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第四小学 潘雪燕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这一语文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的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学习才是愉悦的。
【案例1】《菜园里》第一次教学
1、引出课题:菜园里
2、菜园里有哪些蔬菜宝宝呢?请你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来。
3、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板书。
4、认识黑板上的生字词语。
5、再读课文,说说这些蔬菜宝宝有什么特点?
6、小结。背诵课文。
【对案例1的反思】
这一内容通常以在课文中找答案引入。这样教师直接地、生硬地把课本知识 “抛”给了学生,有哪些蔬菜,各有什么特点。再让学生学学生字词语,背诵一下课文,教学效果还不错。但教师没有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积累的全过程。这样学生的确学会了课本知识,可到了真正的菜园时,他真的都能认识吗?教学应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探索、思考、理解的基础上。于是设计了案例2。
【案例2】《菜园里》的创新教学
(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让家长带孩子走访菜市场,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在教室的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自由地围着桌子看一看,读一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今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有。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生:我知道。昨天我去买南瓜时也一直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后来妈妈告诉我黄色圆圆的南瓜一般在夏天才有。这种椭圆形、青青的南瓜是新品种,南瓜还有一种样子像电话,大家都叫电话瓜。
……
【评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课例从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让家长带孩子走访菜市场,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初步了解和感知蔬菜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汇报读书情况的环节,进行课程资源调查情况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本课例的特点之一。学习儿歌时,教师采用了自学──交流──质疑──学生释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并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反思】
1、要在教材的深加工上下工夫
案例2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改变了传统由教师按照教材,把概念直接“抛”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让家长带孩子走访菜市场,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先让学生有生活的认识,再让学生学课文,完成对知识的再认识。问题的引发自然、恰当,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学生探究问题本质联系的产物。考虑到教材是线性的、封闭的体系,而教学是生动的、灵活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深入挖掘知识内部的联系,对教材进行处理,设计出一个既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又不同于教材编排顺序的教学过程,使之成为非线性的、开放的教学。
2、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案例2中引入了探讨活动,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知识课生动起来,充满了乐趣;知识的给出,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抛”出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理解的。教师的工作是把教学设计成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辅助、观察猜想、揭示不同、形成知识体系等一系列过程。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结果的掌握;案例2侧重于知识的产生、构建、形成,学生对过程的探究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学习能力。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设置丰富的情境、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知识,或是发现有关的各种书上没有的知识。这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再创造原理”。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就认为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思考者了。教师的关键是设计好的问题情景和活动,并在学生探究受阻时,恰当地介入和诱导。
总之,把学习嫁接到生活中,把生活融入到学习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现教材和生活的对话,语文学习,才能实现人本的回归---即品读课文,也是品读人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