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实验小学 孟改清
《识字1》是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多彩的春天”的第一课,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八个词语,从不同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注意到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观察、朗读、想象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语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所以识字和词语积累是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责任制,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走出课堂,感受春天
七岁孩子感性认识是强于理性认识的。因此,教学时首先引导孩子观察春天。(因开学时春天特征尚未明显,调整教材内容,将本组教材的教学进度适当向后推移)校园里,小草已露出地面,柳树发芽,春意盎然,这不就是一个活的课堂吗?因此,我把课堂搬到校园里,让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鲜明形象的画面已滋养了学生的意识,再读课文中的词语,学生便能心领神会了。
二、跨跃学科,玩中学习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的确,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就不会隔裂学科间联系。结合美术课,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形状3~5厘米见方,在字卡形状上适当下点功夫,可选反映春天特点的内容画成简笔画,如“桃花”、“草芽”、“青蛙”等等,共做13个,再指导学生把字分别写在13张字卡上。虽然本课识字量大,但用这种方式学习,学习兴趣盎然,并不感到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识字,他们始终把自己的动手当成是玩。学完本课后,可再利用一节美术课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并用合适的词句写在景物旁边,看谁写得好,写得多,这样,既巩固积累了词语,又在综合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审美素养,这种无学习痕迹的学习会使学生乐此不疲。这一环节看上去费时,但它却为本组教材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我认为是事半功倍的。
三、自主识字,适时交流
本课要求识字13个,但有很多孩子已认识其中一部分字,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我很赞同自主学习认字,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交流。交流时可小范围先进行;如同桌互读、互查、交流识字的好方法,讨论个别难认字的识记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识记难认字,引导掌握有规律的汉字识记方法。如熟字加一加(泉、鸣、百、冰、苏)熟字减一减(万)等。经过一番研究交流后,组织比赛认读,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自信,因为这是足以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比赛时,注重基础不同的学生衡量标准也不一样,好一些的比比谁认得多,困难多的学生比比谁的进步大,最后可设计“春姑娘的礼物”为评价手段,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又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四、朗读感悟,引导积累
词语组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由单个词语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续,到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读出词语间的停顿、节奏。直至熟读成诵。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是积累,教学最后可由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词句:如生机勃勃、抽枝长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等,鼓励学生在课外留心积累描写春天的词句、古诗。之后在美术课上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并把合适的词句写在景物旁边,这样,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今后表述提供了资源。
五、精讲规律、多描少临
本课要求写5个字,教师的讲解应抓住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写好字的方法:如“万”的钩要落在竖中线上。“百”是天覆字,上宽下窄等,重要的是示范书写。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尽量发挥学生这一优势,让他们在观察教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另外,我还自制了仿影范本,要求学生一边描,一边记,记笔划位置,长短斜正,真正达到模仿的最佳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