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 高李英
如何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创设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从内心有轻松、快乐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全身心的沉浸在学习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进教师的课堂实践,是当前我们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年级《荷叶圆圆》一课教学设计中,通过对教案的几次反复修改,我对新课程从理念层面的认识到在课堂中的实现有了更清晰、更真实的认识,收获颇多。
一、营建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全面、主动参与阅读,体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它既要看参与的广度,也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看学生是否全面、全程、全体参与;就深度而言,看学生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探究。基于这种想法,在课堂中,我尽量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走进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书环节设计上,努力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孩子开嘴读书。在学习2~5段时,我本着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让学生通过三次阅读,找出荷叶的好伙伴,整理出他们对荷叶说的话,并思考它们为什么对荷叶说的不一样?从而理顺学生思路,导入每一部分的学习。在学生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的感悟过程中,带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最后回到整体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对读2~5段,能背的学生背一背,达到整合重点段和积累语言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尽情的发表意见,无论对错都能得到真诚的夸奖;遇到困难时,可以和伙伴、老师交流,从而得到帮助。这样学生不仅参与学习而且感到友好与尊重,宽松、和谐的课堂成了放飞学生心灵的天空。
二、顺学而导──体味课堂以学生为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真正意义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我设计的《荷叶圆圆》第2~5自然段的学习方案为例:
1、荷叶有哪几个的小伙伴呢?读读课文2~5段你们就知道了。
2、这4个小伙伴都把荷叶当成什么啦?再读一读2~5段。
3、师生合读: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当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4、4个小伙伴对荷叶说的怎么不一样呢?为什么这样说呢?答案就在2~5段。
5、小组合作:
四人一组,在小组内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这样说,也可以演一演、读一读,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
6、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出现相关段落,随机引导。
在这一方案中,教师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有层次地三次研读2~5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遇到问题时,老师及时地加入了小组,给孩子一个互相启发、互相练习的平台,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在反馈环节中,教师随机出现相关段落,随机引导,避免了学生顺老师的思路学习,使老师顺学生的思路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演绎课程──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在《荷叶圆圆》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走进课文语言描绘的情境中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在学习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内容时,在音乐的背景中,我用荷叶轻轻摆动,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动画帮助学生体会小水珠舒服、快乐的感觉,然后美美的配乐读一读的方式,刺激孩子的视觉、听觉以达到走进文本的目的;学习“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时,让喜欢小蜻蜓的孩子们站起来演一演,通过形体酷似小蜻蜓来理解“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读读、说说、演演、唱唱这些贴近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媒体的互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体会课改的一大亮点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意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如何在课堂中由虚变实,在《荷叶圆圆》备课中我体会到了。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第二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之一是巩固所学的12个认读字。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现8个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卡片,再单个出现字卡,学生认读,从而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生字。开始词语卡片是不带拼音的,在试讲后,老师们提出卡片背后要把认读字加上拼音,我并不以为然,这些词语几次试讲中没有学生不会读的,加拼音多此一举。可老师们说:“汉语拼音是辅助认字的工具,如果学生认读出现困难就要发挥作用,我们要想到每一个学生,只要有一个学生需要拼音,我们就要为他服务。”这段话给我的震动太大了,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什么是新课程思想,我觉得制作一张带拼音的卡片就能体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思想。
通过对《荷叶圆圆》的反复备课,我觉得在老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时时刻刻想着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学生一起诠释课文的真谛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