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郑绿华
【设计的背景及理念】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速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急速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因此,人们把已经到来的21世纪称为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小学校如何学与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想接轨。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向了知识和信息,这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信息时代的通讯技术高度发达,这既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关系;信息时代是“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的时代,这对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改革教育、实施教学、培养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儿童散文,意境优美,想象丰富。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有限,文中有些词句和意境一时较难理解和体会。所以本节课我想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叶之美、之趣,进而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画面(一池的荷叶),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荷叶。
师(点击课件,出示“荷叶”二字):荷叶怎么样呢?
生:荷叶圆圆的。
生:荷叶绿绿的。
师:连起来说说。
生(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点击课件,出示“圆圆”二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生:《荷叶圆圆》。
二、赏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生打开课文14课,自读全文,边读边想:荷叶边来了哪些小伙伴?它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2、读后反馈:
师:荷叶边来了哪些伙伴?
生:荷叶边来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师根据回答,点击课件,依次出现小伙伴们的名字)
师:它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生1: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生2:小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
生3: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
生4: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
根据回答,依次贴词卡: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3、师根据课件画面和词卡引读:
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给夏天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小伙伴们在荷叶边玩得可开心了,你瞧,荷叶是小水珠的──
生:摇篮。
师:荷叶是小蜻蜓的──
生:停机坪。
师:荷叶是小青蛙的──
生:歌台。
师:荷叶是小鱼儿的──
生:凉伞。
4、这些小伙伴你最喜欢谁?
指名说:
你喜欢谁,就读读写这个小伙伴的那段话,呆会儿就给大家介绍你喜欢的伙伴,好吗?开始准备吧!
(生选择段落自由练读准备)
5、分节练读,读中感悟理解:
⑴第2小节:
指名介绍:
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点击课件)
师:大家见过摇篮吗?
生:见过。
师:小宝宝躺在摇篮里,让妈妈轻轻地摇啊摇,会有什么感觉?(停顿一下)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点击课件,播放《摇篮曲》)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觉得很舒服。
生2:我觉得好象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里,特别的温暖。
生3:我觉得特别的安静。
师(手指屏幕):那么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它也有这样的一种舒服的感觉。谁能把这种舒服的安静的感觉读出来?
(点击课件,出示小节内容)
生朗读练习:
指名读──评议──齐读──女生读。
⑵第3小节:
指名介绍(读课文第3小节):
师:你们见过停机坪吗?(点击课件,出示停机坪)瞧,这就是停机坪!
(手指飞机停在停机坪上和小蜻蜓立在荷叶上的两幅图)仔细看看,它们像吗?小蜻蜓飞累了,想休息一下,于是它停下来,立在荷叶上──
生: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指图):看到这样的荷叶和蜻蜓,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齐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蜻蜓多么喜欢荷叶呀!谁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点击课件,出示小节内容)
朗读练习: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⑶第4小节:
指名介绍:
(出示课文相关内容)
师:小青蛙会怎么放声歌唱呢?
(点击课件,放青蛙的叫声)
朗读练习。
⑷第5小节:
指名介绍:
师:多可爱的小鱼儿啊!
请生推荐几名“朗读高手”上台示范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
读后评议,重点指导:
笑嘻嘻、游来游去、很美很美。
全班齐读。
三、引导背诵,读中积累
1、大家读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玩玩,好吗?
师戴上头饰示范表演读第5小节。
师:刚才老师的读和大家的读有什么不一样?
生1:老师读得更有感情。
生2:老师读的时候带上了表情。
生3:老师还加上了动作。
生4:老师戴上了这个(头饰)读。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2、大家也想这样玩玩吗?那就先记住课文内容,这样演起来才有意思呢!请大家自己好好练练吧,边做动作边读。
3、请生看板书,师引背课文。
4、看来,小朋友们把课文读得很好了,动作、表情也不错了,是不是可以上台表演了呢?请大家拿出自己课前做的头饰,你现在就是荷叶的好伙伴了,准备表演。生小组内合作准备。
5、分节指名表演。
6、同学们真了不起,课文读得好,表演得也好,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课文背下来了。
生试背──起立齐背。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师:你们的琅琅书声吸引了更多的小伙伴来到了荷叶边,瞧,谁来了?
(点击课件,出现“考一考”)
生1:螳螂来了。
生2:小鸟飞来了。
生3:蚂蚁也来了。
生4:还有七星瓢虫。
师:还有谁也会来呢?
生:蜘蛛、蝴蝶、蜗牛、啄木鸟……
2、借助课件想象说话:()说:“荷叶是我的()。”
生1: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大操场。”
生2:甲虫说:“荷叶是我的蹦蹦船。”
生3:小鸟说:“荷叶是我的加油站。”因为他飞累了,要在荷叶上休息一会儿。
生4:七星瓢虫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园。”
生5: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我最喜欢在上面跳舞了。”
生6:萤火虫说:“荷叶是我的大大的床。”
生7: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房子。”
生8: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帽子。”
生9:啄木鸟说:“荷叶是我的扇子。”
生10: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美丽的家。”
……
五、课外建议作业
把刚才想到的回家后说一说、画一画或演一演。
【教后反思及评价】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通俗地说,意境是客观的生活景物和主观的思想情感的水乳交融。意境美是《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学生要单凭课文抽象的文字进入文中的意境,体味文中所蕴涵着的情趣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似乎还有一定难度。
而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优势。它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扩大教学内容的外延,再现语文教学的情境、化解课堂教学难点,省时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确大有帮助。教学下来,感觉这堂课还是很成功的。
1、激活情趣,于课堂伊始时:
教学伊始,我出示了画面一池的荷叶,学生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学生感受到了荷叶的圆和绿,并连词成句学习了第1小节。我顺势提问:“荷叶边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又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一来,引出了将要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2、直观显示,于教材抽象处:
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文中的小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一年级小朋友有的连“停机坪”是什么,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怎么能感受到小蜻蜓的快乐,体味到此想象的巧妙之处呢?所以我先出示一张蜻蜓立于荷叶上的图片,图上的蜻蜓正展开透明的双翅,美极了!再出示一架飞机停歇在停机坪上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像吗?在对比中,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地发现:小蜻蜓的样子像飞机,飞机要休息的时候会降落在停机坪上,小蜻蜓飞累了也停在荷叶上休息一会儿。所以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这样,通过多媒体突破了学生的理解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了文字所显现的意境美。
3、再现情境,于情感体验中: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不仅对认知活动起制约作用,而且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境是连结学生情感的纽带,它在培养学生情感素质方面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不能告诉、讲解,更不能强制、命令。”通过多媒体再现情境,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与课文共鸣的效果。如本课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眨”等词都闪现着小水珠的幸福感,学生读这小节时可轻柔、缓慢一点。如何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呢?我适时地播放了《莫扎特摇篮曲》,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眼想象,之后交流了自己体会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朗读这段文字时就找到感觉,通过自己的美读表达自己对文中所营造的意境的喜爱之情。
4、扩展创新,于课堂总结时:
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教师却希望及时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此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就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本节课我于结课时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说:“荷叶是我的()。”直接让学生说可能有难度,于是我出示了课件,上面有几种动物正在忙碌着,学生在此基础上还想到了其他的许多小动物也会来荷叶边玩耍,于是一个个奇妙、充满童趣的句子产生了。在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张扬,思维的火花在迸射。这是依托于多媒体掀起的课堂高潮。
可见,只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情感、创设学习氛围、再现文章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语文教学就会得到不断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以提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