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中心小学 陈 平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五课《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文章以一株紫丁香为载体,描绘出一幅生爱师、师爱生的动人画儿。
我预设的第二课时的目标是这样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师的愿望。其设计意图是希望营造一个开放的、自主的语文学习课堂,在大量的、不同的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体会到互尊互爱带来的快乐。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研读到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抛了一个问题给学生。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想,老师夜夜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1:老师夜夜在改作业。
学生2:老师在给我们改作业呢!
学生3:改作业啊!
……
其实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在体会中把这一段读好。然而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老师的夜晚生活,所以发言学生以“改作业”一言蔽之。后面发言的学生更是跟风不止。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情感与态度,我认为回答应当是五花八门的,比如备课啊,改作啊,辅导孩子啊……而且单单一个“改作业”与现代教师的实际情况也在相径庭。我觉得这种体会出来的情感是不真实的,是虚假的,是对学生的欺骗,而且学生也读不出教师的辛苦及对教师的爱。然而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接触到教师的夜间生活,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每天都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我自己,孩子们喜欢的我这位老师。于是,我就讲起了自己的夜间生活,讲自己怎么用电脑备课,怎么看书学习,讲自己怎么看电视……学生们静静地听着,听到动情处,还不时有人轻轻地插话:
学生4:陈老师真辛苦啊!
学生5:陈老师是为我们上好课才这样辛苦的呢!
学生6:我最喜欢陈老师了!
师:是啊,老师真辛苦,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这个时候,学生读这一段的劲头就不一样了,而且听得出来,是带着浓浓的对我这个参照教师的爱。
于是我又顺势抛了一个问题给学生。
师: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做伴了,真幸福啊,谢谢同学们。你还希望它为老师做些什么呢?
学生7:我希望这株紫丁香帮老师改作业。
学生8:我希望这株紫丁香照顾陈老师。
学生9:我希望紫丁香能变成人,帮老师写字。
学生10:我希望紫丁香可以变大,再用它的叶子帮您扇一扇。
学生11:我希望紫丁香可以帮陈老师改作业,我还希望紫丁香可以帮陈老师捶背。
学生12:我希望紫丁香变成天才人,帮老师做任何事情。
学生13:我希望紫丁香在全国的老师都睡觉的时候,帮他们改作业。
学生14:陈老师你不用再改作业了,我希望这株紫丁香帮您改。
……
由于学生有了真实的参照,他们体会到的情感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充满了童真童趣,是成人的思维里所没有的。发言特别地勇跃,每个人都想说出自己的好主意。
师:谢谢,谢谢小朋友们。还有那么多人想说,这样吧,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笔,把你对老师浓浓的关心变成文字,写下来,可以吗?
学生齐:好。
在这节课的预设里面,根本没有让学生写话这一环节,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朗读展开的。一节课,两个与预设不同的实时生成,改变了整个课堂的走向。于是就有了我下面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中的实时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拘泥于教案的预设,善于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课堂中实时生成的闪亮点,即时引领,促成实时生成,努力使课堂产生共振,会使我们在动态生成中,看到一幅清水出芙蓉的美丽画面。而我们的教案和课堂教学必将在其中得到完善。
作为教学实验班的教师,应当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学生;应当善于从学生中发现和提取学习资源。正如叶澜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