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第五小学 李秀华
经过两个多月的课改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如今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高分。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上新课程《菜园里》时,努力体现着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是这样布置教室的:教师的中间,学生每5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每小组的课桌上,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胖胖的萝卜,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细的豇豆。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这是我正在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我亲切地问:“大家看,我们来到了‘菜园’里,看到了那么多的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孩子们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孩子们的兴趣,我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座好。”
的话刚说完,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在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我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他们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孩子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我心中比吃了蜜还甜。等他们读的差不多了,我又说:“下面,李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我首先举起一个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小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你们找得真快,真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前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孩子们准确的齐读“南瓜”。
我把其余的蔬菜都一一出示,那原本很难很枯燥的生字,现在学得如此有滋味。
“小朋友学得真快,你们想不想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我用商量的语气问。
“想!”
“那好,请每小组的组长当小老师,其余的小朋友找卡片度。”我又给他们分工。瞧,那一位位小老师,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上,孩子们清晰、自信的朗读,声声入耳。
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的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的表达出来,我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并根据豇豆的特点,为他编了一句好听的儿歌,你们愿意为其它的蔬菜也来编一句好听的儿歌吗?”
“愿意!”孩子们齐声回答。
“那好,你们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蔬菜,看一看,摸一摸,还可以闻一闻,根据它的特点来说。”
顿时,孩子们就像插上想像的翅膀,想象力丰富得着实让我惊讶。有的说辣椒像月牙,有的说南瓜像车轮;还有地的说萝卜胖胖的、白白的,好吃又有营养──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迷在“菜园里”,迟迟不愿离去,还想和我讨论那些蔬菜的特点。为什么课改以前,我从没体验过和孩子们如此的亲近,从没体验过一节可如此的短暂,而这堂课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想主要归功于我的教学理念的更新。我在课堂上极力的体现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提供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环境,学习情境。做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这课堂中,我直接将情境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的分成了认识生活和探究生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走入相关认识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的生字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字音,认识了他们,欢快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孩子们由看一看、摸一摸以及闻一闻,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黄瓜身上都长着小刺”,“豇豆像一根绳子”──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们讲解的,更不是硬塞给他们的,而是孩子们独自探索的“伟大”成果。孩子们通过生活获得了知识,又通过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在这一课中,不但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而且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虽然在课堂上,我没有直接传授学生什么知识,不再是施教者,学生也不再是仿效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首先我领着全班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菜园里”,让他们自己来认识蔬菜的名称,并用你想说哪样蔬菜,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说蔬菜的特点,编儿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想这就是新课程和以往课程的本质区别。
我坚信:实践 反思 再实践=提高、成长。让我们一起在认真实践和刻苦反思中,调整好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