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泰山小学 王雪艳
【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夏天呢?
生1:夏天可以穿裙子。
生2:夏天有好多小动物都出来了。
生3:夏天花都开了,非常美丽。
师:是啊,不仅你们喜欢夏天,小动物们也非常喜欢夏天,你们瞧,它们来了。
(师在夏景的挂图上贴上蝴蝶、蜻蜓、蚂蚁等动物)
生兴奋地叫:真美呀!
师:它们来这里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二、初读课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读课文和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组1:轮流读。
组2:组长指名读。
组3:组长领读。
2、汇报:
组1:我们读一句,请大家跟着读一句。
组2:请大家小声跟我们读。
师:课文同学们读得很好,那么,在刚才查读生字词的时候,有没有记不住或比较难记的,需要大家帮助的字,请提出来。
生1:“蚂”字我不认识,谁来帮助我。
生2:我来帮助你,蚂蚁是小虫子,所以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大马的马,和起来就是“蚂”。
师:对,你说得非常好,蚂蚁和虫子有关,所以是虫字旁,右边马代表这个字的读音,所以它也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他。你们看,除了“蚂”字,你还发现了黑板上有哪些形生字?
生1:我发现了蜘蛛、蚯蚓。
生2:我发现了蝴蝶、蜻蜓,蚁。
师:怎样记住这些字呢?
生:它们都是昆虫,都带虫字旁。右半部分就是它们的读音。
师:你们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生:老师,“运”字我记不住。
生1:我知道“运”字右边是个云字,“运”和云的读音差不多。
生2:他左边是走之旁,说明他和走路有关。
生3:对呀,白云也会走哇。
师:白云会走,那么小蚂蚁运粮食用什么运呀?
生齐:用脚走着运,所以是走之旁。
3、多种形式读词:
跟读、开火车读、我让谁读谁就读。
三、细读课文
师:请你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1:读了第一句我知道,蜻蜓在半空中翱翔。
师:翱翔这个词太大了,用的不恰当。
生2:用“飞翔”。
师:“飞翔”也不恰当。
生3:飞来飞去。
师:对,蜻蜓飞来飞去干什么呢?
生齐:吃虫子。
生4:“蚯蚓土里造宫殿”读了这句我知道蚯蚓在土里造宫殿。
生齐笑嚷:跟没说一样。
师:“宫殿”指什么?
生5:宫殿就是蚯蚓的家。
师:蚯蚓一边造着自己的家,一边把土地翻松。请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看谁说得比老师还好。
(生练说)
四、说话训练
师:小蜻蜓能捉蚊子,小蚯蚓会翻地,小蜘蛛会结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那你还知道其它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吗?
生1:大象能用鼻子搬木头。
生2:小蜜蜂会采蜜。
生3:小鱼能吐泡泡。
……
师:你能把你所说的,像书上一样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说一句话吗?
生4:蜜蜂花间采蜜忙。
生5:猴子树上荡秋千。
生6:刺猬树下背果子。
生7:大象鼻子搬木头。
师:少在什么地方,谁能帮他改一改。
生8:大象树林搬木头。
生9:老师给你改一个字,大象林中搬木头,好吗?
师:同学们还没说够,课后咱们把同学们的话收集起来,编成小儿歌好不好。
五、写字指导
师:课文学完了,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生字认得怎么样?
学生竞赛读字词。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2个生字,齐读“蚂蚁”。
1、重点指导“虫字旁”和“义”的写法。
2、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学生书写实例指导及优秀字展示。
六、收获
生1:我们今天学会了很多字,尤其是虫字旁的字。
师:关于虫字旁的字,老师这还有个儿歌。
学生自读记忆:
虫字旁,昆虫多。
小蜻蜓,像飞机。
小蝴蝶,穿花衣。
虫字旁,有动物。
小蝌蚪,游得欢。
小蚂蚁,运粮食。
小蜘蛛,忙结网。
小蚯蚓,在翻地。
生2:我还知道小动物能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本领。
生3: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点评】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段占有重大比例,但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走入了单纯为识字而识字的误区,仅注重于“能正确识记并书写本课生字”。《语文新课程指导》在低段的“识字与写字”目标中强调,要在一年级激发“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中,教师注重了这一维度的目标达成,必将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识字过程就是让学生了解、传承中国文化,培养民族情感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了汉字结字规律的渗透,加强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根据本课汉字的特点有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式学生进一步了解、体会中国汉字中蕴含的学问,既加强了字词句之间的联系,完成了学段间的衔接,又强化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更圆满地实现了第三维度的目标达成。
具体例证如下:
一、创设识字情境,优化识字过程,以“趣”为先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本节课中,教师避免了单调的读、认、识、记,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识字过程。
1、注意抓住儿童的兴奋点,以生动的动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在开课伊始,教师通过让蜻蜓、蜘蛛、蝴蝶等昆虫飞入百花丛中这一动态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孩子们兴致盎然的欢呼中,教师引出一个问题:这些昆虫的字形是什么样的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再如,在学过课文之后,教师问:你们知道还有其他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吗?问题符合儿童认知实际,又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利于学生们其后的学习与生成。
2、读的形式的多样化:
本节课中,出现了以下几种读文或读词语的形式:个人自读、组内互读、全班诵读;小先生领读、小先生检查读、小组(或个人)竞赛读;……多种读的形式的变换营造了良好的识字氛围,加快了识字节奏,使学生乐读、进而会读,体现了语文课堂上要全员参与,全程学习的宗旨。
3、自编儿歌,在“妙趣”中识记:
在教学最后,教师自编的关于“虫子旁”的歌谣,朗朗上口,好读易背,知识性强,无疑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4、动作应变法:
在本课中,教师注意在学生识认生字的过程中,读词要求随时变化,并加入各种趣味性的动作,如:大声读、小声读、上山读、下山读、钉钉子读、打电话读、握手读、划船读……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反应。
5、游戏法与竞赛法:
在读词语、阅读短文、写字指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设计了游戏法与竞赛法。这些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快快乐乐学交流,轻轻松松识汉字。
二、改变教学方式,将教与学的机会都留给孩子
在本课中,教师改变了长期以来识字课上“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方式,注意把教与学的机会尽量还给学生。学生要学且能学会的知识就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做“小先生”带领大家学习;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就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主动探索、组内或组际间交流学习;学生学习时确有困难或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交流预习情况之后,部分学生已能够自己认读生字,而差生还是有困难,教师就让学生做“小先生”,通过“小先生”的教保住底线:第一位小先生读一个词语其它学生跟读一个词语,第二个学习小组大声读让同学们小声跟着读,第三位小先生说:“我让谁读谁就读。”
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教师摒弃了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复习检查过程,而是让学生自主进行:
生1:请大家跟我大声读。
生2:请大家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快。
生3:我让谁读谁就读。
(生随机指词随机叫号、点名、点组读词)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学生们的眼睛亮了,兴趣浓了,他们都想做小先生,做不成小先生也想在练习中得到小先生的表扬。生字词的识记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
三、加强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中国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它的音、形、义之间存在着密切而不容忽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继承中国国粹的使命感。而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往往陷入了“单纯的读,孤立地记”的识字误区。在本节课中,却有这样一个亮点:
生1:老师,“运”字我记不住。
生2:我知道“运”字右边是个云字,“运”和云的读音差不多。
生3:他左边是走之旁,说明他和走路有关。
师顺势点拨:云在动就是在走啊!白云会走,那么小蚂蚁运粮食用什么运呀?
生齐:用脚走着运。
师:所以“运”字是──
生齐:走之旁。
师:对呀,所以“运”字也是──(生答)形声字。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顺势而导,通过生动形象的对形声字的拆分理解,向学生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有意识加强了“字、词、句、段、篇”与“读、说、听、写”之间的联系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是低年级基础知识教学的主体,决不是低层次的简单操作——仅仅教儿童简单地识字。
在本课中,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对“蚯蚓土里造宫殿”一句的句意产生疑义,教师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宫殿”在本句的特殊含义,而且能顺学而道,引导孩子们用“一边……一边……”做说话联系,体现了较强的读说训练意识。再如: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也像课文中那样,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说一句话”,在孩子们都能每人说一句的情况下,再鼓励他们在课后把同学们的话收集起来自己编成一篇小诗,再在积累本上写下来。相信,如果教师能长期保持这种意识,长期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从这堂识字课中,我们不难看出,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正如崔峦老师所倡导的:要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重体验、重策略”,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识字情境,优化识字过程。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则不失为一堂好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