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教材简析
《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为《高山流水》悼知音。
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凭吊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
解读与提示
*第1、2段:介绍了俞伯牙琴艺高超,却没碰到过能听懂他音乐的人。引导学生抓住“琴艺高超”和“始终”两个词语,体会伯牙“曲高和寡”“知音难求”的心境。
*遗憾:大为惋惜。
*第3、4段:这两段讲了伯牙面对江水明月,弹奏《高山流水》,借曲抒情,展现的是一幅风轻月明、江清水平的画面。学生只要对这种景象有所感悟,体会到伯牙因景生情,心中畅快就可以了,不必过多讲解。
*第5、6、7段:这段紧扣7段中的“一见如故”,讲述了伯牙和子期因音乐而结为知己的过程。听到“志在高山”部分时,子期“啧啧赞叹”,听到“志在流水”部分时,子期又“意味深长”。子期的两句话,令伯牙“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理解伯牙的激动,一定要回扣第2段中的“始终”一句,从而才能更深地了解伯牙所说的“知音难遇”。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一见如故”展开思考、讨论,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第8段:伯牙如期来到江口,而等来的却是子期过世的不幸消息。教学时要注意子期临终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听听先生的琴声。”体会子期临终前对伯牙的思念。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第9、10、11、12段:这四段讲了伯牙听到了子期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他弹奏完《高山流水》后,把瑶琴摔得粉碎。教学这几段时,要引导学生读词句,从伯牙“噙着泪水”“摔得粉碎”“唯一的知音”等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伯牙内心的痛苦。建议把课文的第6段,伯牙遇到知音时的激动与此时痛失知音联系起来理解,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体会伯牙痛楚的心情。
*第13、14段:后人为了纪念伯牙和子期这两位知音的友谊,筑起了古琴台,把小山取名为碎琴山,“高山流水”和“知音”这两个词也就有了更深的含义。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来到碎琴山,来到古琴台,想起这个动人的传说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识字写字教学: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
*课后第1题:俞伯牙和钟子期在一次偶然相遇时,伯牙弹奏了《高山流水》,子期完全听懂了伯牙琴声中蕴涵的情感,两人相见恨晚,成为知音。把这一题放在随文学习中解决。
*课后第2题:这道题也适宜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带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人物内心的感情。
*课后第3题:可请学生学完全文后,进行摘抄,并进行造句练习。
教学设计参考
一、课题入手,质疑问难
1. 解题:“高山流水”指代什么?“知音”又指什么?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2. 结合课题和最末一段,提出疑问。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通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特别是“捺”字的读音。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 结合课后2题,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自己的知音?伯牙得子期赏识后,为什么激动不已?
(2)请学生重点理解课文5~7段,勾画描写子期和伯牙的神态、语言的语句,边读边体会。
(3)交流。
(4)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 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为什么钟子期要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听伯牙的琴声?伯牙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进而把琴摔得粉碎?
(2)请学生重点理解课文8~12段,勾画感受最深的语句,边读边体会。
(3)交流。
(4)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1. 自读课文13~14段,想一想:如果来到碎琴山,登上古琴台,你会说些什么?
2. 交流。
3. 积累本课词语,完成课后第3题。
参考资料
☆俞伯牙诗两首
其一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其二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祝升杨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