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永安里小学 石 艳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第9课《两只鸟蛋》。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文章的篇幅比较短。课文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从树杈上捡出两个小小的鸟蛋,妈妈看见了告诉孩子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小朋友在妈妈的引导下,轻轻地将鸟蛋送还到窝里。课文中还搭配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上面画着一棵树,树杈上的鸟窝里放着两只鸟蛋,鸟妈妈站在窝边,一个小男孩站在树下仰着头望着鸟妈妈和鸟蛋。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的。课上,他们积极地举手,抢着读课文。这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是很少见的。就在我暗暗欣喜的时候,我将刘雯怡叫起来读书,谁知她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放声朗读,而是皱着眉头说:“老师,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课文中说小朋友从树杈上取出两个鸟蛋,后来又轻轻地送还,树那么高,小朋友怎么把鸟蛋取出来又送还回去的?”被她这样一问,我和孩子们都一愣。是呀,这孩子说得有道理,图上小树那么高,小朋友又很矮,他是怎么取鸟蛋又是怎么送还呢?关键是还要“轻轻地”。但我想教材怎么会有错呢?于是我对她说:“有可能这个小男孩会爬树,也可能这棵树很矮,这样他就能取出鸟蛋了。”刘雯怡听了我的话只得坐下,但从她仍然紧皱的眉头看得出她对这样的解释并不满意。当时我也没有再多想,继续按进度讲课。
但是当我静下心来再仔细想想,我对孩子所做出的两种解释实在是太牵强了。即使小男孩会爬树,完好无损地取出鸟蛋,送还鸟蛋也是很不容易的。另外,根据生活经验小鸟做窝时一般都会把窝搭在大树的高处,怎么可能搭和人一般高的树杈上呢?(况且还是与孩子一般高的地方。)很明显教科书在编排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时我又太唯“教科书”了。缺乏审视、批判的态度。这时我感觉到刘雯怡能够提出这一问题,说明她确实是认真思考了,这也是孩子质疑能力的一种体现,只不过孩子不是对课文中知识进行质疑,而是对语文教材本身的图画设计及诗歌的编写产生了疑问。我想她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想到这里,我已经做好了在明天的语文课上再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的准备了。也许我还可以建议孩子们把这一疑问用文字写出来,寄到出版社或编者那里。使得孩子们心中的疑团真正被解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