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满载59亿人口的列车正在高速驶向21世纪,其中五分之一的车厢被中国人包揽。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给中国的自然资源带来不堪重负的压力。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从“地大物博”的陶醉中清醒,开始认识到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资源小国”,敲响了中国自然资源保护的警钟。
一、中国自然资源现状
有人说,当今中国最稀缺、最珍贵的是土地;最易被人轻视,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现有人均耕地800平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在全世界26个5000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中国人均耕地为倒数第3位。受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影响,每公顷土地负担的人口已由建国初期的5.4人增加到11.4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40年增加了一倍多。由于植被破坏等原因,中国的荒漠化面积以每年近7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沙漠直接威胁着42.4%的国土,几千万人口日夜在风沙中挣扎,沙尘暴连年出现。河西走廊的古浪县北邻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20年间就有233公顷农田被流沙吞没,直至今天,流沙仍在推进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是水草繁茂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昔日写照。然而,今天中国的绝大部分草场,却只有几寸高的地皮草,现在无须“风吹”便可观牛羊全貌了。中国的草地资源,由于过渡放牧,重用轻养,盲目开垦,使得草场数量和质量严重退化,退化面积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严重退化面积已达0.9亿公顷。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支柱,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可人均森林资源的占有量仍不足0.13公顷,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
中国淡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排名第88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58个城市严重缺水。部分山区、海岛还有8000万人口和5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中国工业用水循环率只有20%~30%,单位产品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5至10倍。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尚未控制水资源恶化的趋势。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呼救,沿岸群众连口清水都喝不上。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68个品种,但其中主要矿产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第80位。尽管如此,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浪费却很惊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忽视综合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自然资源分布上看,分布空间极不均匀:水资源的90%集中在东半部,耕地的60%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矿产资源的80%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看,全国各种资源材料利用率只有50%,其余一半则以“废物”排入环境,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给环境带来了威胁。
面对中国自然资源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加大保护资源的力度,否则,我们将无颜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林区一位老伐木工的觉醒
中国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原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的伊春原始红松林素有“红松故乡”之称。经过半个世纪的采伐之后,这里的森林资源面临枯竭。
伊春林业局有一位林业劳动模范,名叫马永顺。据作业统计,他工作的一生中共伐树木36000棵,由于他勤劳的业绩,受过多得数不清的奖励,光荣誉奖状就有厚厚的一大摞。
到了晚年,他退休了。当他看到自家门前的荒山秃岭,心中莫名地涌起一种负罪的愧疚感。他开始反思自己:我究竟是功臣模范,还是历史的罪人?过去只知道树伐得越多越好,现在可伐的树越来越少了,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只收不种这不是给子孙后代造孽吗?
马永顺老人彻悟了,于是他决定要“还债”。从此,伊春林区多了一个植树的人。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起早贪晚挖坑、埋苗、浇水。有时还带领全家人干,一直干到老人自己80岁那年的春天,他终于补栽完了他亲手伐倒的36000棵树的数目。他的壮举受到众人的称赞,黑龙江省政府将他所造的林子命名为“马永顺林”;199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他“全球500佳”光荣称号。
这是一位伐木老工人对资源的朴素思考,他在自己的垂暮之年还了一笔“绿色债”。
马永顺的行动给我们以启迪、教育和思考:中国的资源还能用多久,它能支撑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吗?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资源观念?
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过去人们曾错误地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把自然界当成可以任意盘剥的对象,一些人浅薄地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壮举之中,根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界的一员,不知道爱护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现在,资源的警钟已经敲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观念亟待改变。
首先,应该改变“自然资源无穷无尽”的观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物质。自然资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另一类是可更新的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这种资源一般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也有人认为,需要漫长岁月才能形成的土壤也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即不能把有限的自然资源看成无穷无尽,也不能把自然界看作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生产发展的单纯原料来源。前者观点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进行掠夺性开发;后一种观点,可能导致只顾实现经济目标而忽视生态后果。
以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为例。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原料,它是经过几千万年到几十亿年的地壳形成作用生成的,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直到用尽的一天。如东北辽西某地的钼矿开采已到了尾声,目前还没有发现可替代钼的金属。
可更新资源以水为例。水资源是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水,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河川湖泊里的水。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据统计,全世界60%地区面临供水不足,40多个国家在闹“水荒”。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用水浪费,再加上水源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源的紧张局面。
再例如动植物资源,虽然是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乱捕滥猎,许多物种已经濒于灭绝。
不难看出,自然资源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必须合理地利用资源。对于能够耗尽而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产等资源,要坚持节约利用。对于可更新资源,如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要坚持保护以达到永续利用。
其次,要树立环境资源的价值观念。
空气、河流、天然森林、矿藏等环境资源有使用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否有价值,有些人就说不清楚了。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环境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它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不是劳动产品,所以认为不具备价值。这种错误观念,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
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人类从地球环境中获取的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多,有的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的承受能力,地球环境再也不能慷慨赐予人类贪得无厌的资源了。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环境、生态危机”,70年代出现了“能源、资源危机”,说明了环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再也不能“不费分文”掠夺资源了,不得不投入一定量的资本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再生、增殖,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现在的自然资源虽然是天然生成的,但经过劳动,是有价值的。人类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用于勘探、开采、保护再生、增殖环境资源,这就具有了价值。
以河流的水为例。水虽然是天生的,但水是在河里流的,而河流要勘测,河道和河岸也要整治,整个河流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这都要消耗劳动。因此,河流里的水凝结着各种劳动,所以河水资源是有价值的。
环境资源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这就决定了资源的商品性,其具有商品性的理由是:
1、环境资源像其他商品一样,要投入勘探、保护、再生、增殖等劳动,要消耗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是社会的劳动产品。
2、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许多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3、环境资源的级差性,决定了同种资源的使用价值也不尽相同。在水资源充沛与缺乏地区,水污染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水的质量的要求也就不同,这就是级差效益。
4、环境资源的两权分离性。空气、水等资源是公共财物,经营权或占用权可以分离、转让。这种分离或转让,使经营者获得收益,这就应该把收益的一部分返回给资源所有者,形成按生产要素分享所得,这是又一种“等价交换”。
树立资源的价值、商品的观念,对于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利用。无偿占用,往往导致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实行有偿占用,可增强使用者的成本观念、效益观念,使之有效使用资源,开展副产品的回收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再生增殖。无偿占用,使用者不会关心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实行有偿占用,使用者会提高责任感,所有者由于分享利益,重视资源的再生增殖。
3、开辟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实行有偿使用,可以使环境资源以生产要素的资格参与国民所得的分配。
针对中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国家已经制定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彻底改变了过去无偿占有吃大锅饭的状态也是“资源观”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