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学 蔡朝霞 王桢
【理想描述】
我们认为,一节好课应体现“效率、效果、效益,生本、生成、生命”这六个关键词。好课的前提是有“效果”,即让全体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均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其次是有“效率”,即提高四十分钟的教学有效性,将功夫花在教学重、难点,能力训练点,思维拓展点等方面;继而是有“效益”,即师生在平等对话的状态下,超越预设,生成精彩,实现“双赢”。理想课堂一定是效果突出,效率很高且效益显著的课堂,她充满着人文情怀,闪耀着智慧光芒,洋溢着成长气息。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武汉小学“童心教育”理念,我们认为一节优秀的阅读教学课应符合以下标准:
内容项目 | 评价标准 |
教育 理念 | 1、树立并体现尊重儿童、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现代儿童教育观。 2、高扬追真、向善、求美的童心教育核心价值。积极构建真实、动态、智慧、生命的童心课堂。 3、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 |
教学 预设 | 1、准确、深入地解读教材,有自己的见解,恰当地整合教学资源。 2、准确、明晰地设置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科学恰当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3、科学分配教学时间,有序安排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有效选择教学策略。 4、充分了解执教班级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制定有效的分层教学预案。 |
教学 现场 | 1、准确把握教学节奏,有效分配教学时间,灵活调控课堂生成,保证全体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活动机会。 2、创设开合有致、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场”。引领儿童在读、思、议、练等体验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营造平等对话氛围,尊重儿童独特体验,注重正确价值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立互助式学习共同体。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
教学 实效 | 1、师生教学相长、情感交融、共享共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良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2、扎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获益,体现出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练习有目标性、层次性、适量性、实践性,单位时间内完成率、正确率高。 |
教师 素养 | 1、基础知识扎实,文化底蕴丰厚,综合素养全面。 2、教学语言清晰流畅、生动丰富、有感染力,儿童易于接受。 3、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贴近儿童。 4、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反馈灵敏机智。 |
【实践呈现】
《雪地贺卡》是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我们制定的第二课时目标为:以三张贺卡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美好童心,所以要去呵护童心的内心情感。
这节课在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以下笔者试解读三个教学片段,由此进一步探索阅读“好课”的评价标准。
片段实录一:透过质朴童言,感悟纯真童心
1、阅读提示: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特别关注第一张贺卡的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2、学生读后,围绕第一张贺卡谈感受。
生1:我们平时都是给老师、朋友写贺卡,刘玲却写给雪人,我觉得很奇特。
师:(表示赞同,若有所思)怎么给雪人写贺卡呀?
生1:刘玲是个爱幻想、有童趣的小女孩。
生2:读了这张贺卡的内容,我觉得雪人又白又胖,很可爱。
师:你喜欢这个雪人吗?(生点头)好,读出你的喜欢之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贺卡的内容)
生3:从“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我感受到刘玲很关心雪人。
师:真会读书!(课件标红句子“你一定不怕冷……你饿不饿呀?”)咱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4:刘玲一直想着雪人,怕雪人晚上害怕。咱们小孩子胆子都是有点小的。
师:是呀,寒冷的冬天,窗外的雪下得那么大。别的孩子也许早已躲进温暖的被窝,可刘玲还在惦记着谁?(生:雪人)是呀,她还在给雪人写着贺卡呢……
(指名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读出了关爱之情。)
师:一连串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玲对雪人一份诚挚的关爱。
生5:我从“咱俩做个好朋友吧!”感受到刘玲愿意和雪人交朋友。
师:听了你的读,我觉得想交朋友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学生再次读“咱俩做个好朋友吧!”,很有感情。)
师:听出来了,刘玲不仅关心雪人的冷暖饥饱,还担心它会孤独,想和它成为朋友。
师:再看看祝福语——
生6:刘玲祝雪人新年快乐。她把最好的祝愿都给了雪人,真是个善良的姑娘!
3、师:从这张小小的贺卡里,我们读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喜爱,更读出了她对雪人的关爱。谁愿意把贺卡的内容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2名学生朗读贺卡内容,均读得很动情。)
4、师:是呀,刘玲是很当真的,她那么认真地把雪人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孩子,把热情诚挚的关爱给了一个冰冷的雪人。我们一起读这张贺卡!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贺卡内容)
5、师:多么可爱的雪人,多么幸福的雪人,在飘着雪的圣诞夜,收到了这张特别的贺卡,收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透过贺卡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情感和美好愿望的小姑娘。这让文中的“我”格外心动,所以作者说——(指名读第三段)
6、教师小结:正是这张贺卡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竟生出了羡慕、嫉妒雪人的孩子气,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刘玲的童话世界。
【点评:“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表达思想情感、读中积累语言是“读”的重要功能。有一位语文教学专家说:“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看似一张内容极为简单的贺卡,教师设计了不同形式与层次的读:分句读、整体读,自由读、展示读,个别读、集体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走进文中描绘的意境,把简单的内容读丰富,把文字背后的情感读出来。】
片段实录二:深入解读文本,对话激发真情
1、“我”还是把贺卡寄了出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5-9自然段,然后说说大致内容,引出第三张贺卡。
3、学生围绕第三张贺卡交流:
(1)解读1、2句(课件标红)
师:给雪人的贺卡居然收到了回音,怎么能不让人惊喜、激动呢?
(连续指多名学生读1、2句,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惊喜、激动之情。)
师:让我们回过头想一想:假如你就是刘玲的好朋友、好同学,10天前,刘玲告诉你她给雪人写了张贺卡的时候,你会对她说什么?
生1:太可笑了,你怎么给雪人写贺卡呢?它又没有生命,是不会知道的!
生2:刘玲,我只能说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给雪人写贺卡,纯属浪费感情!(众生笑)……
师: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假如你是刘玲,又会怎么回答呢?
生1:我相信雪人是有生命的,她能看到我的贺卡!
生2:就算你们笑我傻,我也愿意做个傻傻的美梦……
(2)解读3、4句(课件标红)
师:即使今天收到贺卡,同学们仍不相信。(指名读,以读代讲)
(3)解读后面的句子(课件标红:“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15个惊叹号”)
师:谁能把刘玲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学生朗读,把两个问句读得很急。)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刘玲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回的贺卡。
师:看看这个词“十万火急”心情如何?
生齐答:十分着急。
师:再加上“15个惊叹号”呢?怎么读?
(再次指名读,学生加重语气读“十万火急”、“15个惊叹号”)
师:你不仅理解了她的心情,还读出了她的心情。
4、教师小结:无比惊喜——半信半疑——急切期待,第三张贺卡把刘玲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都表现出来了,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学生齐读,朗读效果很好。)
5、师引疑:刘玲知道这贺卡不是雪人写的吗?(生七嘴八舌答:知道!)明明知道是假的,却又希望是真的。这种经历你们有过吗?
生1:我有过这种经历。小时候我一个人睡觉很害怕,就抱着布娃娃一起睡,跟它讲话。虽然知道布娃娃没有生命,但我却把它当成好朋友,让它陪着我。
师:你说除了很多小女孩的心声。
生2:以前我们小区里前一座马的塑像,我很喜欢骑上去玩。每次骑在“马”上,就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大将军,在指挥战斗。(师生笑)妈妈总是说那是匹假马,可我就是不愿意她这样说,把它当成属于我的真正的战马。
师:你们说得真好。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希望那是真的。原来这种愿望就是幸福的、美好的!这就是孩子,就是童心。
【点评:在引导学生读议这张贺卡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两个教学情境:一是用“假如你就是刘玲的好朋友、好同学,10天前,刘玲告诉你她给雪人写了张贺卡的时候,你会对她说什么?”和“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假如你是刘玲,又会怎么回答呢?”的问题换位体验;二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把学生的情感唤醒,童心在课堂绽放出动人的笑脸。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需要,才能真正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师生间自然、亲切的对话中,课堂上有许多精彩的生成。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内在的情感,让孩子的能力和情感和谐发展。】
片段实录三:读思议练结合,升华情感共鸣
1、教师过渡语:尽管没有等到雪人的回音,但刘玲的身后却有了一双深情关注的眼睛。
2、师反复引读第7自然段:
师:“我”一直惦记着刘玲,“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
(指一学生接读第7自然段)
师:“我”站在窗前,见到了那个平安夜用贺卡给雪人送去美好祝福的小女孩——
(再次指一学生接读第7段)
师:看,那是一个小手冻得通红却不时捧雪拍在雪人身上的小女孩——
(学生一起接读第7段)
3、小练笔:(课件出示)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嘴里轻轻念叨着
师:刘玲在想什么,又在说什么呢?
4、学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入情入境地写着,教师巡视,相机点三名学生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带到文章中读出来。
师:(配乐有感情地读)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刘玲。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嘴里轻轻念叨着——(学生接着读出自己写的内容)
生1:雪人,你能听到我说话吗?请你告诉我,那张贺卡是不是你写的!如果不是你,会是谁呢?我真的很想见到他!
师: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嘴里轻轻念叨着——
生2:同学们都不相信你会给我回信,可是我相信!就算是好心的大人写的,那也一定是你请他帮忙写的,对吗?这是我新年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师: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嘴里轻轻念叨着——
生3:雪人,你是这么可爱,这么纯洁。我希望你永远不要融化,我想和你成为好朋友!我会永远等着你……
生齐读:雪人橘红的嘴唇依然鲜艳。
【点评:语文教学需要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训练需要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及认识有机结合。这种随文练笔用得恰当而有新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独特情感的表达。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个环节有机地将读思议练结合起来,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随着背景音乐缓缓的流出,学生一定有倾吐的胸臆,教师顺势设计的练笔,为学生情感抒发提供了平台。然后,伴随着文本的朗读和学生的写作片段的整合,使文本、作者、读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正是教师树立了尊重儿童、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现代儿童教育观念,以学设教,为学而教,力求让学习目标尽可能适合学生;学习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吸引学生;学习过程尽可能提高学生。努力追求将童心教育理想化为教育实践,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课堂生活,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人反思】
要想追求更为理想的阅读教学课堂,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则是永恒的基点;“让学生学”则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童心教育理论,用一颗真诚的心善待孩子,用一颗从容的心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孩子,同时也要记住自己是从孩子长大的。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回到在“理想描述”中提到的“效率、效果、效益,生本、生成、生命”六个关键词。我们认为,后三者是实现前三者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是“生本”。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让课堂永远是真实的“课堂”。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无论是教材解读,还是教学预设、教学过程始终是以学生为本,站在儿童的视角,尊重儿童的体验,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第二是“生成”。机械重复的课堂缺少灵气,墨守成规的课堂缺乏思想,人云亦云的课堂缺乏个性,浮光掠影的课堂没有实效,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里有智慧的碰撞,这里有观点的交锋,这里有情感的交融……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我们的课堂在教学内容保持相对确定的同时,有着更多的变数,有时是教师的有意延伸拓展,有时则是学生无意的“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上,学生既有计划内的收获,又有意外的惊喜和不曾预约的精彩。
第三是“生命”。我们理想中的阅读课堂是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唤醒灵智,激励生命的潜能,需要你创设开合有效,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场,需要你引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它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同时兼顾语言和精神,让学生在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时,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沐浴情感的阳光。它需要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领会;对语文教材的智慧解读;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处理。它更需要我们对儿童的尊重与理解。
理想的课堂,似清水芙蓉,质朴无华,不必特意雕琢。真正的“好课”无须张贴改革的标签,也不必追赶创新的时髦。为孩子的发展而教,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教,为自己的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而教,是我们教师职业生活的梦想。我们愿静静追寻理想的课堂,让学生幸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