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之凌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二、教材赏析: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遥看瀑布悬挂峰前的全景;后两句从近处细致描写瀑布急泻之态。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把香炉峰写活了,再现了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气势。这三个字融会贯穿,轻声吟诵,仿佛瀑布就在眼前。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山行》一首优美的写景诗。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历来悲凉,可诗人笔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中的“晚”字更突出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因此就有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本诗以写景为主,人、景、情紧密结合,可谓独具特色。
三、教学建议
1.揭示课题,学习“古”和“首”两个生字。先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两个字。然后教师介绍古字的来历,最后介绍两首诗的作者及所在朝代。:
为什么十和口合起来是古呢?这是因为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从口头传说中了解历史,先民要知道他们以前的事,只能听爷爷、奶奶等上辈讲解,而爷爷、奶奶又是从他们的爷爷奶奶辈那里听说的。这样一代一代相传,很多的口头(十口)传说下来,也就是古代的事了。最早的诗也是人们口头流传的。
2.认读古诗。
这两首古诗有一些孩子会背,但生字不见得都认识。可以让会的同学先背一背,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吸收优秀诗文,另一方面给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一个感性认识,缩短认读生字的时间。巩固时可以调动生活体验,通过认读词语或用字说句子等形式获得字音形象。
如:庐山、茅庐瀑布、飞瀑炉火、香炉紫色、紫烟
山川、大川笔直、直立尺寸、米尺怀疑、疑心
银色、银白小径、石径倾斜、歪斜霜雪、下霜
吸烟、烟火于是、由于
3.吟诵感悟。
古诗因时代久远,语言精炼,意蕴深长,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意境、韵味的感悟,需要日后来咀嚼,需要人生阅历来丰富。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
(1)学习《望庐山瀑布》,用画简笔画的形式感悟诗意。
①研究画什么,理解第一句。
构思简笔画:请同学们为这首诗配一幅简笔画,这幅画上最多画三种景物,反复读读这首诗,想想你都画什么?孩子们可能会想到画“太阳、香炉、紫烟、瀑布、山峰、银河”等景物,这是孩子们对诗的第一次感悟,教师要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日就是太阳。香炉是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尖,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香炉峰因此而得名。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银河”,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疑,可能是,怀疑。
②议一议如何画,理解第二句诗。抓住时机学习“川和尺”。
然后熟读背诵古诗。
(2)学习《山行》
①朗读诗题,理解诗题的意思。首先读诗题,理解“行”( )就是走的意思。走在道路上。在这个十字行的道路口,你可以行道南,也可以行到北,这就是古人写的象形字“行”。
我们现在说的,步行、行车、行船、日行千里都是这个意思。后来从字形又扩展了字意,即“道路”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然,如果老师不说也可以让学生用“行”组词
理解山行这首诗可以先说说杜牧山行的时候看到了那些景物,再说说作者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最后练习背诵全诗。
4.指导写字。
要写好汉字既要“观其形”又要“悟其神”。如:“川”是由三竖构成的,它的本意是河流。那三竖就是流动的水,写时要写出水流的气势和变化,所以第一笔要写成竖撇,撇要有尖,第二笔要收,第三笔和第一笔要保持平衡,放开。
古、首、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所占的比例小于下部。
烟、晚是左右结构,左侧的偏旁占三分之一左右,晚右侧的笔顺是:
尺的笔顺是:
“于”与“干”的差别在:于的第三笔是竖勾。
5.建议本课学两课时。
四、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