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第一小学 谢浩荣
【情景说明】
《雨点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从而让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一年级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在识字中读文,最终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富有动感的美丽画面,激情谈话导入
师:看见这个画面,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学生畅所欲言,兴致勃勃)
师:想知道课文讲些什么吗?想知道就自己读读课文。(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
二、 识字读文,整体感知
师:谁能把带有这个生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师:瞧,学会了这个词,你们读起来就通顺多了,再试一试。
(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找字找词找句,句中落实学字学词;读中找,读中识,识后又读。学生后来有点躁动了,思维也出现迟缓,气氛变得沉闷。)
三、体验性朗读
师:小朋友,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现在你们可以下位去找找自己的朋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生:(学生纷纷离座,下位自由寻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大声朗读课文。)
(几分钟后)
师:小朋友,你觉得你们的好朋友读得好吗?推荐推荐。
生:(纷纷举手回答)
我觉得A同学读得很好,很流利。
我觉得B同学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
(顿时,沉闷的课堂又有了生机。)
四、想像延伸
师:多好啊,这是谁的功劳啊?
生:雨点儿。
师:你不想对它说点什么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识字读文”,“体验性朗读”,“想像延伸”。整个教学设计是围绕“学生主体”如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设计的。诸如“看了这个画面你不想说些什么?”“你想知道课文中写了什么吗?想知道就读读。”“这是谁的功劳?你不想对它说些什么吗?”等等,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识字读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出现了生理疲劳现象,注意力开始转移,我们就应当调整教学程序。安排学生下位自由走走,放松身体,可以消除疲劳。其次,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摈弃了原先的教师固定的四人学习小组,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另外,这一环节的处理,还避免了“一二三,看老师”的单调乏味和“伸伸腿,弯弯腰”对教学环节的阻断,保持了整堂课的流畅.透过学生,我认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真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对教学中的“意外”,我们要珍视它、欣赏它、研究它,从而引导它,变“意外”为新的知识增长点,新的能力开发点,新的创新培养点。
蹲下来和学生的心贴在一块,抛却权威,你会发现眼前一片开阔;抛却“自我”,课堂上将不在尴尬,将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专家点评】
当老师的,遇到学生上课疲劳这个问题应当说相当普遍,因为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很短,从上课第一个环节的说到第二个环节的读,再到第三个环节的认读,学生因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出现了第一个疲劳点,这很正常,也是很普遍的。但出现这一问题时就需要我们老师灵活处理,哪怕是一个细小环节的适时改变,说不定就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对学生身体和人格的尊重。从以上的教学里面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处理常见的小问题,同样可以从小处着眼,获得大收获。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