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基础,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最“硬”的部分。人的一生中2~20岁是语言发展的最迅速的阶段。其中2~3岁是第一个最佳期,6~8岁是第二个最佳期。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研究证明:儿童识字,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最强(也最爱识字),以后逐年下降。因此,我们得紧紧抓住学生入学后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进行科学的训练,加大识字量。
可是,多年以来,汉字教学始终困惑着我们,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生字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让学生生动、有趣、活泼地学习生字,以至乐学好学?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字的难易与字义密切相关,与字的笔画数则关系不大;写字需要先理解字义。理解字义,使得形、音、义连接强而耐久,有助于儿童正确书写汉字;理解得越到位,书写正确越有保证。
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告诉女儿:“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保存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采用辨析字形识字,以生动有趣的汉字游戏贯穿始终,通过想象、图画、比较、讲故事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观察表达,放飞想象,大胆探究,合作学习,自主识字。
【片断一】学习“土”
“春天里,我们去植树。你端一盆水,我铲一锹土。”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土”,让孩子们观察,想象“土”字的来历。
学生1:我把上面那个“十”想象成小草,下面那一横想象成大地。春天来了,小草钻出大地,你瞧,还长出了两片叶子。
学生2:我把上面那个“十”想象成一堆土。春天我们去植树,首先要挖一个坑,从坑里挖出来的土堆在地上,有一大堆呢。
教师:孩子们真会动脑筋,想得真好。是啊,春天来了,冰封的土地解冻了,泥土软软的,人们便开始播种、植树了。你瞧,铲出一锹锹土,堆成一个土堆。来,咱们把它画下来:Ω。很像一大堆土吧?这是最古老的“土”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实物的样子创造出来的,这种文字叫象形文字。后来,人们为了书写方便,便把上面那一大堆土用“十”来代替,写成了现在的“土”字。
[立足教材,借助文本学习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保护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让学生自动想象,开启思维,师生互动,创造一个气氛和谐、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片断二】学习“洒”“汗”
“洒下一滴滴汗珠,栽下一棵棵小树。”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洒”“汗”,让孩子们猜测它们的由来。
学生1:洒水,要把水洒出去,当然是三点水;右边那个“西”字,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学生2:把水往西边洒,这就是“洒”水。
学生3:干活要流汗,所以“汗”字是三点水和“干”字组成的。
……
[识字不必拘泥于字的原生义,孩子们自会有生动贴切的说法。]
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一个瓦罐):孩子们,这儿有一个大瓦罐。大大的肚子,窄小一些的瓶口,这瓦罐子是用来干什么的?(猜不出来没关系,老师再表演朝鲜妇女头顶瓦罐取水的情景)对了,瓦罐子是用来盛水的。(用简笔添画三滴水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水洒出来哟。你发现了吗,这幅画里藏着一个汉字。“洒”字就是这么来的。
[在生动、有趣、直观中帮助孩子们认识了“洒”字,教会了孩子识字的方法。同时了解汉字的特征,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为写好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儿还有一个瓦罐子,这个瓦罐子上却有一个记号(用红笔在瓦罐上画一横)。这个记号表明这里面装的可不是一般的水哟,而是一种看起来很像“水”、小孩子不能喝、大人才可以喝的、很特别的“水”。你知道是什么吗?猜对了,就是“酒”,这个做了记号的瓦罐子里装的正是“酒”。“酒”字就是这么来的。
[新课程教材观告诫我们:老师不应该“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而是创造性地发现教材,在“用教材教”时,使用一些“自选动作”,增大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课堂教学大大增值。]
(用简笔画出植树图)请看这棵小树苗,它像一个什么字?(用红笔勾画出“干”字)“树干”的“干”字。植树好累呀,累得满头大汗(一边用红笔添画三滴巨大的汗珠)。你看出来了吗?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字,什么字?对了,“汗水”的“汗”字。
[从整体感知事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基于此,教师致力让“土、洒、汗”这些字在孩子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完整的小图画。]
这个“汗”字来自于植树,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古代的人很重视植树。可是,植树又苦又累,人们为什么还偏偏要植这么多树呢?植树究竟有什么好处呀?
学生1:植树美化环境。
学生2: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
学生3:树木能净化空气,森林里的空气最好。
学生4:树木能调节气候,多下雨。
学生5:树木能保持水土,不让水土流失。
学生6:植树还能锻炼身体,帮我们减肥。
学生7:果树能结果子,给人们补充营养……
[从引导孩子们体会汉字的来历,巧妙过渡到感受植树的好处,自然而然地渗透了人文教育,真可谓匠心独运。]
【片断三】学习“长”
“春天里,我们和小树一起在阳光雨露下成长。”教师出示彩色的生字卡片“长”,思考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字形。
学生1:我想根据这个字的颜色来记忆……
学生2:我想这个“长”字就像我拿竹竿去捞东西的样子。一横下面是我的两条腿,一横和它上面的一竖是我的双手,那一撇就是我手里拿的竹竿。上次我的皮球掉进水池里去了,我就是用竹竿把它捞起来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记住汉字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记住汉字。
[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爆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亮点”,充满童趣。教师充分肯尊重孩子的个性,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这样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识字能力。]
教师:咱们还可以编个故事来记住这个字。(用绿色粉笔板书一横)春天来了,冰封的大地苏醒了。小草发芽了,大地一片新绿。(板画一粒种子)瞧啊,地下埋藏着一粒小小的种子。天暖暖的,种子苏醒过来,它伸伸腰,发芽了(板书一提)。哎哟,泥土里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泥土外面是什么呢?”种子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到外面看一看。”于是它长呀长(教师一边从下往上画一竖,一边讲),一使劲,终于钻出了地面。外面的世界可真美啊,它高高地昂起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它继续往上长呀长,长出了长长的根(板书一捺),哟,还看出了红红的花朵(用红笔板书一撇)。瞧呀,这不就是个“长”字嘛!来,写一写这个字吧。
[汉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体现着形体美,充满着生命活力。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生活气息,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乐此不疲,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案例评析】
在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期待,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深思,有联想,有欢乐,我们能感受到孩子们情绪极为高涨,思维极为活跃,究其原因是教师关注生命的发展,致力于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整合,创设情景,唤醒孩子们的创造力,体验美妙的汉字文化,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整个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人情味,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点燃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激情。——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