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阅读期待,分步建构阅读话题,逐步把对话推向深入
“阅读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可以是没有话题,漫无边际地进行;对话也可以有个中心话题,有的放矢地推进。课堂的时间是个常数,因此,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对话必须要有话题。而话题如何去建构?我以为要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扣住学生的情感脉搏,层层推进,螺旋上升,这样方可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文本,获得情感体验,享受读书的快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建构了三个层次的阅读话题。
第一层次——唤起感知,激起冲突。
——————————————————————————————————案例1
师:(板书课题中的“灾害”两字),同学们,你见到过或听到过哪些灾害?它对我们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生1:水灾——河道决堤,冲垮房屋,很多人被淹死,很多人无家可归。
生2:火灾——烧毁房屋、森林,有些人被烧死,更多的财务被烧毁。
……
师:是啊,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随时会给人类带来数不胜数的灾难,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同大自然灾难搏斗的历史。有些灾难,是可以预料的;有些灾难是无法预料的;更有些灾难,让人觉得非常的意想不到。这些意想不到的灾害,甚至比台风、地震、沙尘还要厉害,它们不断地破坏我们的家园,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你相信有这样的灾难吗?
生:(有的说相信,有的将信将疑)
师:好,请大家看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意想不到的灾害》(板书,补充课题),请大家把拿到的课文好好地读一两遍,读后请告诉大家你的感受。
案例1———————————————————————————————————
在学生的心目中,台风、水灾、火灾,都是非常严重的灾害,然而老师却说有比他们更厉害更让人意想不到的灾害,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上的冲突,有了这样的冲突,阅读的期待就产生了,学生就有了强烈的读书欲望。这里特别指出的是,课文如果预习过,那么这个环节就没有了必要。
第二层次——鼓布疑阵,激发斗志
学生带着疑问阅读了文本,老师引导他们谈感受,这都是围绕第一个层次的阅读话题进行的,这个层次的对话是整体感悟式的。接下来,我在学生概括出5次灾害的基础上,又抛出一个话题——“这五次灾害中,你认为哪次最严重?”这个话题的构建策略是故意设置疑惑,旨在激起学生与课文深层对话的的热情。学生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潜心会文,必须要反复比较,这个过程,就是深入对话的过程。这个话题,涵盖面比较广,可以供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落实个性化阅读的理念。至于用多种方式来汇报,则是对这个话题的充分展开,这将在第二点当中再谈及。
第三个层次——引发问题,任务驱动
在学生阅读屏幕补充材料之后,老师让他们再一次谈感受,并提出疑问,这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当然,如果学生事先知道课文的余下部分了,那么他们便不会提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意想不到的灾害”的问题了。因此我根据教材是十册,而上的学生是九册这样的事实,把教材作二次呈现处理,这样一来,使课文学习充满了悬念与张力。学生会带着新一轮的问题情境,带着任务去探究。(当然如果在发下课文第二部分之前先让学生猜想产生这些灾害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效果更好)。
总之,分这样三步建构阅读话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高昂,对本来平淡的说明文学习充满期待。
二、淡化理性分析立足感受习得尝试说明文教学的新思路
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的共同特点是用简洁而精练的文字介绍科学知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对这一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整体感知——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固然能完成任务,但是久之则成了固定的模式,老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了,这是我们老师的悲哀。
小学生不很喜欢科学知识说明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可否认有文本本身缺乏魅力有关,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理性主义支撑下的分析泛滥导致的。而分析泛滥的根源在于,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一句话,课堂缺乏了生趣。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一旦学生厌倦了,老师讲再多的说明方法,又有何用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说明文感兴趣了,他们读了大量类似的作品,说明的方法就会“豁然洞开水底天”地不点自通。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当然,在这一课不讲说明方法,并不意味着所有说明文永远不讲说明方法,比方可以采取知识讲座的方法来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基于上述考虑,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有意回避了渗透讲解说明方法这一环节,这并非疏忽,而是故意为之。
不刻意地讲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的立足点在于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朗读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练习电视直播”,巧妙地让他们习得说明方法。学生抓住了关键的数字和词语朗读表达感悟,抓住并创造性地转化课文语言“现场直播”,这不正是说明方法的“能动运用”吗?方法有所感悟,有所领略,有所习得,这是不是学习说明文呢?尽管没有在课堂上大谈说明方法,但是学生自觉运用了(尽管没有说出来),这是不是在教说明文呢?
古代哲学中有“无为而治”的思想,我想,我们的教学也是否应该提倡“无为而教”——不讲说明方法的知识,而是创设各种‘语用’情景,让学生对说明方法有所感受,有所习得。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的时候,你的教育也就失败了”借用一下,我以为教小学说明文的最高境界是“老师不讲说明方法”而“学生悟得、习得说明方法”。(其实分段、概括主要内容……等,都是一个理,不讲策略,暗含策略,那才是最高妙的。当然我们离这一步还很远。)
也许,这只是个美好的理想。
第三、内外沟通,注重实践,在探究与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显得太封闭了。学科和学科老死不相往来,课内和课外成了冤家对头,学语文与用语文严重脱节,语文与生活被认为地割裂开来。因此,如何加强语文的开放,使学科相融,使课内外沟通,使学语文与用语文紧紧“拥抱”,就成了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
沟通内外,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伊始由生活中的常见灾害引入,接着让学生对所举例的灾害进行模拟现场直播,学完前四段后引入生活中活生生的大量灾害的事实,到后来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想象如何去应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灾害,这一个个环节,始终把语文置于生活这个大背景下来学,让学生觉得既是在学语文,也是在关注生活。真正体现“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一理念。
整合资源,加强体验,感受科学之美。
科普说明文,其实是科学与语文两门学科的结合。因此在处理这课书教学的时候,我考虑,如何在突出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前提下,整合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用探究与体验的方式引领学生去学习。在内容的处理上,我把相关的《骇人听闻的动物灾害》引入课堂,这则资料,既是课外阅读的拓展,也是科学知识的补充。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采用模拟科学研究的办法,引导学生根据大量事实抽象出一个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灾害呢?”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本深入探究,自己去发现原因。老师又进一步创设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科学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科学家,你如何去解决这些灾害?”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以“科学高级论坛”的形式,为他们搭建发表见解的舞台。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与享受科学带给他们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萌芽逐渐被唤醒,娇嫩的科学之花开在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开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