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小学教研室 李 莉
【引言】
新课标、新教材相继出台,老师们在学习、感悟中接受新理念的洗礼,在旧与新的观念撞击中,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大胆地求索与探究。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我们的课堂理应是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乐园。课堂上教师不仅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家长,同样也是学生。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完善,共同构建人生历程中难忘的一段经历,使生命充满活力。
【背景】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教与被动的学理应退出教学舞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教师该怎样与学生和谐相处,该怎样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呢?这的确值得探究。
【案例描述】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课标实验教材《雨点儿》的片断。
师:(看课件描述情景)同学们,瞧!数也数不清的雨点儿,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赶着集似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它们要去哪?干什么?请自己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生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并思考能读懂些什么。)(师巡视)
师:请同位分角色读读这几段,再讨论讨论各自读懂了什么?
生分角色读,并讨论。
(全班交流)
生:我读懂了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
师:你很会读书,读读那一句吧。
生:我知道了大雨点要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
师:你很会思考。读读你读懂的这一句。
生:我觉得小雨点儿很可爱,它可以让我们的花草更美,我喜欢它。
师:你也很可爱,你是用心去读书的,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读读这一句吧!
生:我觉得大雨点儿很傻,到没花没草的地方多没意思,还不如和小雨点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多好呀!
师:你有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都很会读书,都读懂了一些内容。
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四人小组讨论,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组织指导)。
生:为什么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生: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草的地方?
师: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读读最后一段吧!
(生自读、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小雨点能让花更红,草更绿。
生:我觉得大雨点儿一点儿也不傻,它很了不起,它让没花没草的地方也长出了红花、绿草,我喜欢它。
师:你们真会读书,小脑袋可真聪明。还有想表达你自己的看法的吗?
生:我觉得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为我们人类美化环境,我们都应该感谢它们。
师:你想得多全面呀,思考得多深入呀。那么,你还想对小雨点和大雨点说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动手写一写。(生自说,也可以动手写;同位互说)
【反思与讨论】
《雨点儿》片断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在充分读书,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再与同学进行对话,与教师进行对话。对话是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的。教师始终能尊重学生生命个体,尽可能发挥学生主体潜能,在对话中,教师真正地俯下身去,与学生一同读书、一同思考、一同探究。教师还很注意倾听,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课堂上学生很好地释放了自己,用心思考、发现、表达,潜能得以一定的激发,课堂充满了生机,但教师在激情、激趣上还不够完美,今后还应进一步完善。通过此案例,给我们如下启示与思考: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释放心灵的前提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释放心灵,展现自我,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环境。那么,教师就应真正俯下身去,作为朋友,作为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发现及欣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发挥“皮格马列翁效应”,勾通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心灵的勾通,情感的交融,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使每个生命个体焕发生气。《雨点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较好地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表现是无拘无束的,心灵的释放是酣畅淋漓的。
二、多维参与是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的保障
传统的“一维”目标、“一维”结果,使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克隆物”,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和彻底否定。它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真正地将每个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强调发展个性的需要,强调学生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多心理与生理方面的综合矛盾运动,从而整体推进,完成“三维目标”。那么“三维目标”的教学方式就必须是学生主体的多维参与。
1、全员参与:我们强调的课堂主体决不是那么几个“爱表现”的好学生的展示台,而应是每个学生共同发展的天地,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予到学习过程中,形成全员参与。另外,除了个体学习外,还应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各项交流,从而形成真正地具有活力的、生动局面。《雨点儿》教学中,教师能够多次安排大块时间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并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收效较好。
2、情感参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乏情感的语文课堂,很难成为好课堂。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段心路历程,因此,教师只有饱含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才能使得师生对话成为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课堂上才会高潮迭起,精彩不断。《雨点儿》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调动还不够,“饱含一个情”应成为教师的不断追求。要注意:激情同时,要有机地与加强认知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另外,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情理交融,还应注意的是当今课堂不再是枯燥的学堂,而应是充满趣味的乐园,学生应是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因此,,风趣的语言,趣味性的教学形式,都能激起学习兴趣,这一点上,《雨点儿》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充分,“追求一个趣”应成为教师的所爱。
3、行为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最直接参与就是行为参与,一般来说行为参与表现在动脑,动口、动手三方面。动脑即质疑思考,“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因此,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引导他们主动质疑。动口:让学生多读、多说、多讨论,在动口中发展语言。多动手,多让学生进行写写画画、摆摆做做,增强动手能力。
4、思维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思为核心”,真正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学生的潜能个性才会显现,智慧的火花才会放射异彩。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思想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得以启迪、发展。
总之,要想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展示的舞台,教师就应遵循“人本主义”精神,尊重每个生命个体,唤醒和激活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学中要“以思为核心”,“饱含一个情”,“追求一个趣”,使每个学生的生命历程充实、精彩而快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