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小塘中心小学 朱燕敏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的口语交流活动,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也特别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就要求在交际活动中,听者要迅速,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敏捷地思考,快速地组织语言,针对说者的谈话及时做出反应──或肯定,或反驳,或修正,或补充,或扩展,或深化,或提出新的见解或主张等,这时,原来的听者变成了说者。而说者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在鉴别之后,以便对自己原先的谈话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时,原先的说者变成了听者。在这样的交际活动中,说者和听者的角色在不断地互相转换,直至一次口语交际活动结束或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谈话告一段落。所以,我们说口语交际的生命力就是互动性。
一、无中生有──擦燃互动的火花
交际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活跃思维,营造气氛,而且可以暗示交际的内容和方式,要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必须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境进行交际。让学生置身其中,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
1、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网络,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如我在一年级上册《我们的画》这节课里,就设计了几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小小艺术家交朋友”,“小小艺术家办画展”,“红领巾广播──小喇叭”,“小记者采访”,“未来的画”。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去学习让别人采纳自己的意见,去学习热情,大方的进行口语交际。
2、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生活是口语训练的主要源泉。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如:在这节课上,我就设计了一个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的情境:“小朋友们不但画得好,说得好,办画展更好,咦,红领巾广播站又开播啦,你们想把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在小喇叭栏目中报道吗?谁愿意先来报道同学们可要认真听,评出哪位报道得最流利,精彩。”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巧妙搭建“交际”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舞台”展现自己,善于表达。
3、展开想象,丰富情境:
小学生对未来总是充满着神奇美妙的幻想。利用小学生这一特征,我设计了幻想语场──“未来的画”这一环节,拓展口语交际的视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未来的画”说一说。这样学生“我要说”的欲望呼之欲出,“我要说好”的竞争意识油然而生,“我是一个好听众”的要求自觉形成。学生眉飞色舞地说到:“我想画一个未来战士;我想画一个未来的家;我想画一个未来的神奇森林……你呢?”学生在想象中翱翔,在学生的对话中也突现了互动的情境创设。
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大力开发口语交际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扩展,延伸,营造出能够有效地诱导学生互动的情境,擦燃互动的火花,让他们在接近现实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切实提高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独具匠心──激起互动的涟漪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往往有一些能够诱发学生兴趣的交际点,教师应当独具匠心地在教学点中引发互动交际,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言语表现的灵活性。
1、师生互动是先导:
活动中师生交流是互动的先导,通过师生问答,师生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如:我在这节课就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扮演一位参观者,煞有介事地观看着画展,一边自言自语:“哇,这些画画得真好呀,我真的很想认识一下这些小画家,和他们谈谈。”然后就指着其中一幅画问学生:“请问这幅画是谁画的,我很想跟他交朋友呢。”这样的教学手段把师生引入了“小小艺术家交朋友”这一情境中,形成了互动,对话的氛围。实现了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目的。同时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了怎样把自己的画介绍给朋友,做到不但大胆,大方,大声,有礼貌,而且要清楚和完整。师生之间的互动走出了师生圈,转换了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与学生融为一体,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交际的真正主人。
2、生生互动是主旨:
生生是教师示范之后学生的发挥,也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交换思想的过程,所以特别容易激活学生思维,因为,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如:在这里我就设计了一个环节:“小小艺术家交朋友”,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画,评评谁讲得最好,展示自我;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介绍他们的画。听众就要向介绍者说说:“我很想成为你的好朋友,是因为……”这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就鼓励了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3、群体互动是后盾:
群体互动是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人们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的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如:我又设计了我知道同学们除了会画会说,还会办画展呢。那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办个画展。再给画展加上个名字那就更好了,例如:科技园就是一个不错的名字,行吗通过群体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人人都为自己小组的画展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说说为什么。学生们在整个过程都各抒己见,争持激烈,全员参与。
老师独具匠心地借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铺设一个个交际点,在互动中激起一圈圈交际的涟漪,让互动更好地体现出口语交际的生命力。
三、穿针引线──搭建互动的平台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那么在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我们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的课堂内,而要把互动带到课外,教师的穿针引线能使本来封闭的互动环节变得开放,从而形成一个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交际场。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是课间,所以,我利用课间,带学生去参观我校美术组的画展,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与别人交流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想法,学会由衷地欣赏别人。我就引导学生尽量在交流的时候做到流利,清楚,准确。我还建议孩子把看到的画,想象成一个小故事,编演出来。同学们争先恐后,把最精彩的一面,用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品搬上舞台,在表演中,丰富了语言,开拓了思维。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画带到社区和老人活动中心,让孩子们去把自己画介绍给大家,也学会了别人快乐,自己就更加快乐的道理。
通过这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帮忙穿针引线,只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体现了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四、有的放矢──展示互动的魅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对祖国的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感不强,容易出错,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互动中评价,重视教师的引导规范,学生之间的互相指正和鼓励。第一,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会受到方言的影响,中间夹杂着许多的"土话",还有的是会有一些自己不大注意的语病,那么我们就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如:句子不完整,罗嗦,重复,次序调换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其次,除了教师的评价外,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互评,让学生们在认真倾听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如:让学生在倾听时做到:“你最喜欢的是谁的说话。”“请大家仔细听,有没有好的建议”“能把你觉得听的过程中,觉得印象最深的地方一起分享一下吗?”在交流中做到:“×××,你好,我觉得……”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可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师,生评生,生自评的互动局面,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我都注意以一种对话的形式进行评价,那交际的密度和方式才会更多。
上述教学随想启发我们,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如竞赛,模拟表演,评价等多种形式,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们不但要注重听说双方的双向互动,注重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在交际中学会交际。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与人打交道的机会,主动合作,多说,说好,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能说会道的小学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