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三石击起千层浪──记《松鼠和松果》的教学

江西省南昌市北湖小学 饶 岚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下册 > 松鼠和松果 > 三石击起千层浪──记《松鼠和松果》的教学

【内容背景】

《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中一篇活泼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两只松鼠吃松果、种松树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这简单的故事了解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写教案时,我想:内容如此浅显的故事,如果按常规思路让学生逐段去理解,一年级学生肯定会觉得很枯燥。于是,在课程中便设计了:“读课题,提问题;读课文,再提问;选问题,找答案。”三个教学环节。

【教学案例】

师:读了课题,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呢?

(学生小手林立,争着说。)

生A:松果是什么样子的?

生B:课文里的松鼠是怎样的?

生C:松果的味道如何?

生D:故事名为什么要叫“松鼠和松果”?

师:小朋友们问题提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故事里找找答案吧!

(生兴冲冲地开始阅读课文)

师:读了故事,你们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E:松鼠为什么非得种松树不可呢?

(课堂上顿时有了声音,有的同学露出思考的表情,有的同学赶紧翻书,有的同学低声互相讨论起来……)

师:答案还在故事里,小朋友们,选一个或几个自己最想弄懂的问题,和自己的伙伴一起去找一找吧!

(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和自己的伙伴讨论着)

问题:松果是什么样子的?

生F:灰灰的,椭圆的。

师:(故意露出疑惑的表情)在哪找到的,故事里没有啊?

生F:(很得意地告诉老师)图上的松鼠正在吃松果呢!

师:(恍然大悟)哦,在图上,你真棒,知道在图中找答案。

(其它生纷纷低头看图,紧接着……)

生G:图上松鼠吃得那么高兴,松果肯定又香又甜。

生H:你才知道,书上不是写了吗?

(很有感情地朗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生I:还有这一句。

(很有感情地朗读:他高高兴兴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

【分析与反思】

整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其活跃,课堂成了学生个性飞扬,自主探究的天地。真可谓:三石击起千层浪。这是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他们毕竟只是一年级的学生啊。为什么这次的教学活动有着这样的生机和活力呢?究其原因,我想在于:“课堂上体现了开放式教学思想──学习空间的开放、民主”。

1、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而且,“学贵有疑,疑则生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自己和小伙伴读课文找答案,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展现着自我,是舞台上的主角,自己探索、思考后的学习成果就是台词。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处处透着生机呢?

2、尊重了学生的体验: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的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上教学片段就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课文。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没有大方向的错误,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了肯定和激励。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思维灵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充满活力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