。由于甲骨文的章法韵味甚浓,年代又久,而且是原刻,所以自发现伊始,就引起许多书法家的浓厚兴趣。有人力求甲骨的契刻刀意,有人则又尽量探索其手书的笔致,有人甚至预作甲骨形制,然后书写,不一而足。总之,她已成为书家书作的一种古趣盎然的独特字体。
二、籀文与金文
“籀文”或叫大篆。《汉书·艺文志》有“史籀十五篇”的记载,班固自注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建武时亡六篇矣。”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公元二五──五五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以上两条记载,说明周宣王时(公元前八二七年──前七八二年)太史籀曾作大篆十五篇。“籀”是人名,太史是官名。故大篆也叫“籀文”、“史书”或“史籀”。
大篆的含义有两个:狭义的说,大篆就是上面所说的籀文;广义的说,大篆包括秦以前曾经通行过的甲骨文、金文、籀文以及战国时代六国通行的字体,大篆和小篆相对而言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制定小篆为全国通行的文字,始将小篆以前的字体统称为大篆,或统称为“古文”。
金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称铜为金,故名“金文”。青铜器的名目繁多,其中以礼乐器地位最高,数量亦多。乐器以钟为代表,礼器以鼎为代表,因而过去又把金文叫做“钟鼎文”。
金文通行于商、周(包括春秋、战国)两代,尤以周最盛。金文和甲骨文比较,一是刻铸在金属表面上,一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金文的笔划比甲骨文粗壮,总的艺术特点是古拙、粗犷、圆劲。字的形象性很强,形体诡奇,笔势雄健。这种风格得到周人的发扬光大。
西周早期的金文以《利簋》和《大丰簋》为代表,象形性较强,书风平易古朴,凝重之中又有活泼之气。西周中期(穆王至历王)的金文为纯正的宗周风格。点画圆浑,体式雍容,骨力内含,代表作品有《大盂鼎》、《大克鼎》等。西周晚期(共和、宣王、幽王)的金文有三种情况:
1、代表中原地区完全成熟的宗周风格的,有《毛公鼎》、《颂鼎》、《宗周钟》等。《毛公鼎》笔划圆劲,气机浑穆高远,凝重之中有汪洋之意。大篆至此,可以说进入了辉煌的阶段。
2、代表荆楚一带宽博、奔放的书风的,有著名的《散氏盘》。《散氏盘》的章法错落有致,与中原的宗周风格迥然不同。
3、逐步流衍出新得体势流派,开启了向小篆过渡的先河。《虢季子白盘》以及《秦公钟》为其代表。
总之,籀文和金文我们把它们都归之于大篆,它们古拙沉厚,是书法艺术中一株奇葩。
三、石鼓文
唐初在陕西雍县凤翔田野中发现十块鼓状的石头,每石上刻四言诗一篇,这就是有名的“石鼓文”,又称“岐阳刻石”或“雍邑刻石”。
秦石鼓是中国最早的刻石。自石鼓之后,刻石作为一种新文化,风行于秦国,出现了《诅楚文》,秦始皇时更有《峄山》、《泰山》、《琅琊台》等刻石。
关于石鼓文的字体,一般认为基本上属于大篆体系。唐朝曾有人著书赞它:“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宋欧阳修说:“其字古而有法,非史籀不能作”,他是沿袭唐人之说。自唐以来,书家、诗人对《石鼓文》的书法均极推崇,习篆书者多奉之为法。近世篆书名家,亦大多得力于《石鼓》。
四、秦篆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天下之后,为巩固秦朝的统治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其中就有统一文字。因六国的文字极不相同,而大篆体多重叠,书写起来很繁多,所以在李斯的主持下,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制定出了一种新的字体,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字体,并命名为“小篆”。
因为小篆始于秦,故称小篆为“秦篆”。过去多以小篆为李斯所创,故又名“斯篆”。秦篆的面目主要反映在秦刻石上,其次是秦诏版、权量、符玺及兵器上的铭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的十年中,曾五次出巡,刻石七出以颂秦德。这七处刻师是:
1、峄山刻石(前二一九年)山东峄山县境内;
2、泰山刻石(前二一九年)山东泰安县;
3、琅琊台刻石(前二一九年)山东胶南县西南;
4、之罘刻石(前二一八年)山东福山县境;
5、之罘东观刻石(前二一八年)山东福山县境;
6、碣山刻石(前二一五年)河北昌黎县北;
7、会稽刻石(前二一零年)浙江绍兴南。
李斯的篆书结体严谨,用笔圆转,笔划匀称,字行端庄美丽,世称“玉箸篆”。秦篆对后世的篆书艺术影响极大。
尽管现在篆书是没有了实用价值,但在书法艺术中,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字体,而且还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在历史上习惯在印章上多用篆书,甚至连“名字”都可称作“篆”。可见在篆书行时之后极长的时间里,它还没有被完全废除。应当承认,篆书在书法艺术中的艺术生命是相当长的。
五、隶书
秦时小篆虽被法定为全国通行的标准字体,但当时由于奏事繁多,篆书笔划还是太复杂,书写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在小篆通行的同时,又兴起一种比较简易的字体。由于这种文字首先在来往的公文上使用,而秦时称办公文(或抄写公文)的小官为“徒隶”或“隶役”,所以把这种字体取名叫“隶书”。
隶书又叫左(或佐)书、史书、八分。传说中有程邈创隶书之说,这种隶书字体,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圆为方形成的。还有王次仲创隶书(或八分)之每种字体的产生,都有一个约定俗成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实际是人民群众长期的集体创造。那麽传说中,字体是由某一个人所创,显然是不可靠。然而这种历代相传的说法,起码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他是一个对文字学很有研究的人,在隶书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整理工作,对隶书的形成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
过去由于没有实物遗存,隶书是什麽样子,人们一直认为无法确证。近年来由于考古的新发现,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九七五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大量秦律竹简,这批竹简上的字,是真正的秦人墨迹。字形结构完全脱去象形性而变为符号化;有的字形正方甚至扁方,结构更为简化,笔划较小篆平直;有的横划的捺笔略见短波,用笔也略带方扁;这些都是隶书的特点。一九八零年,在四川青川先郝家坪战国墓中出土秦木牍两件,比云梦秦律竹简要早八十年。表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几十年就已经有了隶书的萌芽。
到西汉中期,汉代的书法艺术也取得很高的成就,其标志就是: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结体、用笔都非常完备的汉隶。与此同时,还产生了草书(先是章草、后是今草),到了东汉末期又孕育了楷书和行书的萌芽。汉代隶书的成熟,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转折点。
简牍和碑石是汉隶的两大宝库。东汉是隶书大发展时期,碑刻之风非常盛行,而大部分碑刻又集中于桓、灵两代,不仅数量多,且流派纷呈,臻于极致,所以东汉隶书的成就主要反映在碑刻上,而桓、灵时代是汉隶的黄金时代。
六、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楷书形体方正,笔划平直,法度谨严,有规有矩,用笔的藏露悬垂和运行使转,也比隶书更为丰富而完备。
东汉已经有了楷书的萌芽。自三国到东晋,趋于完备;历南北朝至唐,达于极盛。
三国魏钟繇是对楷书的加工整理有巨大功绩的人。故后世多以钟繇为楷书之祖。楷书作为一种书体的专名,最早的记载见于北朝,楷书、正书、真书之名,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被后世尊为“圣书”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成就很高,因而并称“二王”。“二王”的书风简淡而疏宕。秀润而雄强。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都是传世楷书名迹。
北朝书法以北魏成就最高。又因一碑刻、墓志为主流,所以又称“北碑”或“魏碑”。魏碑多存隶法,则更多方严古厚之气。其结体谨严,笔致沉着,千门万户,蔚为大观。著名的魏碑有《云峰山刻石》及《龙门造像题记二十品》、《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及诸“元”墓志等。
隋唐书法,上承魏晋,下启唐书之先河(《龙藏寺碑》为其代表)。唐代,欧、楮、颜、柳被后人誉为唐楷四大家。著名作品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楮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以及柳公权《玄秘塔碑》等。
七、草书
草书并不是楷书,行书出现以后才有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汉兴有草书。”所谓“草”,即草率、急就,有草创、草率、草稿之义,含有初步的、非正式的、不成熟的意思。广义的说,不论时代,字体凡写得潦草的,都算草书,如篆有草篆,隶有草隶等。狭义的说,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名称,则是汉代才有的。“新莽六书”(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仍不列草书一体,说明这时还未能把草书视为正式的、合法的字体。但到东汉末年,草书已经大为风行,从赵壹《非草书》可做反证。我们从大量的汉简中,可以找到好多草体字。汉简中的草书字样,多半还带有隶书的架势,如收笔常带出雁尾的波脚,只是书写省简、快速,字与字之间不相连属。直到汉魏之际以及两晋、楷书和行书形成,才有了笔画意态和楷书相似,字与字之间有了顾盼甚至互相联缀的草字。后人为了加以名义上的区别,对前者成为“章草”,对后者则称为“今草”。
原有史游创始说,又有汉章帝创始说,也有汉章帝爱好说。因史无成例,显系后人的穿凿附会。还有用于奏章说。《书断》卷上记后汉北海敬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事见《后汉书·宗室传》);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魏文帝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其型体是非常容易辨认的。而没有争议的,实际上是汉魏之际流行的一种隶书的草写体。
汉末善章草的书家除杜度(操)之外,最早的章草遗迹(传刻本),传世最有名的章草墨迹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的。后汉张芝(字伯英)是对今草整理加工有巨大贡献的人。
张芝的今草是什么样子呢?往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血脉通其隔行。张芝的今草属狂草(大草)一路,这一路草书到唐代张旭、怀素,发展更为完备。张芝之后至东晋王羲之父子,又开创另一路草书,称为小草。“二王”诸帖,行草夹杂,雄强秀润,高情逸韵。今草著名墨迹有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怀素《自述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黄庭坚《诸上座帖》等。
八、行书
行书是介乎楷、草之间的一种字体。《书断》云:“案行书者,……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产生于东汉之末。相传桓、灵时代的书法家刘德升对行书的加工整理有卓越的贡献。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违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于世云。”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桓、灵之世,行书作为一种新的字体已经流行,而且出现了为社会所公认的善写行书的书法家刘德升及其两个同郡的门生钟繇和胡昭。三人风格不同,但皆为“世人所善”。
行书又有真行(或行楷)、草行(或行草)之分。真行,楷法多于草法;草行,草法多于楷法。行书产生于汉末,但它的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世称“天下第一行书”,历来被书家奉为典范。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写得极漂亮;初唐欧、虞诸家以及李邕的行书,也是各具面目;而颜真卿的《祭侄稿》则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宋代苏轼的《洞庭春色赋》、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米芾的《蜀素帖》、蔡襄的《自书诗卷》,元代赵孟俯的《天冠山》、鲜于枢的《行草墨迹》以及明代文征明的《滕王阁序》等等,都是行书上乘。
“字体”是字的型制,“书体”是书写的特色。研究书法艺术,首先是通行制,然后才可以进一步向书法的艺术特色上进行探求。我国文字型制的发展,虽是以实用意义为主,但也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基本条件。不说篆、隶,即草书,在实际应用也鲜有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极易发挥,更可进行创造,更可进行抒情,更可赋予艺术的生命。
字如人面,各不相同。因此,书体更是异彩纷呈,不可尽举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