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快乐读书屋六:付饭钱》教材理解 《付饭钱》教学参考

新学网 > 语文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 付饭钱 > 快乐读书屋六:付饭钱教材全解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短小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在一个地主开的饭馆门口站了一会儿,地主就以他吃了饭菜的香味为借口逼他付钱。穷人找阿凡提帮助。阿凡提摇钱袋让地主听钱的声音后说,账两清了,因为吃饭菜的香味就可付钱币的声音来清账。这个故事表现了阿凡提的聪明与机智,挫败了地主的贪婪与蛮横。

课文题目“付饭钱”是一个动宾词组,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个题目主语没有出现,简短醒目,有很强的吸引力,易于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结构分析〕

故事共9个自然段。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去划分,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一个穷人在巴依开的饭馆门口只站了一站,巴依就以他吃了饭菜的香味而逼其付饭钱。穷人认为不公,求助于阿凡提。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阿凡提对巴依说要代穷人付饭钱。他把钱袋举到巴依耳边摇几下,让巴依听钱币的声音后说,账两清了,吃饭菜香味只能付钱币的声音。阿凡提凭借智慧解决了问题。

〔语意理解〕

“可敬的阿凡提,我想求您一件事情,不知您肯不肯帮忙?”

这是穷人请求阿凡提帮助的话。“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别人解不开的问题,到了他那里都迎刃而解。他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用智慧无情地嘲弄、抨击丑恶人物与丑恶事物。本故事是关于阿凡提故事中的一个。因为阿凡提乐于帮助穷人、善良的人,阿凡提成为维族人心目中的智者,正义与美好的英雄,受到崇敬与爱戴。这位穷人说的话,体现了这一点。穷人对阿凡提用“可敬的”称呼,用语是尊崇的,商量的。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你说吧。’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

这句话反映了阿凡提的优良品格。他把帮助别人看作是光荣与快乐的事。这种品格,贯穿于所有阿凡提故事的始终。这是阿凡提的灵魂,做人的准则。“爽快”,率直、痛快。“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突出了阿凡提的品格,他没有一丝利己、顾己之心,毫不考虑参与斗坏人的利弊,他只想帮人,只要有帮人之机决不错过。

“昨天我只在巴依开的一家饭馆门口站了一站,巴依就说我吃了他饭菜的香味,逼我付饭钱。我当然不给,他就到卡子那儿告我。卡子决定今天判决。”

这3句话,是穷人向阿凡提介绍受欺诈的原委。第1句讲巴依的无理要求。“巴依”,阿凡提故事中的地主,或指富人。在阿凡提故事中,地主、富人德性都差,都残酷地剥削穷人。本故事中,巴依是个贪婪的人。他很有钱,穷人站了一会儿的那个饭馆仅是他众多饭馆中的“一家”。不进饭馆,或进饭馆没吃饭,不必付钱,这是商业公理。而巴依为了聚敛钱财,竟提出闻到他饭菜的香味也要付钱。这是荒谬的、无理的要求,欺诈穷人的残酷可见一斑。这一句话,活画出一个贪婪野蛮的地主的嘴脸。第2句讲巴依到卡子那儿告穷人。“卡子”,是阿凡提故事中执法的地方官。巴依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便恶人先告状。一方面他要变无理要求为现实,得到昧心的钱;另一方面,他知道卡子不可能秉公办案,他有钱,能左右卡子的判决取向。第3句话讲卡子决定受理此案并判决。案子曲直再明了不过,案子本为无稽之谈,卡子却受理,可以想到卡子在为谁办案,宣判的结果一定是穷人败诉,恶人得逞。这句话勾画出卡子的贪官形象。

“他吃了你饭菜的香味,我付给你钱币的声音,咱们的账两清了。”

这是阿凡提解决问题的办法,极为高明。阿凡提是个智者,其超凡的智慧在这句话中得到彰显。面对付饭钱这个问题,阿凡提采取迂回策略。阿凡提对正面付钱予以回避。闻味付钱本来就是非正常思维。阿凡提也采取非正常思维去解决付钱问题,这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按非正常思维,阿凡提想出巧招儿:吃饭菜香味,付钱币声音。从非正常思维看,这样就公平了。这种办法,既不使穷人受损失,又让巴依哑口无言。问题解决了,巴依阴谋失败了,穷人的财产与尊严保住了。

〔写作特点〕

1.短小精悍,有故事味。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记叙了一个“案子”的起因、过程与最后的解决办法。作者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仅有450字的故事中。故事开头,直入情节。对事件起因不单独介绍,而用人物的语言带出。不细写双方如何策划,如何对阵。把阿凡提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用人物对话道出。问题解决了,故事戛然而止。全文无一废句,无一赘词,故事完整而生动,方方面面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2.夸张幽默,有讽剌味。

作者把故事写得十分有趣。巴依提出在他饭馆站一站,闻了饭菜香味也要付钱的要求,不禁让人发笑。这里作者用了夸张手法,把人物和事件、普通的观念夸张到极至,从而烘托出一个贪得无厌、蛮横无理的地主形象。作者把阿凡提放到不讲道理的地主面前,让他也“不讲道理”:听钱币声音权当付钱。结果使巴依哑口无言。读了上半部分,读者为巴依的荒唐而耻笑;读了下半部分,读者又为阿凡提的智慧而叫好;读到结尾,读者已不得不为正义取得胜利而开怀大笑了。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付饭钱》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阿凡提是个智慧过人,热心帮助穷人的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一个生字、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中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

表演课本剧用的一些道具。如角色的头饰、小钱袋等。

〔教学时间〕

建议教学1课时。

〔阅读建议〕

这个小故事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生动,人物角色活灵活现,学生对阿凡提的故事也不陌生,建议本课采用“以读为主,表演为辅,读演感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会人物特点。

1.了解故事内容。

⑴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⑵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了阿凡提的什么故事。

2.体会角色。

朗读是学生体会角色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评议读、竞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读阿凡提的话,要引导学生表现出他的爽快、机智;读穷人的话要表现出穷人的无奈、恳求、着急;读卡子和巴依的话要表现出卡子的蛮横和巴依的贪婪。对人物特点,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进行感受,不必非得说出每个人物都怎样进行朗读。

3.表演感悟。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伙伴进行表演,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行有创意地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扩展延伸。

(1)讲一讲有关阿凡提的其他小故事,丰富对阿凡提这个人物的了解。

(2)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阿凡提。

5.认识生字。(选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资料

〔阿凡提〕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口头创作中流传很广的人物。他之所以广为人知,和一位甘肃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汉族同胞有关,他就是今年已到花甲之年的原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赵世杰。

1958年,第一本译为汉文的《阿凡提故事》首次出版,这是赵世杰利用5年心血,花了大量业余时间整理出来的。

“阿凡提”并非人名,而是一称号,来自于突厥语:“efcndi”。意为“先生”“老师”,是对有学问、有知识人的尊称。《阿凡提故事》中的“阿凡提”的本名是“南斯尔丁”。他机智聪明、勤劳勇敢,富有正义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