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小学 许 珍
第二次执教时引领学生感受象形字特点、演变的过程:
师(出示十二个象形字):这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你觉得它们是什么?
生:我觉得它们是图画,有小鸟,有禾苗……
生:我觉得它们像是字宝宝,太阳好象现在的“日”字。
师:你觉得它们是字宝宝,那你能看出它们都是些什么字吗?
(学生自由说说这些字,教师逐一出示生字)
师:你能找出你说的最好的一个字说给大家听听你是怎么看出这个字宝宝的?
(指名生说:我觉得这个字的点和撇像羊的角,一竖像羊的胡子,我想这个字就是羊字……)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你觉得它和现在的字宝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以前的字宝宝好象图画,写起来比较麻烦,现在的字宝宝笔画变少了。
生:以前的字宝宝有长的,圆的……现在的字宝宝写起来方方的。
……
师:请你猜一猜,为什么现在的字宝宝会变的方方的?
生:写起来好看一些。
生:更加容易写。
……
师:如果让你给这些字宝宝取个名字,你准备为它们取什么名字?
生:我叫它画起来的字。
生:我叫它图画字。
生:我叫它像字的图画……
师:我们的祖先也为它们取了个名字,叫“象形字”。你知道什么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有一人举手):大概是很像物体的形状的字吧。
师:小小年纪就能理解大人的心意,真了不起!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们也是字宝宝,只不过这两个字宝宝是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看着东西的形状造出来的,这样的字宝宝也就叫“象形字”。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些象形字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字宝宝了。
…………
师:很多小朋友是看图猜出来的,还有什么办法猜出来?
生:还可以看字猜,看到日字,我就好象看到太阳一样。
【我的反思】
《口耳目》整篇课文把画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课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频字,如:口、耳、羊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学生应该会读、会认。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本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游戏、儿歌识字等方法,认识巩固生字,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要通过学习,让童心徜徉于快乐的母语殿堂。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从汉字本身看,它是平面型方块文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多向展开,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如果只是枯燥的学,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
朝着这样的目标,我开始了课堂实践。上完课后,再回头审视我的课堂教学,欣喜地发现,原来我和新课程的新理念曾靠得那么近:
1、重视情感识字的理念,使学生在识字上有了不竭的动力: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有没有情感态度的要求呢?答案是肯定的。工具是被人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学生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语言文字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更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加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枯燥地分析字形,读准拼音,那将扼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因此,我将学生喜欢的游戏贯穿到整个课堂中,通过猜谜发现古今字之间的联系区别,通过兑换门票,快速认识10个生字,通过读感谢信来用一用生字……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逐步认识生字,会用生字,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学习可以如此轻松,识字是如此有趣。有了这样的识字兴趣,学生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会有十二分的兴趣去认识更多的生字。
2、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识用结合: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识字作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更要加强实践能力。因此,我在学生认识巩固了12个生字后,用了“读感谢信”这一环节,打开一个信封,出示一个汉字,让学生来用一用这些字宝宝(组词、说话),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中,我用找对应的小门票这一游戏,让学生根据图与古汉字快速找出现在的汉字。“找”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根据古今汉字的联系,认一认,找一找,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找门票的自豪感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教师渗透学生可以通过看图找,联系认字的方法。在学习“田”与“木”的不同时,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两个 mu,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让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合作的科学态度。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魅力与重要,这是教给学生识字第 2、第3种方法:分析两个字的字义与他人合作学习。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主动识字能力。
新课程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要认读400个汉字,怎样使得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地去认识它们,而不感觉枯燥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要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识字。──“联系孩子们自己的儿童生活”,只有触发孩子心灵中那种对生活的热情,时刻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是学习,那么,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中注重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快乐的情绪,激烈的情感……这些人性的东西将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一上课,我就将学生带入“字宝宝游乐园”的情境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将课堂设置成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游乐园,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字宝宝,说说是怎样认识的,让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激发起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生活识字的行列中。然后,利用一位学生自制的识字小贴画,展示了生活识字的成果及表现形式,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网络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展翅飞翔。
在我努力将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时,我也清楚地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
1、如何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象形字的韵味美、构字美?
象形字从在图形中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意为一体的表意文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汉字是微妙的,就像一个阿丽丝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课堂中,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让学生欣赏汉字的优美造型,领略象形字结构之美的审美过程。象形字出现在第一册的教材中,以后将在很长时间内不再出现这样的课文,如果,我们教学的这一课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象形字演变过程,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充分感受一笔一画的转变所带来的美感,也许,我们的汉字对于学生而言就像一幅幅色彩明艳的美术画罢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汉字的美会在学生面前显示得淋漓尽致。可遗憾的是,我却失却了一次对学生的绝好的教育机会。课后,我在思索,如果只抓住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象形字展示教学,把戏做得更足一些,也许学生就不仅停留在学习了许多汉字,还会受到了更美的熏陶、感染。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母语。在我第二次执教时,便充分关注了这一点,因此,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
2、对学生学习情况关注不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过于注重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多的教学环节容易让学习变成浅尝即止。更多地是让人感觉课堂仍是教师作为主宰,学生是在往教师预设好的圈圈里跳。教师应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掌握了什么?还需要学习什么?其实,课后我在想,如果删除掉后面一些环节,只将“读感谢信”这一环节充分展示,也许学生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等方面能得到更多地收获。
哥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新。”我深信只有在新课程的课堂中不断实践,不断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才有可能在新课程浩淼的大海中激起朵朵绚丽的浪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