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略”中求“精”——听杨新丽老师略读课有感

王华

新学网 > 语文 >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民族英雄戚继光 > 民族英雄戚继光评课

此次生本教育试验课比赛,杨新丽老师执教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略读课展示给我们的是:教师过硬的语文素养功底,自然、朴实、利落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训练有素。听完本堂课,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略读课的教学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我怎样上略读课上了精彩的一课,对我的指导意义极大。

教师先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方法:一是学习人物的爱国情怀,二是收集资料;接下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然后围绕课后思考题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怀,再利用收集的资料进一步拓展体会,最后自然而巧妙运用百花园中的阅读内容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学习。整个课堂流畅自然,环节清晰,环环相扣,直奔主题且不断升华。其间教师不漏痕迹的指导与引导,使课堂效果令人叹服。

听完课后,我久久地回味着,不由得想起了那次马兰老师在全区小学语文素养大会上的发言:略读课文,要整体求略,部分求精,突出重点,粗知大意不是浅知大意。当时听后体会并不是很深,现在结合杨老师的课想来,才深有体会。

“该略则略,能略则略”:如字词的学习,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自学,然后利用较短时间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教师只是通过几个难理解的词语反馈即可,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再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的做法一样,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交流,而是直接要求学生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一针见血,直奔课文重点。最亮点的省略妙笔之处是处理学生收集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处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说出:什么样的什么人(人名)。这样处理,既节省了时间,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能力的巧妙反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每个学生不但积极收集了英雄人物故事,也提前阅读了。明确的说话要求训练了学生简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四人小组交换阅读故事,也是省时又扩大阅读量的好方法。

“部分求精、突出重点”是这堂课的浓墨重彩,在课堂中体现尤其突出。围绕着课后思考题,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就是文章的重点,教师适时提出:从中可以看出戚继光怎样的爱国情怀?为什么称他为民族英雄?体现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又让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使学生深入体会爱国人物的爱国情怀,达到情感目标的教学,真是“润物细无声”。《小英雄于连》的自然引入,更是突出重点的精妙之处,这已不仅仅是课内外的结合与拓展,实践训练,更是对文章主题的无限升华。

回想自己以前上略读课,真是万分惭愧,有时候是草草了事,让学生结合课后思考题简单解决即可,简直是“略到家”了;有时候又当精读课文去上,字词个个过,又是弄文章结构,又是细读体会。归根结底,没弄清楚何谓略读课,略读课该怎么上。我想,主要原因是没认真钻研教材,没有真正弄懂课标。那次听了马兰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明白了略读课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进行学习,回来后就尝试去做。在上《米芾学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学习字词,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我以闯关的方法出示相关题目测试,效果良好,而且刺激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这个过程可为轻松愉快。接下来就是直奔主题:读文后,你认为米芾之所以能成为伟大书法家的关键是什么?我话音未落,许多小手就争先恐后的举起来。我叫起了平时几乎不举手的何舒婷:“是因为他掌握了写字的窍门。”“课文中哪个内容告诉我们了?”“秀才的话。”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请你认真读读秀才的话,结合课文内容来体会它的含义。”教室了马上沉静了下来。

几分钟过后,孩子们慢慢骚动了起来。开始汇报学习收获了。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急于举手发言的人竟然那么多。我吃了一惊!平时左启发右引导,发言的人总是那几个,今天怎么了?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汇报的内容,不但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还能结合前面学过的《爬山》进行拓展理解,刘娟娟说:“这段话的意思和那位父亲对儿子说的话意思一样,都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我激动得带头给她鼓起了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喜的是在热烈的掌声背后还有在积极思考的孩子,刘文辉提出自己的质疑:“秀才让米芾用五两纹银买他一张纸,很简单,课文最后为什么说‘‘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孩子们终于深切体会到:米芾刻苦用心练字值得每个人学习,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更值得我们尊敬。

“粗知大意不是浅知大意”,从杨老师的课堂上,从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上,我深深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略读课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多交流,多实践,加强课内外的联系,适当拓展延伸,做到“略而不简,略中求精”。这才是略读课的精髓所在。

明白了这一点不等于能做到!

“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