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学生:搜集有关新年的诗歌。
教材简析
大自然带来了春的气息,也换上了新的容颜。我们手上一切都是新的。大家又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计划自己的未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踏踏实实地迈出每一步。作者用优美的诗句、浓郁的情感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
全诗共有5节,分作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了新年的新气象。第二部分(4~5节)用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新的一年里新的打算、新的起步。这首诗语句朴实、流畅,极富韵律感,饱含充沛的感情,利于引导学生感受新年那旺盛的生命力,激起他们的热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句的意思,感受新年的新气息。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节:细读这段,畅谈感受,引导学生从河水、燕子的梦想感受到新年蕴涵着的春意,蕴涵着勃发的生命力。轻轻朗读前三行,把我们感受到的美好和希望展现出来,再激情地朗读后两行,抒发内心的赞美和渴望。
*第2节:新年给我们带来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引读这一节,或对读这一节,再说说根据这段文字你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新年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希望。
这一节写出了森林、村庄、城市、广场呈现出的新气象。
*第3节:新年,我们身边会有哪些新事物呢?默读这一段,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新年是一个新起点,充满生机。在畅谈后引导学生质疑不懂的地方,如:为什么梦像小溪一样明亮?以此为突破口,感受新年拥有新的希望,由此再诵读这一节,把那拥有希望的喜悦展示出来。
*第4节: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让学生用诗句作答。并质疑这一节中的不懂之处。“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指的是什么?在讨论后,同学们的意见一定会异彩纷呈,老师适时引导小结,唤起学生对新年的热爱和激情。
*第5节:前两行把日子比作了珍贵的叶子,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每一天都要过得充实而有价值。如何珍惜呢?引读后面几行诗句,让学生再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打算。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淙”的读音,是平舌音。书写指导的重点在“橇”这个笔画较多的字,引导学生注意三个“毛”字的大小,及第二个“毛”字笔画的变化。
*课后第1题:这课的诗句洋溢着激情,当我们诵读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进行积累、背诵。
*课后第2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句子的含义,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了解诗句中的事物所指的实际情况。联系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从文中的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叶子”实际指的是日子。“青翠”指日子是珍贵、美好的,而“诚实”的脚步是暗指我们要脚踏实地地过每一天。
*课后第3题:是本课的拓展,在学完全文后,畅谈自己的打算,既是对本课学习的回馈,也是学生练习表达的平台。
教学设计参考
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
1. 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 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 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诗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淙”、“垛”的读音。
2. 开火车读诗句,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受新年
1. 学习1、2、3节。
(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板书。
(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
(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2. 学习第4节。
(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
(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
(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
(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
3. 结合课后2题、3题学习第5节。
(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叶叶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气)。该如何珍惜这珍贵的日子呢?默读最后一节。
(2)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配乐朗诵,拓展感悟
1. 配乐朗诵全文。
2. 试背1、2节诗。
3. 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张忠 王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